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减肥诈骗流程电话020开头是真的吗,广州减肥诈骗流程视频
大家好,由投稿人孔安来为大家解答广州减肥诈骗流程电话020开头是真的吗,广州减肥诈骗流程视频这个热门资讯。广州减肥诈骗流程电话020开头是真的吗,广州减肥诈骗流程视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减肥诈骗流程人图片电话
羊城晚报记者 付怡 通讯员 郑何平 张毅涛
“给我一份信任,还你一个无与伦比瘦瘦的身体……”2月4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警方获悉,近日,海珠警方在“飓风”专项行动中一举打掉一个企业化运作、非法销售“减肥产品”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55人。作案团伙编织美丽谎言,以普通食品和保健品冒充特效减肥产品实施诈骗,近千位受骗女性遍及全国各地,诈骗金额超过1000万元。
网络结识“减肥达人”
高价订制却上吐下泻
2020年8月底,女子小璐(化名)向海珠警方报警,称其遭遇了减肥诈骗:“我吃了两个星期减肥药,差不多天天拉肚子、呕东西,身上没一点力气,脑子都迟钝了……”
小璐从事美容行业多年,2020年8月初,她经一位同行介绍,加入了一个减肥聊天群,对群里“姐妹”们使用某品牌减肥套餐的极速瘦身经历十分心动。她添加了群里一个网名为“王×”的“减肥达人”为好友,并在对方的介绍下购买了价值2000多元的减肥套餐,套餐包括减肥代餐、降脂降压的中成药等。
经过几天试用,小璐感觉效果不佳。对方称小璐没有对身体状况进行科学全面评估,强烈建议她与营养顾问对接,一对一“私人订制”产品套餐。小璐又添加了自称某健康管理中心营养顾问的“梁先生”为好友。经过一番网络“问诊”,“梁顾问”告诉小璐,其体质寒湿、脉络堵塞,需要系统调理。小璐又购买使用了多个减肥套餐产品,半个月内累计花费5万多元,不但没有瘦成魔鬼身材,反而产生腹痛、腹泻、呕吐、反应迟钝等严重不良反应。
高价减肥药竟是普通食品
诈骗团伙内部分工明确
海珠警方陆续找到多位有着同样遭遇的女士。民警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对这些“减肥产品”进行了检测鉴定,发现这些产品大多为普通食品,没有任何减肥功效,其中一些降血压血脂的保健品也需要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否则将对健康体质造成伤害。
相关线索指向了佛山市桂城的3间公司。3间公司的实际注册人和经营者分别为林某(男,29岁)和龙某(男,32岁),公司的业务范围为提供科技、健康咨询以及食品销售,并不具备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的资质。
警方于2020年12月28日对上述3家公司果断实施收网,一举抓获林某、龙某、王某(女,29岁)、卜某(女,31岁)等公司骨干以及成员55人。上述公司内摆满了办公台,每台办公桌上的电脑内都存有统一的“话术”剧本。
林某等团伙成员交待,其卖给事主的“减肥产品”,大多是普通代餐食品、饮料冲剂以及非法销售的保健品、中成药,没有减肥功效,且成本低廉,其非法获利能达到成本的10倍以上。
随后,警方进一步查明了这个企业化运作的诈骗团伙的组织架构、内部运作及作案手法。该团伙以林某、龙某、王某、卜某等为骨干,分别负责推广引流、人事培训、财物管理和销售等。员工则被编为线上推广团队、电话营销团队和健康管理中心团队,分组“工作”。
诈骗手法环环相扣
多角色交织套路深
整个团伙的诈骗手法则如同一套完整的流水线。线上推广团队的成员都使用“减肥达人王×”身份与客户接触,按照“话术”剧本套路客户并开始首次产品推销。
最后,电话营销团队和健康管理中心团队以“营养顾问”的身份打消客户的质疑,让客户误以为是对体质状况不清楚,产品缺乏针对性,进而继续高价购买“私人订制”套餐。
经审查,海珠警方对林某等5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并初步查证涉及全国各地的受骗事主近千人。截至目前,海珠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其中4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批准逮捕。
作者:付怡
来源: 羊城晚报
广州减肥诈骗流程最新
“健康减肥,无副作用,永不反弹……”公司化运作,互联网“引流”,铺天盖地的广告新闻,利用“话术”诱你上钩,你买到的“减肥产品”真的是减肥产品吗?
近日,璧山区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非法销售此类“减肥产品”的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共抓获涉案人员57人,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扣押手机200多部,电脑60余台。
“私人定制”减肥套餐
4月26日,璧山区居民胡女士向警方报案称遭遇减肥诈骗:“那些产品根本不像他们说的没副作用,我吃了快一个月,不但没瘦,还差不多天天拉肚子,胸口发闷,全身没力气……”
民警询问得知,今年4月初,胡女士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称使用他们的减肥套餐,可月瘦15斤,减肥心切的胡女士立即添加了客服微信。对方称自己是专业的“体重管理师”,热情询问胡女士目前的身体情况,并表示他们的减肥药是按不同人的体质特征、减肥目标进行“私人定制”,绝对安全无副作用。对方还给胡女士分享了其他“姐妹”使用减肥套餐的极速瘦身经历,以及减肥前后对比图,胡女士心动了。
在取得胡女士的信任后,对方推荐其先购买一个疗程试试,费用为2000元。收货后,胡女士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可一个疗程后,她的体重丝毫未变。经过一番网络“问诊”,“体重管理师”告诉胡女士,其体质寒湿、体内垃圾多代谢缓慢,导致脂肪分解酶缺乏,容易形成脂肪堆积,需要进行系统调理,并介绍了价值6000元的第二个疗程套餐,在“体重管理师”的推荐下,胡女士又满怀着希望再次下单,结果非但没有瘦身成功,反而产生了腹泻、呕吐、嗜睡、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当“体重管理师”再次推荐价值10000元的第三个疗程套餐时,胡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随即选择报警。
接警后,璧山区公安局刑侦支队联合相关派出所立即开展调查,发现一个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引流”,以虚拟角色、虚构减肥效果、虚假问诊方式诱使被害人不断购买无效减肥产品,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
一举捣毁诈骗团伙窝点
璧山区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刑侦支队、技侦部门、网安支队、反诈中心等多部门开展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视频研判、走访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初步掌握该团伙实施诈骗的组织构架及窝点地。
经过前期的缜密侦查,在掌握确凿证据后,专案组前往广西省梧州市开展工作,确认三个窝点具体位置和犯罪嫌疑人的作息规律,并与当地公安机关多次衔接工作,制定并优化抓捕方案。5月19日,主要犯罪嫌疑人韦某突然前往广东省广州市,抓捕组立即赶往广州市,连夜追踪和蹲守将韦某抓获,并迅速展开对三个犯罪窝点的收网工作。
在对其中一个犯罪窝点的抓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拒不配合,用关闭大门的方式抗拒执法。民警果断破门冲入窝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57人,缴获涉案单据、手机、电脑、伪劣产品一批,以及大量的诈骗“话术”剧本。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其实施诈骗的犯罪实施供认不讳。
按“剧本”实施诈骗
经讯问,韦某如实交代了自己行骗的犯罪事实。今年2月,韦某在广西省梧州市某偏僻地段租用了一层写字楼开设“公司”,实行分级管理,老板、管理员、业务员,而所谓的“体重管理师”其实是公司的业务员,他们面对顾客时宣称自己是专业顾问,按公司设计的“剧本”实施诈骗。该团伙特别重视打广告,特别是视频广告,为此不惜重金在多个电视台投放广告,并在短视频APP上使用多个账号上传转发增加浏览量。而动辄数千元的“减肥药”,只不过是某公司邮寄出的普通食品,成本仅几十元。
很多受害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买第一个疗程,不少人在服用无效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即使发现上当受骗,也多半选择了沉默,并没有报警。
经审讯,韦某等犯罪嫌疑人相继供述其作案事实,璧山区公安局对57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月14日,璧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主要犯罪嫌疑人依法批准逮捕。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广州减肥诈骗流程是什么
资料图
“你好,我的爷爷是老中医,我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制减肥套餐,野生中药材,安全无副作用……”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话,正在减肥的你是不是心动了?实际上,这只是骗子的“剧本”。
这个以售卖减肥药为名的特大诈骗团伙此后被警方捣毁,日前,经绍兴市柯桥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成员陈某某、李某某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金30万元;成员田某某等25人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至1年6个月,缓刑2年不等;其余同案人员正在继续追诉中。
“老中医孙女”卖减肥药
3个疗程还是没效果
爱美的张女士一直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平时常搜罗各种减肥方法。
2018年11月,张女士在柯桥家中浏览某网站时,看到一则减肥药广告。“老中医”“秘制草药配方”……这些字眼吸引了张女士,于是她扫描了网站上的二维码,添加了名为“专业瘦身指导”的微信。
这名自称“相医生”的客服代表,热情询问了张女士的身体情况,并称自己的爷爷是老中医,会根据张女士的体质调制减肥中草药,还特地发了一段“老中医”现场配药的视频,承诺无效可以退款。
张女士对此深信不疑,花1300元购买了一个疗程。收到药后,张女士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可一个疗程后,她的体重毫无变化。此时,“相医生”主动询问张女士的身体情况,面对质疑,“相医生”提出可以照片会诊。通过查看舌苔照片,“相医生”认为张女士体内湿气重,影响了药效,便给出了第二疗程方案,该疗程的定价为3580元。
“减肥是个长效的过程,需要坚持。”张女士抱着这样的心态继续购买了产品。
之后,“相医生”不时询问张女士减肥成效。得知仍然没有效果后,“相医生”称自己翻阅了多份疑难杂症档案,觉得张女士可能是脂肪问题,因而需要拍脂肪部位照片进行脂肪鉴定。一番操作后,“相医生”给张女士发送了脂肪分析图,告知她的身体中缺少脂肪分解酶,需要进一步调理,再次推销第三疗程。
张女士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上万元的产品。可是,等收到产品后,无论张女士如何联系对方,“相医生”再无回应。
根据统一“剧本”行骗
团伙获利1590万
经警方调查,这是一个以售卖“减肥药”为名的特大诈骗团伙。
2018年7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李某某等人在广东广州某地开了一家“公司”,内部分工明确,有财务部、客服部、售后部、广告部等,还特别设置了“专业瘦身指导”“老中医”等客服,经过简单培训后,“工作人员”便能上岗。
警方进一步调查得知,该团伙首先利用网络平台等媒体投放广告,推销声称具有减肥功效的“清茶”等产品,并在广告中嵌入微信二维码,吸引被害人扫码添加微信,再由业务员与被害人沟通,按照公司统一“剧本”,冒充老中医孙女身份,对被害人进行虚假诊疗,诱骗被害人以高价购买并非根据个人体质配置的 “荷清茶”“玫瑰饮”等产品。
该诈骗团伙通过上述方式,共计骗取钱款1590余万元,被害人达7000余人。
日前,经柯桥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犯诈骗罪对该团伙成员作出上述判决。
检察官提醒:
到正规医疗部门就诊
对此,检察官提醒,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减肥心切的心理,冒充“名医”“专家”进行虚假诊疗,将普通食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以高价出售给消费者,严重侵害消费者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减肥者应科学制定饮食锻炼等方案,即便需要治疗,也应前往正规医疗部门,切勿轻信广告推销和无医师执业资格人员的话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购买药品、保健品,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报案,并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以便维权。
广东减肥诈骗流程
利用诈骗话术,故意夸大中药功效,通过销售高价妇科、男性、减肥类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诈骗多名被害人钱财,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1.6亿元。记者6日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获悉,广东省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4月30日依法对被告人方某、王某等39人诈骗犯罪团伙提起公诉。
业务员冒充医师微信看诊,还请真医师开堂坐诊
2016年10月,被告人方某伙同陈某等人为谋取非法利益,成立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健康管理公司),下设推广部、质检部、疗效跟踪部、行政部。推广部负责在网上投放广告,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客户;质检部负责监督业务员跟客户沟通的行为,提供银行账号用于收客户钱;行政部主要负责维护网络、统计处方和打印病历等后勤工作;疗效跟踪部主要销售男性、减肥类、妇科类中药,负责跟进客户的用药效果。业务员简单培训便能入职,用微信冒充中医师的身份与客户沟通,结合精心设计的固定话术吹嘘中医师的能力和名气,夸大其中药的疗效,进而达到诱骗客户连续购买其中药产品的目的。
2017年2月,该犯罪团伙开办了两间中医门诊部,陆续聘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师肖某、张某林、江某等人坐诊。健康管理公司成员假冒上述中医师身份,结合预先设定好的诈骗话术进行虚假网上问诊,引诱被害人下单购买妇科、男性、减肥类等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诈骗金额达人民币1.6亿元。
称减肥要先祛湿,几剂药骗走8440元
为进一步取得客户信任,业务员还要求被害人拍摄身体部位的照片发回公司,由所谓的“专家”根据对照片的分析对症调配特效药。据被害人张某陈述,其在网上看到一条瘦身减肥的广告,加了广告上的微信(张老中医-减肥古方,微信号zy****9),对方自称是欧阳老师,通过微信仔细询问了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还要求其把照片发过去。之后对方称张某身体湿气太重,根据张某的情况调配了一包中药粉末供其冲水服用。在服用第一款产品以后,张某感觉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对方根据话术套路,给其介绍了第二款产品。张某在服了第二种药以后身体还是没什么变化,对方又让其发照片过去,称“清调阶段体重不会下降,就是帮你清理毒素,软化脂肪”,还说根据照片发现张某的脂肪层已经软化,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治疗,忽悠张某继续购买其他产品。但是张某自服用该公司药品以来都没什么效果,先后共被骗人民币8440元。
办案检察官提醒:对药品网络推销要谨慎
近年来,各类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五花八门,本案中犯罪团伙依托合法成立的公司,利用消费者渴望治愈疾病、成功减肥等心理,一步一步将消费者引入精心设计的骗局,长期公开向社会公众销售不具备实际药效的产品骗取钱财,这种销售型诈骗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广大市民要擦亮眼睛,警惕各种包装形式下的诈骗犯罪,切勿轻信网上各类治疗疾病、减肥瘦身等产品广告,在购买产品时要提高警惕意识和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通讯员 韦磊 张泽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广州减肥诈骗流程电话020开头是真的吗,广州减肥诈骗流程视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