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诈骗员工会坐牢吗,实名诈骗是网络诈骗吗

刑事辩护 编辑:陈杰睿

一、涉嫌诈骗员工会坐牢吗

涉嫌诈骗的员工是否会坐牢,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若员工对诈骗行为并不知情且未参与实际诈骗活动,通常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不会坐牢。比如员工仅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对诈骗计划毫无了解。

若员工明知公司实施诈骗活动,还参与其中,就要根据其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来确定是否会坐牢以及量刑轻重。若只是普通员工,参与程度低、获利少,可能会被认定为从犯。从犯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情节轻微的可能不坐牢,而是适用缓刑、单处罚金等。若员工在诈骗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如组织、策划诈骗方案,或者积极实施诈骗行为且诈骗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就很可能会坐牢。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越大,量刑越重。

二、实名诈骗是网络诈骗吗

实名诈骗不一定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显著特征是借助网络平台实施诈骗,如通过社交软件、网络购物平台、网络金融平台等。

而实名诈骗强调的是诈骗者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诈骗。虽然在网络环境中可能存在诈骗者使用实名信息进行诈骗的情况,这种属于网络诈骗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实名诈骗也可能发生在非网络场景中,例如在现实生活的交易、社交等活动里,诈骗者以真实身份接近被害人,编造谎言骗取财物。

判断是否为网络诈骗关键在于诈骗行为是否依托网络实施,而非诈骗者是否使用实名。所以不能简单认定实名诈骗就是网络诈骗,要结合具体的诈骗实施场景和方式来准确界定。

三、诈骗坐牢了还用赔钱吗

诈骗行为人坐牢后仍需赔钱。

从法律层面来看,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相互独立。坐牢是对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而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属于民事责任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的,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还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诈骗案件时,若受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因诈骗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损失情况进行判决。即便犯罪分子被判刑入狱,其民事赔偿的责任并不会因服刑而免除。受害人可通过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要求犯罪分子以个人财产进行赔偿。若犯罪分子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待其有财产时,受害人仍可要求继续执行。所以,诈骗坐牢后不能免除赔钱的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公司涉嫌诈骗员工会坐牢吗

涉嫌诈骗员工会坐牢吗知乎

涉嫌诈骗员工也会判刑吗

涉嫌诈骗员工会坐牢吗怎么处理

诈骗员工一般判多久

诈骗员工怎么处理

诈骗案的员工会怎么判

涉嫌诈骗员工会坐牢吗知乎

诈骗案普通员工会被判刑吗

涉嫌诈骗员工怎么判

实名诈骗是网络诈骗吗怎么判

实名诈骗是网络诈骗吗知乎

实名诈骗是网络诈骗吗判几年

实名诈骗能立案吗

实名诈骗怎么解决

网络诈骗实名制也没用吗

实名认证会被骗吗?

实名制还有电信诈骗

网络诈骗有实名认证有用吗

实名认证是真的还是假的

来源:中国法院网-诈骗坐牢了还用赔钱吗,诈骗坐牢后钱还要还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