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要想回本,票房需要达到电影成本的三倍之多,低于这个数据,投资方铁定亏损。很多新接触影视的朋友,在选择电影的时候,仅仅从演员阵容来做判断,只要有一线阵容参与,就会果断参与,而忽略了其他很多风险因素。
首先,投资者在考察电影项目时,需要注意核实电影的真实性,看电影有没有经过广电总局备案,影视公司是否取得了拍摄许可证。
其次,电影的制作方(也叫第一出品方)才享有电影的版权及收益权,所以,入股投资电影,是需要和电影的版权方也就是制作方签署投资协议的,资金也是打到对方的对公账户中的。
第三,电影从来都是镁光灯的焦点,所以要善于利用网络搜索,去查询电影的相关报道情况,如果缺乏相关报道,就要注意了。
第四,如果碰到网上主动加你好友向你推销电影的情况,就要注意了,尤其是对方装扮成美女或者帅哥的样子,或者有亲戚在影视公司工作有内部份额的情况。
第五,很多影视公司会把电影PPT材料包装的很豪华,里面写着已邀某某大牌明星,待邀某某大牌明星。其实在发布会正式召开之前,里面演员都是随时变动,甚至杜撰的。所以,也要警惕出品方拿着不确定的信息宣传这部电影的情况,这就属于“虚假宣传”了。
最后,电影行业是比较专业的一个行业,如果自己不清楚,最好直接联系电影的第一出品方,打电话也好,实地考察也好,来去证实消息的真假。
接下来给投资者们分享的一篇新闻报道,希望被骗的投资者能够清醒过来!
央视网报道的影视投资骗局案例:
2019年初,一个影视投资中介公司员工,向何先生推销一部2.6亿元高成本、大制作,当红明星主演、知名影视公司出品的电影上映。该中介称,电影的预期票房可达20亿元,投100万可获得360万元收益。于是,何先生便签订了一份《电影合作投资协议》,以50万元投资0.25%的版权收益。结果电影上映票房却仅有6300万元,影视公司以票房不及预期为由,仅兑付1.3万元的分红,50万投资基本打了水漂。
查后得知,该公司在骗得260多人投资的4500多万元投资款后,仅将其中的1000多万元支付给电影出品方购买份额,剩余款项则用于提成和挥霍。
电影投资被骗后应该如何处理:
1、冷静对待:被骗后切勿惊慌失措,甚至打草惊蛇,也不要在犹豫之间错过最佳的追回时机;
2、收集资料:理顺自己的被骗经过,将相关证据资料截图保存;
3、保存证据:有和老师助理客服的聊天记录;有网银记录、向公司转账的记录;和影视公司签订的收益权转让认购合同;
文末结语:
如果感觉你的投资可能非正规、有问题,或者某些情节与新闻报道中及其相似,请速速联系做法律咨询,追回损失!不要在犹豫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否则时间拖久了,等到资金被暗地里进行转移或者直接挥霍后,追回资金将会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