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家暴,美妆博主宇芽被家暴,再到最近的西安高管当着孩子面家暴妻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家暴事件只是个例,但更多家暴隐藏在平凡的家庭中。
从近年来引起热议的家暴事件来看,一个是否会实施家暴,外表和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判断标准,很多人工作体面、言语文雅,但回家关上门,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平时好好的人怎么会这样呢”,这句话比火上浇油还雪上加霜,如何在婚前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家暴倾向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如何识别有家暴倾向的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伴侣有这些行为要注意:
① 控制欲望特别强,总想控制你的行为、你的生活,老是说“你必须这样”。
② 具有强烈的猜忌性,甚至怀疑你和谁打电话、和其他人的来往。
③ 容易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可能没结婚时不敢打你,但会摔门、摔杯子、打宠物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易嘉龙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表示,除了情绪控制力比较差、控制欲比较强、猜忌心比较强、内心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有家暴倾向以外:
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的可能性也会相对高一些。
从父母及成长环境分析,如果父母有暴力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子女的控制力可能也会较差,在暴力环境中成长,也会有更大可能延续这种行为模式。
从日常习惯观察,酒精容易引起的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为长期饮酒会导致人的控制力减弱、人格改变,变得非常冲动,许多家暴事件是发生在施暴者酒后。
被家暴后要不要离婚?
家暴属于违法行为,但总被“算了吧”,“两口子有啥不能商量的”“为了孩子忍忍吧”等所谓劝和言论纵容。
有些受害者被施暴者事后的道歉与哄骗一时心软选择原谅,幻想“他只是一时冲动”。“他绝对没有下次了”,“他心里还是爱我的”,然而基本上还是周而复始,从0次到无数次。
理论分析:施暴者的大脑的冲动控制阀门是有问题的,一旦遇到情绪刺激,意志力也很难发挥作用,就像是一颗无限次爆炸的定时炸弹。
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选择报警。
《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只要有实施相应的行为,就构成家庭暴力,体现的是对家暴的“零容忍”态度。
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未来长久的幸福,要保持清醒,勇敢一点,及时远离家暴者。不要相信“下不为例”,不要心软“一时冲动”。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婚前识别家暴男
●婚前家暴能判几年
●婚前暴力算家庭暴力吗
●婚前家暴能原谅吗
●婚前家暴婚后可以起诉吗
●婚前如何判断有没有暴力倾向
●婚前家暴可以作为婚后离婚的证据吗
●婚前家暴协议书怎么写
●婚前家暴能判几年
●婚前如何识别家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