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伪证罪立案标准,伪证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罗子和

民事诉讼伪证罪立案标准,伪证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罗子和来为大家解答民事诉讼伪证罪立案标准,伪证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这个热门资讯。民事诉讼伪证罪立案标准,伪证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伪证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


1、使不应当受到刑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可以导致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的;

3、已经造成了冤案、假案或者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经济犯罪分子毁灭、隐匿罪证或制造伪证的;

5、由于其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提供伪证罪立案标准

证据,对司法机关及时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如果作伪证,对国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将会构成伪证罪,那么伪证罪是如何认定的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伪证罪是一种很古老的罪名,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伪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伪证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 以上就是伪证罪的认定。

伪证罪立案标准在刑法哪一条

伪证罪

罪名简析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构成要件

伪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

量刑标准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罪界认定

伪证罪与非罪的界限

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11月30日印发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伪证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得制造伪证的;(5)出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伪证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最新版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伪造或毁灭证据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网友咨询:

  妨害作证罪的定罪标准是怎样的?

  罗小静律师解答:

  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妨害证人作证的,还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复杂客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行为人知道妨害作证人的行为会妨碍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他人的作证权利或者人身权利,仍然决定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出于个人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动机,希望发生这种社会危害。

  罗小静律师补充: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妨害作证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而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妨害作证罪一般是出于为自己或他人谋利的目的;伪证罪则出于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 【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罗小静律师

男,中共党员,执业于陕西罗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妇女儿童维权律师,莲湖区青年路道办事处社区律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研究生;西安市莲湖区司法局授“2022年度莲湖区司法行政先进个人”。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民事诉讼伪证罪立案标准,伪证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