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执行死刑需要什么条件
1、重大罪责之认定标准: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手段,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罪恶深重、罄竹难书的罪犯群体。
换言之,这些案件必须具备极其恶劣的性质、对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危害以及罪犯本人的主观恶意程度极度膨胀的特质。
代表性的罪状有蓄意谋杀、非法拘禁、暴力抢劫、性侵、走私有组织犯罪等毒瘤国家刑法的行动。
2、最低年龄限制:在某个特定时刻,倘若罪犯尚未成年(即不满18岁),基于未成年人性别平等权益的保障视角,将无法适用死刑。
3、孕育生命的防护措施:对于正在处于妊娠期间的女性罪犯而言,为保证其与胎中胎儿的身体健康不受伤害,同样不应施加死刑。
4、严谨的司法审查程序:死刑的裁决过程需经历严密的司法审查程序,其中包括多次复核并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终审核准。
此举旨在确保死刑的适用准确无误,避免冤狱的产生。
二、核准死刑是裁定还是判决
死刑之核准乃裁定无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案件复核的相关规定,其必须就死刑案件做出是核准还是不应核准的裁定结论。
在司法程序之中,针对死刑案件的复核,不论最终予以或是未予核准,均采用裁定这一决定性方式表达。
进一步而言,若原判死刑于法无谬,然而具体案情中的某些事实认定或引用的法律条文存在部分偏差,则可在修正之后,依法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裁定。
三、死刑犯的流程是什么
1. 在执行死刑之前,如果罪犯提出想与亲属见面,或者其近亲要求探视罪犯,那么人民法院可以考虑批准他们的请求。
2. 当人民法院决定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时,必须提前三天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并且请他们派遣工作人员到场监督整个过程。
3. 在执行死刑前,担当执行指挥任务的审判人员需要对罪犯进行验明正身的程序,这项步骤指的是审慎核实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性别、年龄、出生地以及主要犯罪行为等情形,以确保被执行的对象正是根据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从而避免误判或错杀;同时,还需询问罪犯是否有遗言或信件,并制作相关笔录,之后再交由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4. 执行死刑的过程应该公开透明,严禁任何形式的游街示众或其他有损于被执行人尊严的行为发生。
5. 在执行死刑结束后,必须经过法医确认罪犯已经真正死亡,然后由在场的书记员制作详细的笔录。
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将执行死刑的全过程(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的照片)及时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执行死刑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执行
●执行死刑需要什么条件呢
●执行死刑是什么流程
●执行死刑的条件
●执行死刑的过程要多久
●执行死刑有哪几种方式
●执行死刑违法吗
●执行死刑需要什么条件呢
●执行死刑的要求
●执行死刑的法律程序
●核准死刑是裁定还是判决呢
●核准死刑的判决
●核准死刑裁定书范本
●核准死刑是什么
●判决核准死刑和裁定核准死刑
●死刑核准权的意义
●核准死刑的法院
●死刑核准权由谁行使
●核准死刑多长时间
●核准死刑裁定书
来源:临律-死刑犯的流程是什么,死刑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