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抵库是什么意思,白条抵库出纳会判刑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华汐可来为大家解答白条抵库是什么意思,白条抵库出纳会判刑吗这个热门资讯。白条抵库是什么意思,白条抵库出纳会判刑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条抵库大白话怎么说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春雨 叶彦 记者 戴睿云
龙泉市纪委监委第四协作片到住龙镇碧龙村督查“白条抵库”工作。通讯员 何也子 摄
日前,随着龙泉市道太乡外垟村最后一笔“白条抵库”糊涂账清理完成,该市在全域236个行政村开展的村级历史遗留“白条抵库”问题集中清理行动告一段落。该行动排查发现的65个问题全部清理完毕,共计450笔777万元。
“白条抵库”是指以不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凭证的字条或单据顶替合法单据,挪用库存现金的行为。去年以来,在丽水市纪委监委推动开展的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工作中,龙泉市发现“白条抵库”现象比较普遍,是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重要根源,且存在新官怕理甚至不理旧账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龙泉市纪委监委建立督查工作专班,全面督促推进“白条抵库”清理工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在持续监督推动下,龙泉各乡镇(街道)开展“白条抵库”集中清理,详细梳理“白条”类型、金额及成因,采取“一类一策”的办法推进清理工作。同时,该市农业农村局下发11份建议书,指导乡镇(街道)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整改。
此外,龙泉市纪委监委紧盯“白条”背后的“四风”现象,深挖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11条,立案8件,追责问责27人。
龙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还要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并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街道)加强制度建设,弥补监管薄弱环节和短板,推动完善农村基层监督机制。
白条抵库违反什么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新拨村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总结做法经验,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通过规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改革,显著提升了集体经济收入和管理水平,农村集体经济从“被动输血”转向“自我造血”,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盘活闲置资产,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通过租赁、合作开发等方式,将新拨街8间闲置房屋进行出租,每年收入4.8万元。通过调研走访朝阳湾镇、四合永镇等乡镇西红柿产业发展情况,利用村集体80亩耕地,积极引进金鹏合作社发展西红柿产业,目前建设60余个大棚,为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村里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正常每亩800元,通过市场化招投标等方式,每亩土地租金提高至1300元,每亩租金高于平均水平300-500元,减少人情承包,暗箱操作,每年村里可获得土地租金10万余元。村民共享发展红利,通过召开两委、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新拨村集体经济分配方案》,年底将部分村集体收入进行分红,每年村民分红1000元。西红柿产业项目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管理规范化,防止资产流失。严格落实村级事务小微清单和《新拨镇招投标管理办法》,村级花费超过5000元以上,严格执行4133工作机制,超过3万元以上的村集体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同时合同的草拟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坚决防止合同造假,资金挪用、流失、侵占集体资产现象的发生。
夯实发展基础,绘好“三资”管理明细图。全面清产核资,组织开展“三资”大清查,逐项登记资金流向、资产现状(如底商、设备)、资源分布(如山林、土地)建立“一资一档”动态台账。细化资金收支明细,包括集体收入的承包费、分红、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的来源与用途,建立村级“三资”数据库,实时更新资产变动,如新增、报废,资源流转如承包、抵押信息,确保数据鲜活。明晰责任主体。将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年终村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村两委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资产资源发包、大额资金支出等关键环节,需要经“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多方签字确认,对瞒报漏报、违规处置导致资产流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加强干部的培训教育。通过“理论+实操”“线上”+“线下”“培训”+“考核”等方式,加强村“两委”成员、村会计、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规的学习,确保干部熟悉“三资”管理的政策、财务制度和操作流程,全面提升“三资”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廉洁意识,规范集体经济发展。
狠抓源头管控,强化过程监管。对村级重大事项落实“4133”工作机制,村级3万元以上严格执行招投标,坚决防止少数村干部虚报冒领、截留集体资金,或者优亲厚友。强化公开公示,通过村级公示栏、木兰先锋党建等平台,对各项惠农补贴、兜底保障、社会救助、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等群众关注度较高事项定期公开公示,对公开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持续强化监督,推动财务公开细致透明。加强过程监管。在入口关方面,规范新增资产登记,对新购资产、新增资源须在7个工作日内登记入账,附发票、合同等凭证。资金支出执行“非现金结算”,村级账户转账留痕,杜绝“白条抵库”。在出口关方面,严控资产处置,资产报废、资源征占需第三方评估,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并公示,防止“暗箱变卖”。
注重质效,“量质齐飞”推动能级跃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增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需要,是锤炼干部作风、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建立责任倒查工作机制。村“两委”干部在任期内负责的村级重大事项,如集体、山地、林地、土地等三资的发包、分配等事项实施倒查监管机制,如发现当事人暗箱操作、私自侵占等造成集体资产浪费,危害群众利益情况,要严肃追责问责,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乡村治理环境。强化监督问效监督检查。镇农经负责人适时对集体资金收支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挪用、截留、私分,是否定期向村民公示收支明细,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核查,针对上级扶贫资金、专项资金、征地补偿款等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专项审计,建立问题清单,及时整改,动态清零。(王永平、魏永鑫)
白条抵库怎么处理
“总算可以给村民一个满意交代了。”随着最后一笔“白条抵库”清理完成,浙江省龙泉市道太乡外垟村党支部书记吴利伟长舒一口气。
“白条抵库”是指以不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凭证的字条或单据顶替合法单据,挪用库存现金的行为。此前,外垟村涉及历史遗留“白条抵库”共计72.8万元。
龙泉市开展村级历史遗留的“白条抵库”问题集中清理,排查出236个行政村“白条抵库”共计450笔777万元。
去年以来,丽水市纪委监委结合清廉村居建设、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统筹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协作片区、乡镇(街道)监察办、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的监管作用,围绕“日常监督、重点监督、全面监督”三个方面,在全市探索开展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
“我们选取村情较复杂、群众反映较多、经济体量较大的重点村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在检查中,发现‘白条抵库’现象比较普遍,它是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重要根源,且存在新官怕理甚至不理旧账的问题。”龙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该问题,市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督查工作专班,全面督促推进“白条抵库”清理工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针对“白条抵库”问题形成时间久远、成因复杂、靠村(社区)“单打独斗”难以清理的现状,龙泉市纪委监委多次约谈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督促该局加强业务指导,落实监管责任,压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层层抓好工作落实。
在持续的监督推动下,龙泉各乡镇(街道)开展“白条抵库”集中清理,详细梳理“白条”的类型、金额及成因,采取“一类一策”的办法推进清理工作。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下发11份建议书,指导乡镇(街道)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整改。
此外,龙泉市纪委监委紧盯“白条”背后的“四风”现象,深挖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11条,立案8件,追责问责27人。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下一步,我们要做好集中整治,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街道)加强制度建设,弥补监管薄弱环节和短板,推动完善农村基层监督机制,以强有力监督确保乡村振兴决策落地生根。”龙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吴春雨 叶彦)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白条抵库最新规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白条抵库是什么意思,白条抵库出纳会判刑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