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惩戒怎么查询,失信惩戒函真的假的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褚铭春

失信惩戒怎么查询,失信惩戒函真的假的

大家好,由投稿人褚铭春来为大家解答失信惩戒怎么查询,失信惩戒函真的假的这个热门资讯。失信惩戒怎么查询,失信惩戒函真的假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失信惩戒书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林捷兴)对通过行贿获取专项资金支持、弄虚作假、挪用专项资金等严重失信行为,强化失信惩戒力度,让违规责任主体付出高昂代价。记者9日获悉,《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项资金失信行为认定惩戒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经新一期市政府公报印发,对实施和参与市发展改革委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相关责任主体的失信行为进行分级分类细化列举,并对应提出具体惩戒措施。

根据《暂行规定》,失信行为分为一般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暂行规定》共梳理出53条具体失信行为。按责任主体类别分,项目承担单位、申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可能涉及具体失信行为22条,评审(验收)机构、项目管理机构、专项审计机构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可能涉及具体失信行为16条,咨询评审专家可能涉及具体失信行为15条。

《暂行规定》同时明确了对53种失信行为所对应的具体惩戒措施。惩戒措施主要包含五大类:一是暂停或停止后续资金拨付;二是收回相关项目已拨付未使用资助资金及孳息;三是收回相关项目全部资助资金及孳息;四是一定期限内乃至永久停止其申报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的各类专项资金资格或参与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评审、管理、验收、专项审计等资格;五是解除相关政府购买服务合同,不再拨付合同剩余款项,收回部分或者全部已支付的政府购买服务费用。

失信惩戒记录在哪查询

来源:法治日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法院共发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9914次,同比下降10.1%,信用修复24055例,同比上升34.8%。

近年来,新疆各级法院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运用信用惩戒机制,惩戒了一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有效推动了法院执行工作。对被列入失信名单,但愿意主动履行、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被执行人,适用信用修复机制,开辟“信用重生”通道,激发被执行人的履行潜能,双向化解执行困局。

精准识别动态惩戒

近年来,新疆各级法院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把“进口关”,精准甄别失信名单库,强化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合作,采取相应措施,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失信惩戒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

和静县某矿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是法院的信用修复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2021年,该公司因经营困难,拖欠某供货公司200万元货款,经法院判决后仍无力还款。2024年1月,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该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肖某被限制高消费。

信用惩戒措施导致矿业公司融资渠道阻断、招投标受限。为求得一线生机,肖某来到和静县人民法院协商。

执行法官前往调查,发现矿业公司核心团队稳定,确实具备恢复经营的能力。为此,法院采取“活封活扣”措施,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与此同时,某供货公司也表示若矿业公司能分期履行债务,愿意给予一定宽限期。

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矿业公司于2024年6月前先行偿还50万元,剩余款项分3期支付;某供货公司暂不申请强制执行,待矿业公司恢复经营后逐步履行。

此后,法院定期回访企业。2024年10月,矿业公司获得投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同年12月,矿业公司提前结清全部债务,和静县法院依法将矿业公司从失信名单中正式删除。

“法院根据企业履行意愿、履行能力等动态调整惩戒措施,为失信但暂时困难的企业提供改正机会,这样既能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为困难企业留出发展空间。”和静县法院副院长、执行局局长李亚东说。

“证明”重塑主体信用

“艾某已履行完全部债务,本院裁定终结艾某个人债务清理程序……”2024年12月17日,当拿到库车市人民法院发出的《履行完毕证明书》时,艾某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2023年1月,阿某与艾某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库车市法院依法判决艾某赔偿阿某各项损失共计10万元。艾某经营一家小店,这笔赔偿款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判决生效后,艾某没有主动履行。

2024年4月,阿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向艾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查明其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将艾某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人名单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法院的执行举措对艾某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2024年12月7日,他凑足案款后立即联系法官履行还款义务。

案款到账当天,法院就依规为艾某办理了被执行人信息屏蔽。为确保艾某的生意不受影响,法院还为他开具了《信用修复证明书》。

“实践证明,信用修复机制能有效缓解法院查人找物难的问题,也能大幅提高案件的执行和解率和履行率。”库车市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米晓玲说。

近年来,为鼓励、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分别发布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守诺当事人发放〈诚信履行证明书〉〈信用修复证明书〉的办法》等文件,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吐鲁番市等多地法院通过开具《履行完毕证明书》《自动履行证明书》《信用修复证明书》等方式,及时帮助诚信执行主体消除负面评价,重塑社会信用。

诚信赢得“重启”机会

不久前,呼图壁县人民法院以“信用修复+重整扶持”的创新制度,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卸下包袱,也为化解执行难开辟了新路径。

今年3月18日,在呼图壁县法院召开的债权人大会上,9名债权人全票通过了刘某个人债务纠纷案件的清偿方案,被执行人刘某将在未来10年内分期偿还70余万元债务。同时,债权人一致同意法院解除对刘某的信用惩戒措施。

刘某是当地养殖专业户,因两次创业失败累计欠下9户村民及供货商货款70余万元。在部分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呼图壁县法院对刘某的财产情况及债务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刘某已资不抵债。在接受执行询问过程中,刘某配合执行,还款态度诚恳,债权人对他的信用评价也很客观。

刘某没有恶意逃债行为,且有经营和还款能力,呼图壁县法院经债权人同意后,决定将案件导入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由法院指定专业管理人全面接管刘某的财产,并对刘某的债务进行清算、征求债权人的意见后,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刘某除留存基本的生产、生活费用外,所有收益均用于分期偿还债务,同时建立信用修复机制,解除其失信惩戒措施。

“传统执行程序对‘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缺乏救济途径,易造成‘执行不能’的僵局,‘信用保护+重整扶持’机制既保护了债权人的知情权与公平受偿权,又赋予债务人‘重启’的机会,并能提高债权清偿的公平性和实现率。”呼图壁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徐颖说。

信用修复留给被执行人继续“造血”的机会,若在暂缓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期间,被执行人拖延执行或仍拒不履行的,法院又当如何?“法院将取消或缩短宽限期,及时将其纳入失信名单库。对于企业提供虚假证明的,法院将依据相关规定对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追究其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新疆高院执行第三庭庭长张浩说。

失信惩戒措施2025版官方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玮炜)大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日前《大连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加强信用管理和服务的通知》,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信用监管,并实施联合奖惩措施。

将指导企业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并进行公示,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企业增强维护职工健康、做好防护工作的意识和责任。对一些行为重点加强监管处罚和信息归集力度,如未严格履行各级政府复工复产规定;未对返岗返工职工进行健康监测;未进行出入管理、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工作;未采取一定的疫情防控消杀措施,影响复工后生产生活安全;未调整优化工作方式,缩小人员活动范围;未按要求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等。对上述行为尚未达到行政处罚或司法判决的,有关单位可依法将其列入重点警示名单,并及时推送至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纳入信用记录。

将加强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信用监管,实施联合奖惩措施。对信用良好的实施正向激励,提升企业和公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企业和公民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经有关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或司法判决的失信行为,采取惩戒措施。企业失信行为包括隐瞒、缓报、谎报重点关注人员情况及复工后未如实上报有关信息;组织聚会聚集或提供聚集场所;非法贩运、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用品等行为。公民失信行为包括故意隐瞒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发热症状;居家隔离期间随意串门、组织或参与聚集性活动;逃避或拒绝接受检疫、隔离或治疗,在公共场所故意不佩戴口罩且不听劝导,扰乱社会秩序;明知已感染或可能感染新冠病毒而故意进入公共场所,或者隐瞒情况与他人接触;在有关场所不配合体温检测、身份核查登记;造谣传谣,编造、转发、传播不实信息;非法聚集、滋扰闹事,妨碍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检查点正常秩序;故意伤害、殴打、恐吓、侮辱、诽谤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及其他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职能工作人员;哄抢、侵占、挪用、损毁疫情防控救援物资等。

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包括实施限制股票发行、招标投标、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享受税收优惠等行政性惩戒措施;实施限制获得授信、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等市场性惩戒措施;实施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行业性惩戒措施;按程序及时撤销相关荣誉,取消参加评先评优资格;按干部管理权限限制担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通知》表示,将优化信用服务模式,落实便企惠民措施。成立信用修复绿色通道服务保障小组,开通信用修复热线,压缩修复时间、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已成为失信主体的疫情防控领域企业从初审、复核和终审,全程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并通过“信用大连”网站为企业提供免费信用修复培训、免费信用报告等服务,原则上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信用环境。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力度,即将入驻我市“信易贷”平台的金融机构将单列信贷计划,确保有充足的信贷资源投向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增加授信额度,为项目开工复工、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临时资金支持。探索建立信用豁免机制,因企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和疫情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延迟交货、延期还贷、合同逾期、未及时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失信行为,在社会危害和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暂不纳入失信记录、不实施失信惩戒。

失信惩戒对象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失信惩戒怎么查询,失信惩戒函真的假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