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期刊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柳思婉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期刊

大家好,由投稿人柳思婉来为大家解答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期刊这个热门资讯。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期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运工程指的是什么工程

来源:环球网

近日,广东省重点水运工程——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迎来重大突破,项目吹填施工顺利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标志着工程建设迈入全新阶段,更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广东省在推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航运能力方面的坚定决心与高效执行力。

据了解,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作为广东省水运发展的关键一环,承载着优化区域航运布局、促进经济交流的重要使命。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个5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可靠泊7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达142万标箱,使用港口岸线646米。工程涵盖港池疏浚、软基处理、水工建筑、道路堆场等综合性施工内容,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水运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目前,随着吹填施工的顺利完成,项目正全力推进水工码头结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等关键施工环节。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确保各项工程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按照规划,项目计划于2026年1月底完成全部水工结构建设,并同步完成地基处理施工。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满足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的运输需求,有力缓解区域航运压力。它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湛江港作为西南地区传统出海口的功能,助推陆海双向交通大通道建设,为广东省与国内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将继续加大对重点水运工程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水运基础设施布局,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作为其中的典范,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广东省水运事业的蓬勃发展书写新的辉煌篇章。(秦子墨)

水运工程包括哪些工程

近日,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袁河航道提升工程龙尾洲枢纽段主体土建工程项目开工,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袁河航道提升工程是江西省有史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水运工程项目,也是新余市复市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程项目,是江西省内河航道“两横一纵十支”格局中的一支,航道规划起点为新余浩吉铁路大桥,终点为樟树市荷湖馆村袁河入赣江口,规划里程约103.5千米。

袁河航道提升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龙尾洲、笏洲航运枢纽工程,石洲枢纽改建工程,袁河荷湖馆-新余段航道整治工程,桥梁工程(拆除桥梁5座,原址改建桥梁4座)以及智慧航道、智慧船闸、生态修复、库区防护、缆线拆改等配套和专项工程。

袁河航道提升工程龙尾洲枢纽段主体土建工程项目设计以航运为主,同时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航电枢纽,功能丰富,施工过程复杂,加之袁河每年有4个月处于汛期无法施工,对中交三航局六公司项目团队履约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为此,由六公司总部各部门人员组建的前期策划小组依据上级指导及要求,提前部署技术策划,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并指导项目团队走好后续施工模拟和场地规划第一步。

在BIM技术应用层面,项目团队将设计模型与施工计划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提前发现了可能存在的设计遗漏、构件尺寸误差、焊缝位置偏差等质量通病。为此,前期策划小组与项目团队一道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提前消除了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缺陷隐患。

项目建成后,航道可通航船舶吨位可显著增加,能够有效降低沿线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缓解公路运输压力。袁河作为赣江支流,航道升级后能够进一步强化赣西地区与赣江、鄱阳湖乃至长江黄金水道的衔接,助力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区域水运竞争力。(通讯员 吴一凡 余衍秋)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世界上开挖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这条最早开发于春秋时期的运河至今仍在我国的南北货物运输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年的运输量在全球内河航运中仍可排到第三位,仅次于我国的长江和珠江。

在陆地上,用轮船进行的河道运输有汽车、火车和飞机等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运输量大,运输过程安稳,一艘千吨级货轮在河道中行驶看上去不显眼,然而它的运输量却堪比一列火车,京杭运河河段中三千吨级的货轮多不胜数来往不绝,所以京杭运河的年运输量就在8亿吨以上,远超一条铁路的运输能力。

很明显,内河航运在货物运输上优势突出。就在今年3月24日,一则与我国内河行业相关的重磅消息从交通运输部官网传来:该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至各省实施。

这一方案的出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内河水运发展的广泛关注,不少人就此猜测:我国是否要大挖运河了?

运河规划与建设:近年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国在运河工程开挖和规划上动作频频,一系列重大运河项目从蓝图逐渐走向现实,为内河水运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纪工程和相关规划。

平陆运河:世纪工程的启航

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堪称新时代的“世纪工程”。它始于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平陆运河全长约135公里,按内河I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

平陆运河的建设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广西等西南地区货物出海主要依赖广州港等沿海港口,运输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大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

例如,广西的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物资可以通过平陆运河更便捷地运往沿海地区,再转运至国内外市场。同时,平陆运河还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升级,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活力。

赣粤运河:连接江西和广东水运的大动脉

赣粤运河的规划由来已久,它旨在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赣粤运河全长约1290公里,北起江西鄱阳湖,经赣江、桃江,跨过分水岭后,再经浈江、北江至珠江三角洲。

赣粤运河一旦建成,将成为我国南北水运的一条重要通道。目前,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和铁路运输,运输成本较高。赣粤运河的开通将实现两大水系的直接连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例如,江西的陶瓷、农产品等可以通过赣粤运河直接运往广东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而广东的电子产品、轻工业产品等也可以更便捷地进入长江经济带市场。此外,赣粤运河还将加强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湘赣运河:打通中部水运通道

湘赣运河规划连接湖南湘江和江西赣江,全长约370公里。湘赣运河的建设将打通中部地区的水运通道,加强湖南、江西两省之间的经济联系。

湖南和江西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省份,湘赣运河的开通将为两省的物资运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例如,湖南的粮食、有色金属等可以通过湘赣运河运往江西,而江西的陶瓷、化工产品等也可以更顺畅地进入湖南市场。同时,湘赣运河还将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相连,进一步完善我国内河水运网络,提高中部地区的物流效率和经济竞争力。

湘桂运河:现代版灵渠

湘桂运河连接湖南、广西,被称为“现代版灵渠”,2024年完成深化研究论证工作。

湘桂运河(永州萍岛-桂林平乐)是汉-湘-桂通道的重要组成航段。北起湖南永州萍岛,南至广西桂林平乐,全长约300公里,运河地处国家中西部腹地,畅通汉湘桂通道,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是实现全国内河水运互联互通,构建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通江达海的南北大通道。

湘粤运河:洞庭湖直通南海

湘粤运河北起岳阳市长江城陵矶,经湘江至衡阳后可通过五条线路方案,接至广东韶关市北江干流,然后于北江三水河口思贤窖进入珠三角河网城市,向南便可直通南海。

它可以串联起长江中部及洞庭湖流域。向南连接珠江水系,可以使得长江中部的货物经水运,便可以到达珠三角地区,以及向南进南海出海运输,河道开挖距离不用很长,但有可能经过一些山脉,工程量较大。

湘赣浙运河:长三角与中部的水运纽带

湘赣浙运河规划连接湖南湘江、江西赣江和浙江钱塘江。这条运河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地区的重要水运纽带。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物资的需求旺盛。湘赣浙运河的开通将使中部地区的资源能够更便捷地运往长三角地区乃至钱塘江以南地区,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和技术也可以沿着运河向中部地区辐射,促进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东北运河:东北水运的新突破

规划中的连接辽河与黑龙江水系的运河,将为东北地区的水运发展带来新的突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但目前其内河水运发展相对滞后。

这条运河的开通将实现辽河和黑龙江水系的连通,加强东北地区内部的经济联系。例如,黑龙江的粮食、木材等可以通过运河运往辽河沿岸地区,再转运至国内其他地区。同时,运河的建设还将促进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提高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开挖运河对内河航运的重大作用

开挖这些运河对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首先,运河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内河水运网络,提高内河航运的通达性和便利性。通过运河的连接,原本孤立的水系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货物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水运运输,大大拓展了内河航运的服务范围。

其次,运河的开通将降低运输成本。水运具有大运量、低成本的优势,运河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与公路和铁路运输相比,水运的运输成本要低得多。通过运河运输货物,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运河的建设还将促进内河航运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随着运河的开通,内河航运的运输量将大幅增加,这将促使航运企业加大投入,提高船舶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内河航运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连通体系的具体情况

根据《行动方案》,力争到2030年,建成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陆海双向、内外畅通的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这一体系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到203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高等级航道和现代化港口。主干线大通道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航道等级将大幅提高,能够满足大型船舶的通航需求。同时,港口枢纽的能级将不断提升,港口的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等将更加先进,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运输服务更加高效

运输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高。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船舶的智能调度、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物流信息的共享,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多式联运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内河航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绿色发展更加突出

在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的建设中,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船舶,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加强航道生态保护和修复,实现内河航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内河水运连通体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连通体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在经济方面,内河水运的发展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这将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沿河地区可以依托便利的水运条件,发展临港产业和物流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社会方面,内河水运的发展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运河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包括航运、港口、物流等多个领域。同时,内河水运的发展还将促进区域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在环境方面,内河水运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将有助于减少公路和铁路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发展内河水运,可以优化运输结构,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出台《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旨在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连通体系。近年来我国在运河工程开挖和规划上的一系列举措,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开挖运河对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连通体系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内河水运事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消息来源:新京报3月24日报道《两部门:力争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水运工程监理规范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近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全文公布,其中提到的“世纪水运工程浙赣粤运河”备受瞩目。

根据上述意见的附件内容,浙赣粤运河由赣粤运河、浙赣运河组成,其中赣粤运河规划全长约1228公里(江西境内全长758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500亿元;浙赣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江西境内全长410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700亿元。

附件资料称,浙赣粤运河是“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布局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形成内河水运新格局,高效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重新奠定江西省南北水运大通道的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升江西省区位优势,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在意见的主体部分,“振兴赣鄱千年黄金水道,建设世纪水运工程浙赣粤运河,完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发挥南北水运大通道优势,形成内河水运新格局”被划入了主要任务之中。

赣粤运河、浙赣运河都不是首次出现的概念。

2020年6月,江西省副省长吴浩带队深入水运一线,调研赣粤运河规划建设情况。中国水运网报道称,赣粤运河是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水系沟通工程。按照2020年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征求意见稿)》,赣粤运河北起九江鄱阳湖口,穿越鄱阳湖、赣江干流,经南昌、吉安、赣州入桃江,在赣州信丰县穿越分水岭,到达广东境内浈水,经南雄到韶关北江,沿北江至西江三水河口,规划全长约1228公里,建成后全线能够达到三级航道通航条件。

当时的报道提到,要实现赣粤运河的联通,在目前的江西赣江、广东北江建设基础上,还需规划建设江西赣州至广东韶关段三级航道364公里,其中江西境内152公里,广东境内212公里。《赣粤运河规划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计划2020年10月底完成规划研究初步成果,年内完成赣粤运河建设技术方案论证。

至于浙赣运河,现有资料则来源于交通运输部规划院编写的《浙赣运河规划方案研究》:浙赣运河东起浙江省杭州市七堡,西至江西省信江褚溪河口,经钱塘江、兰江、衢江、常山江,在衢州市常山县上蒋至江西省玉山县段跨越分水岭,经信江过上饶、鹰潭等县市注入鄱阳湖后入赣江进长江。其中,分水岭段连接信江和衢江,按照常山江北线方案,浙赣运河长度为767km。采用通航千吨级船舶的Ⅲ级航道规划。货物构成以水泥熟料、钢材、矿建材料、粮食及其他杂货为主,预测浙赣运河开通后货运量约为2500万吨。

责任编辑:王俊

校对:丁晓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期刊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