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附表财务费用怎么填,现金流量表附表模板
大家好,由投稿人邹和安来为大家解答现金流量表附表财务费用怎么填,现金流量表附表模板这个热门资讯。现金流量表附表财务费用怎么填,现金流量表附表模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附表)两张表。直接法的编制有两种方式:
1、企业常用的方式。即将每一笔现金流在账务处理的时候就设立现金流附注核算,通过这种方式,对每笔账务处理都作匹配,年末通过财务系统生成现金流量表。
2、审计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变动,对每个科目的变动按性质分类进行分析编制。每家的底稿模板各有不同。
一、编制方法原则:
1、数据填列原则:借正贷负,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如果搞反了将直接造成cash flow的错误。
2、现金流量表的模板主要分两部分,一个是BS表的变动,即第一张图的A310,一个是PL表的变动,即第二张图的A311。
3、A311的目的是对PL的各科目按照现金流性质进行分类,完成分类后,会通过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变动link到A310,最后在A310下汇总得出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现金流量表。
4、A310的底稿原理是,最上面按各科目link完BS表的期初期末做差得到变动金额,把每项变动金额按照现金流的性质填列在下面每一行,货币资金(非受限)的变动link到最下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这样相当于整个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所有的分录汇总就体现在这张表上了,货币资金的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其他科目的变动在上面每一项具体现金流变动,其他科目的变动互相抵消non cash的部分,体现最后变动对应的现金的部分,CF就编制完毕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熟练以后就是个体力活。
5、每一项差额的填列原则:同一性质的变动放在同一行,比如一家公司全年公司收入200元,应收账款期初0,期末100,那么应收的变动的负数-100元link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借证代负填列的负数200通过A311 link到未分配利润对应的这一行,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就体现200-100=100元的现金流入结果。如果收入200元,应收100,应收票据100,这家公司的收入没有收到任何款项,就要把票据的变动也放在这一行,这样这一行就抵消为0了,体现了客户真实现金流情况。
6、间接法的填列原则:还是上面的例子,应收期初0,期末100,上面直接法的变动-100已经填列在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了,间接法同样对应link 变动的负数-100到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7、间接法的编制思路:从净利润出发,去除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折旧摊销等不影响现金流量的影响,然后加上经营相关的往来变动调节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加上存货的变动,对应成本和应付,成本包含在净利润中,而应付的变动的经营性应付的变动中,所以这里也是一个对冲非现金流的思路,DTA/DTL的变动填列也如此。
8、CF中的check公式:每一列每个科目的变动有两个check公式:
1)间接法的汇总金额=直接发的经营活动汇总金额。
2)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汇率变动=最上面科目两年变动数
9、数据supporting:个人习惯一般会单独做一个supporting for CF的底稿,所有数字的变动link这张底稿,这张底稿的数据来源link各科目consol notes,特殊复杂业务需要查询JE的,也把查询的JE放到这张底稿。这样保证每个数据均有来源,无论是检查底稿或者验证勾稽关系都有依据。
10、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按照上述的编制方法,编制思路和单体没有区别,当然实务中也有人把所有单体CF相加然后抵消内部现金流量,也可以。但是个人习惯还是单独编制合并层面的CF。
二、勾稽关系
CF的编制相当于整体检查一下个科目的性质分类,各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很多问题在报告复核层面是没办法发现的,但是在编制CF的过程中是可以发现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CF的编制当成一个检查各科目附注的过程。
CF的整体勾稽关系如下(不完全,仅列出比较基础的勾稽):
1、附表净利润和PL勾稽
2、资产减值准备与P/L资产减值损失勾稽
2、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P/L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勾稽
2、财务费用与P/L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勾稽,利息收入有非经营活动要特殊考虑
3、投资损失与P/L投资收益勾稽
4、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与B/S延所得税资产勾稽
5、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与B/S延所得税负债勾稽
6、期末现金余额与B/S期末货币资金勾稽
7、期初现金余额与B/S期初货币资金勾稽
8、主表借款、还款与B/S长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部分汇总的期初期末差额勾稽
9、主表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movment勾稽
10、附表存货的减少与B/S存货勾稽(需要考虑核销等情况)
11、附表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与B/S经营性应收勾稽
12、附表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与B/S经营性应付勾稽
13、折旧摊销与按性质分类费用明细勾稽
14、处置长期资产check实际收到现金
15、支付职工工资和应付职工薪酬长短期借方+个税变动勾稽
16、支付税费和应交税费借方-个税借方勾稽
三、其他科目需要注意事项:
这部分在EY内部流传已久的Handbook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一些总结,handbook的作者为David YL Wang,感谢。
1. 受限的货币资金:一般是指受限期限大于3个月的定期存款或者其他性质的保证金等。一般3个月以内的定期存款视同现金等价物,超过三个月则是受限货币资金。其他所有的保证金无论期限大小都是受限货币资金。这块金额要从cash flow中扣除。期初期末都要扣除,而不仅仅是调节期末余额。
2. 应收票据的变动一般属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范畴。如果变动为正数表示提供赊销或用票据结算增加,应为现金流入减少,归入现金流入,以负数体现作为流入减少;反之则为收回现金增加。
3. 应收账款原值的变动应都属于经营活动。如果变动大于0,表示提供赊销,现金流入减少,以负数体现为销售现金流入减少;反之则是销售现金流入增加。
4. 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都是非现金性质的变动,不会产生Cash flow,因此填入一个专门项目——抵消项目——资产减值损失中,该金额会和未分配利润link过来的单元格的金额直接抵消,不反映任何现金流动。
5. 存货原值的变动,正数表示期末存货增加,则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增加,反之则是该项目的负数。一般存货减少我们不会放在收到现金,因为存货减少的分录是和主营业务成本有关的,结转过程中不涉及任何现金流动。
6. 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处理方法相同,计提和转回都是non cash的,会和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net掉。如果是实现销售转销跌价准备,由于分录中是借:跌价准备,贷:营业成本,因此该金额会和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net掉。如果是报废,则和坏账核销处理方式一样。
7. 其他应收的合算比较复杂,因为该科目可以核算较多,属于不同性质的现金流动也较多。一般我们将其他应收的变动作为收到的其他经营活动现金,而且也可以直接放一个净额在那。所谓的净额,也就是其他应收原值的变动金额。其实其他应收增加的时候,是支付了现金的,而其他应收减少,则是收回了现金。也就是说,这笔业务中包含了2个不同的活动,一个是支付的其他经营活动现金,一个是收回的其他经营活动。最标准的做法,是增加和收回分两条线进行,不可以net掉。但是对于OR活动较多的公司,也可以直接取其变动金额,作为收回的净流量,或者放在支付的其他也可以(这种情况不多见)。
8. 固定资产原值的本年增加表示对固定资产的支出增加,一般填列在投资活动中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导致的现金流出一栏。如果固定资产是减少的,那么应该作为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现金来填列。如果固定资产的增加是从在建工程转入的,那么是不涉及现金流动的,后该金额是和在建工程的减少对冲为0的。
9.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的计提对现金流动没有任何影响,填列在抵消项目中,该金额是要和:成本中的折旧费用(包括: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制造费用折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以及其他业务支出的折旧(如果有)对冲的,这些金额都反映在损益表中,需要和它们对冲。填在一行里面。
10. 在建工程的减少,如果是结转固定资产,该金额要和在建工程中的对应金额直接对冲为0,在建工程的增加里面如果有员工工资的因素,那么还是应该放在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中,毕竟这也是投资活动性质的,而支付给员工工资则属于经营性活动。
11. 长期股权投资的本期增加,归入投资支付的现金该项目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则归入收回投资的现金流入。
12. 累计摊销的金额要和损益类的金额抵消为0。
13.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如果分录的借方或贷方只有deferred tax和应交税费,由于该金额是non cash的,因此我们填列在抵消项目——其他里面,该金额会和应交税费的这个金额对冲为0;如果该金额是和所得税费用有关,同样也是non cash的,该金额要和所得税费用的该金额对冲为0。
14. 短期借款的增加表示多借借款,是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反之是流出。在编制短期借款项目对应的cash flow的时候,不能像OR OP那样,放一个净额,而需要根据底稿上的增减movement来分。增加的借款作为筹资活动流入,归还的借款作为筹资活动流出分别填列。
15.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经营活动,通常直接将其变动额放在经营活动中的支付给员工工资的部分。payroll牵涉到movement,那么比如我年初10万,本期计提50万,支付60万,期末0,我实际现金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是应该是60万,按照差额,只有10万?其实在损益类的费用科目中,我们还会挖出一块放在支付给员工工资的工资费用合计50万放在此行,那么其实还是60万,不受影响。
16. 应交税费
17.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转入一年内到期部分对冲,没有cash flow。长期借款拆分参考短期借款
18. 资本公积变动的情况比较多,但通常是non cash的,因此如果放在某项活动下的项目中,需要和分录对方科目对应的项目的金额对冲为0。
19. 盈余公积直接对冲未分配利润
20. 主营业务成本中,需要根据成本倒轧表来细分成本组成。首先,直接人工要抠出来填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项目中,如果有其他不属于购货的成本,则放入支付的其他经营活动流出,成本中的折旧和摊销,需要和累计折旧以及累计摊销变动额对冲。当然,公式应该是这样的:当期折旧+当期摊销=成本中折旧和摊销+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中折旧和摊销+停留在未销售存货中的折旧和摊销。
21. 营业税金附加填列在支付的税费中。
22. 销售费用和销售费用需要挖出以下几个数字:员工工资费用,包括社保等;折旧和摊销费用,销售方面的税金(如果不计入营业税金附加),其余一律计入支付的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注意折旧和摊销金额填入后,要使左边的抵消项目现金流合计为0。
23. 资产减值损失要和各个准备提取类科目发生额对冲为0。
24. 财务费用
25. 投资收益一般来说,如果是股利收入和利息收入,则填在收回投资收益所取得的现金;如果是处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则填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栏目下。
26. 营业外收支和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损益需要区分不同性质:税费返还填列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里面,处置固定资产损益填列在处置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里面,其他等则填列在收到的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里面。
27. 所得税费用填列在支付的税费中
28. 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仅体现外币货币资金的汇率变动导致的现金流入流出,很多企业将财务费用中,已实现的汇率变动填列在这里,是不对的,已经实现的汇率变动按照发生时候的具体业务分类列示,未实现的汇率变动对冲各科目的movement变动。
29. 出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需要需要考虑子公司本身账面包含的货币资金变动。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
都说一千个人编制现金流量表,会有一千张不一样的现金流量表,这也就导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并不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那样要求非常准确,大数不错即可。
对于新手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表,今天带你拆解编制的底层逻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你10分钟轻松上手!
1、直接法:3 步搞定现金流量表
Step 1:导出银行流水从财务系统中导出货币资金当期发生明细,找到每笔交易的对方科目(如“应付职工薪酬”“采购原材料”)。
技巧:用Excel筛选功能快速归类(如筛选“工资、成本等”关键词,直接标记为“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成本,直接标记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Step 2:数据透视表汇总按现金流量表项目分类汇总(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生成现金流量表底稿。(如下图)
Step 3:勾稽验证将汇总数据与货币资金科目余额核对,确保数据闭环。
优势:逻辑直观,数据可追溯,适合应对领导质疑。
2. 间接法:从利润表反推现金流
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是“收付实现制”,二者差异通过资产负债表科目调整。
(一)假设: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理想状态) 假设企业无赊销赊购,所有费用现采现结,此时利润表本质上就是现金流量表,只是科目名称不同。
例如: -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主营业务成本 → 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二)现实:时间差调整(关键在资产负债表项目) 多数企业存在赊销赊购,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存在时间差,需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调整,这些项目本质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差异体现。
1. 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例:
已知利润表“营业收入”为1000万,关联资产负债表科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期初余额(上期销售本期收现):需加上,如100万。
期末余额(本期销售未收现):需减去,如200万。
预收账款:
期初余额(上期预收本期发货):需减去。
期末余额(本期预收下期发货):需加上。
计算示例:1000万 + 期初应收100万 - 期末应收200万 = 900万(实际销售收现)。
2. 关键逻辑 理解科目余额含义(“期初”“期末”代表的现金归属期间),反向推导现金流量:
资产类科目(应收等):期初余额加回,期末余额扣除(占用本期现金)。
负债类科目(预收等):期初余额扣
除,期末余额加回(释放本期现金)。
调整公式(以“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为例):
销售收现=营业收入+期初应收−期末应收+期末预收−期初预收
口诀记忆:
资产类科目(应收/存货等):期初加,期末减(占用本期现金)。
负债类科目(预收/应付等):期初减,期末加(释放本期现金)。
实战案例:某企业营业收入1000万,期初应收100万,期末应收200万,期初预收50万,期末预收80万。
计算:
1000+100−200+80−50=930 万(实际销售收现)。
3、底层逻辑:还原现金流的“时间差”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本质,是将权责发生制的利润表,“翻译”成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关键要抓住两类差异:赊销赊购:收入/成本已确认,但现金未收付(通过应收/应付调整)。
非现金交易:如折旧、摊销(需加回净利润)。
间接法调整步骤:以净利润为起点,加回非现金支出(如折旧)。调整经营性资产/负债(应收、应付、存货等)。剔除投资/筹资活动影响(如处置固定资产的现金流)
4、总结:一张表看懂核心逻辑
现金流量表编制没有“万能模板”,但底层逻辑相通。掌握底层逻辑后,你会突然发现:所有现金流调整的本质,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兴趣的朋友麻烦点个关注。当然如果你也想发挥会计技能变现,欢迎私信链接我。
现金流量表附表其他项填什么
一、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 ±特殊调整事项 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①与收回坏帐无关 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 <即:存货本期贷方发生额-库存商品改变途减少数> +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 +(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 +(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 +库存商品盘亏损失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 -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 ±特殊调整事项 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 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 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 =(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 +(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 -(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 当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 -(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在建工程期初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中在建工程期末数)
6、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消费费+营业税 +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罚款支出+保险费等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8、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 =短期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 +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 +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
9、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长期股权投资及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及利息
1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现金-相关费用的净额 (包括灾害造成固定资产及长期资产损失收到的保险赔偿) (如为负数,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11、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上述投资活动项目以外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12、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按实际办理该项事项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固定资产借款利息资本化及融资租赁租赁费,其在筹资活动中反映)
13、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期(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及手续费、佣金
14、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购买时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购买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5、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 -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 不能减去支付的审计、咨询费用,其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
1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17、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的其他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 (如现金捐赠)
18、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
19、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现金股利+利润+借款利息+债券利息)。
20、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 =除上述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以外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如捐赠现金支出、融资租赁租赁费)。
现金流量表附表存货的减少公式
——拆解企业“血液”质量与生存密码从零开始学公司基本面分析指标——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本质与三大核心指标1.现金流量表:企业的“血液检测报告”定义:记录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动态过程,分为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三部分。
核心价值:
公式: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支付给员工的现金 - 税费等
健康标准:
公式:投资现金流净额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处置资产收回的现金
解读逻辑:
公式:自由现金流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资本支出
核心意义:
指标 | 金额(亿元) | 同比变化 |
净利润 | 747 | +19.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955 | +23.5% |
自由现金流 | 892 | +22.1% |
指标 | 金额(亿元) |
净利润 | 44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612 |
投资现金流净额 | -487 |
自由现金流 | 125 |
年份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亿元) | 自由现金流(亿元) | 关键事件 |
2017 | +1130 | -362 | 大规模举债扩张 |
2020 | -456 | -1580 | 三道红线政策出台 |
2022 | -1321 | - | 债务违约、股票停牌 |
指标 | 权重 | 评分标准 |
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 | 40% | >1得满分,每降0.2扣10分 |
自由现金流 | 30% | >0得满分,每负10亿扣5分 |
投资现金流/营收 | 30% | -20%~-30%得满分(适度扩张) |
现金流量表不是一堆枯燥的数字,而是企业生存状态的“心电图”。从茅台“现金奶牛”的稳健跳动,到宁德时代扩张期的强劲脉动,再到恒大帝国崩塌乱象,历史反复验证一个真理:现金流的质量决定企业的生死,自由现金流的厚度定义投资者的安全边际。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投资市场上,总有很多地雷隐患在等着我们,咱唯有穿透报表,洞察财报的来龙去脉,方能在价值与泡沫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本文数据来自各公司年报、Wind、同花顺iFinD,截至2025年3月,以上个股案例只作为案例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现金流量表编制与分析准则》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管理研究报告(2023)全球企业现金流危机案例库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实证研究点点关注,下期我们一起探讨《从零开始学公司基本面分析指标——估值》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现金流量表附表财务费用怎么填,现金流量表附表模板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