家暴图片真实大全,家暴图片动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明诺琴

家暴图片真实大全,家暴图片动漫

大家好,由投稿人明诺琴来为大家解答家暴图片真实大全,家暴图片动漫这个热门资讯。家暴图片真实大全,家暴图片动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暴图片受伤

近日,一则令人愤怒的家暴信息刷爆网络。

12月14日,有温州网友发布微博称,

13日晚,他的姐姐孙某

遭其丈夫及公公等人暴打,

脸遭毁容,还被涂抹大便,

此事引发网友关注!

事发地点有明显血迹。

孙某遭丈夫等人暴打。图片来源于爆料网友

孙某弟弟告诉记者,姐姐2007年结婚,育有两女一子。婚后长期遭丈夫家暴,但为了孩子,姐姐多次忍让。

12月13日晚10时多,姐姐搭乘同事的顺风车回哥哥家,不料遭到她丈夫、公公尾随,并污蔑她跟同事有不良关系,对方唆使多人拿铁棍暴打姐姐及她的同事。

据了解,目前孙某在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孙某弟弟发来的图片显示,孙某脸上多处血迹,且有刮伤痕迹。

12月16日,温州龙湾区公安分局发布通报称:

12月13日22时31分,该局接报警称永中街道绿城海棠湾西门路口发生打架。民警赶到现场,将伤者孙某(女,33岁)、林某某(男,35岁)送医治疗,将涉嫌殴打他人的孙某丈夫(姜某甲,36岁)、公公(姜某乙,66岁)带回调查。

经初步调查,因夫妻情感纠纷,孙某及朋友林某某被孙某的丈夫、公公殴打和侮辱。警方已立案侦查。

孙某弟弟说,警方已立案调查。对网上有言论称其姐姐出轨一事,孙某弟弟称,这一说法系无中生有,网上相关图片为男方家所提供。事发前他姐姐孙某已与姜某甲分居,因工作关系,搬到了哥哥家居住。

孙某弟弟表示,姜某甲一直怀疑他姐姐出轨,曾多次对孙某进行家暴,并疑似叫人跟踪尾随孙某。其内容显示系当天姐姐下班后,准备搭同事的车一起回哥哥家,“就在路边照的,怎么可能是出轨?”

目前,孙某已寻求温州市龙湾区妇联帮助,正在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孙某弟弟表示,他们还将在其他方面寻求法律的援助,不仅要求要离婚,还要上诉,追究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家暴问题被屡屡提及。

事件一:知名美妆博主宇芽被家暴

11月25日下午,知名美妆博主宇芽,连发两条微博,倾述自己被家暴的事实,并上传视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庆江北区公安机关经调查,陈某自2019年4月初至2019年8月底多次对何某某实施拖拽、推搡、殴打等故意伤害违法行为(何某某的损伤程度未达轻伤或轻伤以上程度)。另查明,陈某还有通过微信实施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针对陈某的上述两项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给予行政处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二十日,并处罚款。

事件二:深圳女子被民警男友\"家暴\"

12月11日,“深圳宝安一男子楼道内家暴女友”事件引起网友关注,深圳市宝安警方发布的通报证实打人者龙某,系宝安分局民警。

宝安警方通报称,经查,龙某(男,24岁,系我分局民警)与汤某(女,20岁)系恋爱关系。龙某于7日凌晨1时许因口角殴打汤某。经鉴定,汤某构成轻微伤。

宝安警方表示,12月9日,龙某向汤某赔礼道歉,主动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汤某谅解。12月10日,公安机关依法对龙某行政拘留5日、停止执行职务,并依据相关规定将其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移交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人民日报评论家暴:对家暴必须零容忍!

家暴不是家务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家暴制造的血泪悲剧乃至命案不胜枚举,对家暴必须零容忍!

当下,“对家暴说不”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共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反家暴保护网仍存在不够密实、牢固之处。以“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例,这道“阻隔家暴的一道隔离墙”,对受害者们是强有力的保护。不过,不少受害者或是不了解,或是在申请时因证据不充分被驳回,从而无法通过保护令保护自己。

对此,曾有人士就改进保护令申请程序、延长保护期等提出多项建议。这些建言是否可行尚需讨论,但不争的事实是,进一步强化防护网是受害者的正当诉求,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此外,保护受害者,还需进一步突破陈旧观念束缚,化理念为行动。对受害者来说,要勇于说不,决不能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忍声吞气;对社会来说,则需消除“家暴只是两口子吵吵闹闹”的偏见;对监管者来说,更需认识到批评教育并不能有效阻遏加害者,必须强化法治约束与惩戒力度。

“家暴没有借口,不要让玫瑰变成拳头!”无数案例表明,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为受害者撑腰,让施暴者忌惮,必须织密织牢全社会的反家暴防护网。

广西三年多发出326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广西反家暴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自治区高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民政厅、教育厅、卫健委、总工会、团区委、妇联、残联等11个成员单位积极联动,从宣传预防、矛盾调和、纠纷化解、案件处置等方面,构建反家暴工作联动大格局,合力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告诫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实施,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努力。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三年多来,广西多部门联手治“家暴”,构建工作联动大格局,在预防和反家暴方面的措施,也值得点赞。

自2016年3月广西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共青团、妇联等12个部门建立起反家暴联动工作机制以来,各成员单位积极联动,相继实施了强制报告制度、告诫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2016年5月至今年10月,广西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26份,有力推动反家暴工作取得实效。

近期的多起家暴事件,令人气愤!也要提醒每个人:

面对家暴,勇敢说不!

家暴图片素材

1984年,当珍妮丝认为自己已经远离暴力的时候,她见证了自己的朋友被丈夫在公交车站杀害。这张照片被收录在1991年出版的摄影书《与敌人共眠》中,摄影师多娜·菲拉多向世人展示了家庭暴力的恐怖。

宋欣然/文

11月25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宇芽YUYAMIKA” 发布了两条微博,用一个长达12分钟的视频控诉其前男友“沱沱的风魔教”对她进行了多次家暴。在视频中,出现的是一位泣不成声、不顾及形象也要控诉前男友残暴行为的女性。

其中最引起讨论的便是66楼电梯监控摄像头中的画面:女性躺倒在电梯里,拼命用脚抵住电梯门,而男性则拉扯着她的腿,最终拖着她消失在画面里。这宛若恐怖片一样的画面深深刻在每个观看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段监控录像也成为了沱沱家庭暴力的证据。

宇芽视频截图。

男演员蒋劲夫的外籍女友则在Instagram上先后发布了两个短视频,描述了蒋劲夫对自己的家暴行为,并且附以图片作为证据。

蒋劲夫外籍女友公布的手臂淤青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影像之于家庭暴力,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证据。马格南摄影师苏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曾说过:“对我来说,纪实摄影的本质在于证据。”但也正是因为家庭暴力现场的特殊性,人们很难收集到暴力发生时的最直接的画面。毕竟,谁会在家中安置摄像头呢?

这也是下文中两位摄影师能够成功的原因——她们都用相机记录下了施暴当时的画面,甚至包括了施暴者被警察带走、被害者迎来新生活的全过程。

1982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一间浴室里,本特正抬手向伊丽莎白打去。多娜·菲拉多/摄 图片来源:iamunbeatable.com

摄影师多娜·费拉多(Donna Ferrato)在1982年拍摄下了这张改变她的摄影人生的照片:《门扉之后》(Behind Closed Doors)。她在拍摄纽约富人的时尚生活时,认识了本特和伊丽莎白夫妇。

某天,多娜在收到了来自伊丽莎白的求助电话后,驱车前往他们的别墅,并在半夜拍下了这张家庭暴力的现场照片。在《时代周刊》的采访中,多娜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她半夜在大厅听到了伊丽莎白的尖叫,于是她抓起相机来到了洗手间,看到本特正抬手向伊丽莎白打去。“我当时想,如果我拍照的话,他们就会停下来”,多娜说,于是她闭着眼摁下了快门。但本特并没有停下来。

多娜·费拉多在洗手间内拍摄下的照片底片。图片来源:www.icp.org

暴力并没有因为摄影师的存在和干预而停止,而这组作品的发布之路也崎岖坎坷。“在那个时期,新闻上并没有任何关于家庭暴力的报道。对我来说,发布这组报道、打破媒体的壁垒非常困难。没人会发表它们。”多娜说。

这激起了多娜的斗志,她决定做一本书,向世人展示家庭暴力的恐怖。于是,1991年《与敌人共眠》(Living with the Enemy)这本摄影书问世了。

《与敌人共眠》封面。

这部轰动一时的作品记录了一系列有关家暴的场景:家、医院、警察局、避难所……在获得了诸多大奖后,多娜·费拉多在1991年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家庭暴力意识”(Domestic Abuse Awareness),并且于2014年发起了“不可打败的我”(I Am Unbeatable)运动,记录了离开虐待者的女性们,以此来激励人们远离施暴者,积极向社会寻求帮助。

“不可打败的我”网站:iamunbeatable.com

在2014年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荷赛)中获当代热点类一等奖的组图《家庭暴力肖像》(A Portrait of Domestic Violence)也同样记录下了家庭暴力现场的画面。摄影师萨拉·娜奥米(Sara Naomi)记录了玛吉与男友肖恩从恩爱、相处,到暴力发生、警察介入的过程,最终玛吉离开了他,迎接新的生活。

2012年11月17日,在玛吉准备逃离的时候,肖恩把她推回了厨房。萨拉·娜奥米/摄

2012年11月17日,二人争吵升级,玛吉的小女儿跑进厨房。过一会儿,她把自己嵌入二人之间,并且拒绝离开妈妈。萨拉·娜奥米/摄

2012年11月17日,邻居报警,警察在二人争吵途中将肖恩逮捕。萨拉·娜奥米/摄

2012年11月17日,玛吉坐在朋友家门前的台阶上抽烟,她的孩子们从窗户里往外望。这是她被肖恩施暴后的第一个清晨。萨拉·娜奥米/摄 图片来源:www.worldpressphoto.org

玛吉和她的两个孩子在美国俄亥俄州生活,她的男友肖恩有毒瘾史,在监狱里度过了他的大半人生。一天晚上,在他们从酒吧回到家里以后,一场暴力的冲突爆发了。肖恩让玛吉选择,是在有朋友在的厨房呆着,还是去地下室单独聊聊。由于玛吉拒绝和他单独相处,肖恩变得更加狂躁了……在报警后,肖恩被警察带走。最后,他承认了自己的家暴罪行,并被判处9个月的监禁。

这些直接的、现场的画面让人们不得不去直面这个事实:家庭暴力是真实存在的,它和其他暴力一样血腥、令人恐惧,并且应该被制止。但即使少数的摄影师能够拍下家庭暴力现场的画面,仍有无数的受害者没有机会留存下证据。于是我们能够见到的作品大多是在暴力结束后,通过拍摄被害者、施暴工具,或是通过还原现场的方式来表现家庭暴力对人们造成的长久的、难以愈合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著名摄影师南·戈尔丁1984年在摄影书《性依赖的叙事曲》(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中公开的一张自拍照《在被打一个月后》更加直接地向观众提出了挑战。

选自摄影书《性依赖的叙事曲》,南·戈尔丁/摄。图片来源:https://www.tate.org.uk/

南·戈尔丁在这本摄影书中写道:“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和一位男士纠缠得很深。我们在情感上很合得来,而且互相依赖。他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基于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我渴求自主、尊敬、满足、安全感,却常常陷入幽闭恐惧的状态。我们沉迷于这段感情……我们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但没有人提出分手。我们有时会重新燃起对感情的欲望,但同时也对对方有着诸多不满。对性的渴求也成为我们无法分开的原因之一。有天晚上,他重重地打了我,几乎使我失去光明。”

这张照片中的南·戈尔丁左眼充血,几乎睁不太开,眼下有着大片乌青,右眼下方也有伤痕。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颜色鲜艳的口红,佩戴的银质耳饰与珍珠项链。口红的颜色和左眼相互辉映。

她用这双满是伤痕的眼睛直直地盯着镜头和观众,用令人无法躲避的视线逼迫观者正视这张照片,正视家庭暴力的事实:她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是它的幸存者;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任何人、任何关系、任何场合中。

这些照片既是家庭暴力罪行的实在证据,也作为摄影作品而公布于世。不同于战争、自然灾难、污染等负面事件的报道,有关家庭暴力的照片更加难以拍摄和公开:它涉及到人的隐私,被害者往往在家庭中处于被动的、被控制的、底层的地位,不愿讲述自己的遭遇。所以许多摄影师选择了侧面、隐晦的表达方式。

摄影师加比·卡米耶(Gharbi Camille)的作品《爱的证明》(Proofs of love)拍摄了一组静物。这些看似平常的家用物品,实则是法国2016年至2017年家庭暴力致死案件中的凶器。照片的一旁清晰地列出了被害者的名字、死亡时间和地点。

《爱的证明》 加比·卡米耶/摄 图片来源:www.camillegharbi.com

静物右侧的图说。

\"在法国,平均每3天就会有一位妇女被伴侣或前伴侣杀害,这个数据在过去10年都未曾变化。事件发生得如此频繁,让人感觉这是一个不可被改变的现象。但一些惊人的细节总可以引起人们对这些案件的关注,这是我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我决定拍摄这些被当作凶器的家庭用品,日常之物难以与暴力事件产生直接关联,这样的反差需要人们花时间进行思考、连结。凶杀是人们爱的证明吗?\"加比·卡米耶在谈论创作这组作品的动机时说。

淡蓝色的背景,产品目录一般的图像,摄影师用极为克制的手法平静地拍摄了这些凶器。读者看到物品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怎么可能?这也能当凶器?紧接着是脑内难以抑制的想象开始生成:一个熨斗是如何作为凶器杀掉一个人的……这种充满未知和疑问的、平静却又汹涌的恐惧逐渐随着想象开始蔓延至读者的全身,辅之以画面右侧的死亡信息记录,令人印象深刻:家庭暴力在某种层面上比战争更可怕,因为它发生得极其突然、难以预料。

瑞士摄影师尼科利诺·萨皮奥(Nicolino Sapio)的作品《只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Bis der Tod uns scheidet)使用了不同的器材,拍摄了被家暴的安娜(Anna),记录了她的情感和遭遇。

《只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科利诺·萨皮奥/摄 图片来源:www.lensculture.com

拒绝家暴图片

大家晚上好~


周五的夜晚,我们不聊技巧,不聊体验,聊聊关于影像的故事吧!


不过在开始今晚的内容之前,小助理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5元即可住宿一晚的旅店听起来怎么样?


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们,经常出门需要住宿是常事,景区里一瓶水的价格足以让你栖息一晚上,住宿条件恐怕也是难以想象的。


但最近一个热搜,就足以填充我们的脑内幻想。


#住在5元旅店的女人们#:多是被家暴后逃出来的女人,


扎眼的标题已经透露出了很多内容。



从采访的图片里,我们可以更真实的看到她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图源新京报)


你想象中的老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颐养天年,养一些小动物,每天伴着夕阳一起散步。


但是这张图,也真实揭开了生活中的的一群人,我们处在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影像总能以最深刻的方式直击内心


最早这个群体受到关注,源于10年前戚小光导演拍摄的一组纪录片《两元女子宿舍》



“2元女子宿舍的绝大部分女人是没有出路的,她们被亲人抛弃、无房无地、年老色衰、没有技能、没有社会保障,有的出现精神问题,她们仅剩的是,日渐稀薄的力气。”


尽管10年过去了,影像存在的长久性,还是能让我们重新将目光注视到这个群体之上,向她们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5元旅店内部)


而小助理想说的是,影像渗透的角落越多,它所能为我们做的就更多


因为镜头所记录下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美丽的,有时候也会让我们看到很多扎眼的内容。


曾经就有很多摄影师就记录过不完美的事。


01


美国摄影师Sara Naomi Lewkowiczm,偶然认识了一位19岁离异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Maggie,以及刚从监狱出来的现任男友Shane。


这对组合激起了她的兴趣,询问征得同意后,她与这对充满故事感的情侣开启了同住生活。


一开始他们看起来很幸福,男友努力照顾她们三人的生活,



Shane还将女友的名字纹在了脖子上。



但渡过了短暂的热恋期后,男友认为女友对孩子的关注胜于他,生活中时常伴有小摩擦。


后来女友误认为他在酒吧与她人暧昧并交换了号码后,一气之下当场走开,待到Shane回家后他们发生了争吵。



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愤怒情绪的表现,以至于男友直接动手。



Maggie两岁的女儿听到吵闹声后,不知所措的哭着跑出来。



后来室友报了警,警察过来取证后Shane回到了监狱,没有工作的Maggie想办法重新生活。



摄影师将这组照片制作成册发布,引起了巨大轰动。


仅限于私密空间的照片,第一次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在我们眼前,激起了看客去了解其中的内容的欲望。


而这组照片引起的两极化的言论也在意料之中,有人批评摄影师冷漠,不阻挠暴力行为的发生,也有人称赞她的拍摄让更多人引起对于身边暴力问题的重视。


但无论是哪种评价,都证明了更多人已经在关注了近距离暴力的事实,据数据统计中国2.7亿个家庭中,就有30%存在暴力。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2.7亿家庭30%存在家暴》)


今年众多的案例的曝光,也让大家纷纷有了维护自身安全的反应,这也间接印证了影像的力量,它的发声正在改变一些事。


而其实以影像发声,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它可以为我们做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事。


02


战争离我们很远,却又一直真实存在,


叙利亚在饱受战乱之后,每天都有大批难民想要逃离,去往和平安定的欧洲国家。


而容纳难民的人数极其有限,所以他们过去的手段,仅有偷渡一种,且始终危险重重。


后来一次偷渡事故中,有记者拍摄下一位叙利亚儿童溺于海滩的照片,引起了欧洲的巨大反响。


“他们看上去那么小”,发现这两个孩子的酒吧侍员说,“他们看上去好像还活着,就像睡着了,嘴角还带着微笑“。



此前孩子的父亲申请了去加拿大的政治避难签证,但被拒绝了,


给带人的蛇头交了好几次钱,但对方收了钱却不办事。



不得已花了4000欧元,却仍然只有一艘普通的橡皮船,承载4人的船只坐了15人,船因严重超载而倾覆,一家四口也只剩父亲一人。



而男孩伏尸海滩的照片受到广泛的关注后,


匈牙利、芬兰、德国等国家纷纷宣布接纳这些移民,德国也宣布对难民敞开大门,不再设人数上限。


如今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我们可能时常会忽视按下快门的力量,拍一张照片对当下的智能手机而言再容易不过,


但有时一张照片或许并不需要精准的构图,惊艳的色彩对比,就足以改变一些人的生活。


而这些看似遥远的被改善事件,或许又离我们很近。


03


在科学书上就被提及的日本水俣事件,大家知道是怎样得到重视的吗?


一位恰好与太太度蜜月的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偶然了解了当地一个叫水俣(Minomata)的小渔村,


当地村民因工厂废水而患水银中毒症,导致终生瘫痪并将病症遗传给下一代。



为了揭露真相,尤金·史密斯与妻子去到镇上和那里的人们在一起居住、生活,深入当地调查拍摄。


一拍就是三年,期间还遭到了工厂派来人的殴打,几乎失明,


他的长期坚守也收获了一份友情,认识了邻居——智子的母亲,


智子的妈妈在怀孩子时吃了受污染的鱼,毒素传给了胎儿,智子生下来就是畸形的。


长期的熟络后,一次拜访偶遇了母亲正准备给智子沐浴,拍下了轰动世界的《智子入浴》



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了日本对于整体污染的改革,也让全世界都重新树立起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尤金·史密斯曾说:“我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对人类罪行的诅咒和责难,同时我期望这幅照片能够长久流传,能够在未来的人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让他们警醒、回忆和思考……”


“我希望我的照片,不是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而控诉——对野蛮、堕落、残忍地伤害人们的精神和肉体的控诉”


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够成为动人而有力的催化剂,一个思考的催化剂——使这样的罪恶和残暴的愚蠢行径不再发生……“


尤金·斯密斯的愿景也是影像力量中最完整的诠释,我们很难并肩于最专业的新闻报导摄影师,但是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地方。


04


还记得今年劳动节,社里去拍摄了一次普通劳动者们的生活。


我们随着早餐店主一起早起4小时,拍下了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传递到每一个上班族和学生手中。



也去记录了一剪就是60年,总是乐呵呵的路边理头老人。



以及11平米小方地,收集各种被”遗弃“书籍的「救书人」。



还有默默维护城市规划,凌晨两点才开始工作的道路维护者。



小助理也是难得起了个大早,去记录那些遍布于生活各个角落的人们的动态,却给了我在拍摄上完全不同的思路。


其实我们作为摄影爱好者,记录的影像只需要能为自己发声就足够了,如果顺带能帮助到他人,也不为失一种美好。


尾声


有一句话曾说:


“一张图片所包涵的内容是文字的一百倍。”


我们分布在世界的各处,如果每个人都能拿起相机对准身边的事物,或许拼凑起来,能说出无数个一百倍的内容。


何况哪怕我们拍下了一百张一千张照片,最后展示的无非也就几张,即使是大师也少有出手即成大片。



摄影大师马克·吕布这张经典之作,也是等待了许久拍了一整卷胶卷,再尽心挑选所得,这样一想,我们还需要吝啬我们手中的快门吗?



别忽视你手中镜头的力量,因为让影像发声,并不是大师的专利,这项能力一直存留在你和我的镜头之中。


我们也许不是战地摄影师,可以深入一线记录战火的残酷;

我们也许不是纪实摄影师,无法深刻地记录这个社会与时代的缩影;

我们更不是新闻摄影大师,可以将骇人的真相公布于世。


也许,我们注定无法像他们一样拍出伟大的作品,但即使是一个小人物,我们一样可以用镜头去展示那些也许被忽视、也许该被重视的画面。

反对家暴图片

温州一名女子被丈夫和公公在路上暴打,当地妇联和公安介入。

12月14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13日晚,他的姐姐孙某遭其丈夫及公公等人暴打侮辱。

孙某弟弟告诉记者,姐姐孙某今年33岁,2007年经家里亲戚介绍嫁入姜家,并陆续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婚后孙某长期遭到姜某甲家暴,但为了三个孩子,孙某多次忍让。

注意:以下图片容易引起不适

孙某脸上有多处伤痕

孙某弟弟说,13日晚10点多,姐姐搭乘同事的顺风车回家,不料遭到姜某甲和姜某乙尾随,“我姐一下车就被他们堵住了,还污蔑说我姐跟同事有不良关系”。

被砸坏的车窗

孙某面部有多处血红的伤痕及凝固的血渍,事发地点的地砖上有明显血迹和一绺绺头发。

“昨天他们家来人主动要求和解,但是这么大事怎么可能和解,必须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孙某弟弟表示。

龙湾区妇联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妇联于12月15日注意到此事后主动介入,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心理咨询等多方面援助。

16日中午,@平安龙湾 针对该事件发布警情通报:

2019年12月13日22时31分,该局接报警称永中街道绿城海棠湾西门路口发生打架。中心区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到现场,并控制相关人员,随后将伤者孙某(女,33岁)、林某某(男,35岁)送医院治疗,将涉嫌殴打他人的嫌疑人姜某甲(男,36岁,系孙某丈夫)姜某乙(男,66岁,系孙某公公)带回派出所调查。

经初步调查,姜某甲与伤者孙某因夫妻情感纠纷,姜某甲、姜某乙等人在绿城海棠湾附近殴打和侮辱孙某及其朋友林某某。

现警方已对该案立案侦查,后续情况将进一步通报。

气愤网友怒评论

第一次打得时候就应该严肃处理

屡次家暴还忍让?

疑似男方回应,事情出现反转?

图据 @温州草根新闻

事情是怎样的发展?

今日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等待官方公布信息

继续关注后续

综合自红星新闻、@平安龙湾、相关当事人微博

编辑丨张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家暴图片真实大全,家暴图片动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