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男子嫌前妻没文化,将其告上法院还限制她探望孩子,这合理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萧黛黛
【案情回顾】

2007年,王力和李小美在重庆市纂江区登记结婚,两人婚后育有一子,名叫王小力。
后来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两人于2013年调解离婚,并达成一致协议:王小力由男方抚养,女方每月需支付抚育费200元,直至王小力年满18岁。
两人离婚后,王小力跟随王力居住生活,可转眼王力又将前妻告上法院,要求限制她的探望权。
理由竟然是:李小美受教育程度低、未按时支付抚养费,且个人私生活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王力要求李小美探望孩子必须征得其同意,不得离开其视线,且不得将孩子带到李小美新组织的家庭。
对此,李小美进行了举证说明。庭审时,李小美出示了转账记录、照片等证据,拟证明其按时给付了抚养费,且母子关系较好。
【法院审理】
重庆市纂江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力设置苛刻条件限制李小美探望子女,既侵害了其正当探望孩子的权利,也侵害了孩子正常接受母亲关爱的权利。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王力诉称李小美个人生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并无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故法院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法官说法】
文化水平低不属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本案中,王力以前妻文化水平低,从而限制她的探望权,是不合理的。

文化程度高低并非衡量父母人品和教育子女水平的唯一标准,不能以父母学历标准量化对子女的感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与母爱同样重要、不可或缺,只有在这两种爱的共同滋养下,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

本来王力与李小美离婚就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创伤,双方应该本着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对子女探望、教育等事项进行协商解决,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限制对方探望子女的法定权利。(文中名字是化名)

【免责声明】  “邱朝芬律师”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任!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声明】  本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