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董文军

2025年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

大家好,由投稿人董文军来为大家解答2025年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这个热门资讯。2025年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2024年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回顾过去,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历经变迁。从最初的“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到“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每一个主题都记录着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轨迹。这些主题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也展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和服务被应用到残疾人中,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智能轮椅、辅助听力设备、无障碍软件等,这些科技产品的出现,让残疾人在生活中更加便捷、更加自主。

科技助残,不仅是为残疾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为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支持。科技的力量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也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

历届全国助残日主题:

1991年:宣传残疾人保障法

1992年:走进每个残疾人家庭

1993年:扶助共进

1994年:我们同行——为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献爱心

1995年:一助一,送温暖

1996年:预防残疾,增进健康

1997年:助残与自强

1998年:扶贫解困

1999年:无障碍与视觉第一

2000年:志愿者助残

2001年:宣传贯彻保障法,携手迈入新世纪

2002年:关注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2003年:发展残疾人事业,共同奔赴小康

2004年: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

2005年: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

2006年: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

2007年: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共建和谐社会

2008年: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

2009年: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

2010年: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2011年: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

2012年: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2013年:帮扶贫困残疾人

2014年: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2015年: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

2016年: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2017年: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

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2019年: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2020年: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

2021年: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2022年: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

2023年: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024年: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来源: 光明网

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活动主题: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一、

助残日的由来


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开展“助残日”活动。



二、

助残日的意义



一、提高对残疾人的认知

全国助残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宣传,向社会大众传递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关爱的信息,促使人们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理解。

二、宣传残疾人权益

全国助残日是宣传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时刻。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醒社会各界关注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使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体系。

三、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国助残日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机会。政府、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在这一日都会举办相关活动,共同探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推动残疾人事业的进步和改善。

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国助残日提倡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爱。这一天,人们会关注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权益保障,呼吁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五、倡导包容与平等

全国助残日强调残疾人群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通过宣传活动,倡导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和尊重,推动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营造一个更加平等、友善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三、

历年主题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推出
残疾人服务“一件事”
为有需求的朋友提供
“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
让生活轻松一点


其中包含这些服务
↓↓↓

残疾人证业务办理

● 残疾人证件申请、挂失、换新、迁出、注销、信息变更都可来此线上办理


● 办理后的证件将通过邮寄方式送达~


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

● 申请渠道、业务办理流程、视频科普……手把手教会你在线申领两项补贴。


各地社会救助服务热线

● 本服务由中国政府网和民政部社会救助司联合提供,有需求,直接打电话!

常见问题回答

● 残疾人两项补贴能否同时申请?

● 残疾人补贴能否和其他福利性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一同申请?

● 残疾等级如何区分?

● 办理残疾人证是否收费?

这些问题都有回应!

“码”上体验↓

国务院客户端百度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也同步提供该服务
百度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三秦青年”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中国政府网、海南省妇联等
◆编辑 | 深海
◆校审 | 村长、小白
◆审核 | 李宁、张玉军





点亮“

”和“

分享给更多小伙伴!

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几月几日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王祖敏) 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集善益块走”——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在当日进行,旨在呼吁更多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拥抱世界。

5月19日,在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集善益块走”——2024年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供图。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于2016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发起“爱心随行一路相伴”公益徒步活动。活动通过徒步健走的方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汇聚社会各界爱心,帮助残疾人实现融入社会的梦想。“集善益块走”基于“爱心随行一路相伴”公益徒步活动发起,从集中动员线下徒步,升级为以线上传播加线下徒步的形式,倡导全民参与、人人公益。

2024年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依然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组织了近800名社会公众与残疾人朋友共同完成10公里徒步挑战,并在公园内设立“集市”,进行残疾人文创展示与互动体验。

在2024年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中,近800名社会公众与残疾人朋友共同完成10公里徒步挑战。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供图。

在北京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展台,几幅色彩鲜艳的绘画和编织作品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北京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负责人韦寒寒告诉记者,这些作品都是该中心的孤独症患者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助下完成的。

据韦寒寒介绍,该中心服务的智力障碍人士主要是中、重度孤独症患者,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培训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锻炼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并力所能及地培养他们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助残,不能只停留在照顾层面,更重要的是赋能。”她说。

北京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的残健融合体验区,吸引了不少人互动。11岁的小陈戴上眼罩,体验最基本的盲人手工制作。但没几分钟,小陈就摘下眼罩称“太难了”。他说:“残疾人太不容易了,以后遇见,如果需要我一定会帮助他们。”

戴着眼罩的小学生体验盲人手工制作。 王祖敏摄。

正在备战巴黎残奥会的世锦赛和残奥会双料亚军、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已参加过两届残奥会的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队长林穗玲称,现在各地都有着不错的无障碍环境,残疾人朋友应该多出来走走看看,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她同时表示,运动对残疾人的身体和心理康复都有着极好的效果。从她个人而言,自从加入轮椅篮球队后,她变得乐观开朗、自信自立,身体状况也大有好转。

今天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从34年来助残日主题的变迁,到全社会助残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无不折射出中国残疾人越来越好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全社会日益包容并多元化的助残氛围。

如今,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或是慈善组织及社会力量都在致力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活动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都需要残疾人打破自身桎梏——走出去,拥抱世界!(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第几次

钟庆 周静圆

“上下车会否遇到热心人帮忙?”

“有没有残疾人专用的免费停车位?”

“景区参观有无预约免排队项目?”

……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残疾人一直牵动着方方面面的关心。5月19日,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关于残疾人保障、关爱的话题和建议数量明显增长。

“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这是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据中国残联宣文部的相关通知显示,这一主题设置旨在: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展示和加强科技助力残疾人领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技助残水平。

让停车无障碍——保障特殊群体便利出行

作为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温度的重要体现,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残疾人的出行安全和生活品质。

四川成都的夏先生留言讲述了近期的一次外出停车经历,“由于大多数公共停车场所无人值守,我们残疾人出入停车场缴费时,经常被‘卡’住,不知道向谁出示残疾人证等证件。”

夏先生在接受人民网回访时提出,建议向特定群体发放记载着相关减免信息的停车卡,出入停车场时可以读卡放行;那些无人值守的停车场,应设置明显标识,告知免收费的车辆类型、值班电话等信息。

“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太少,停车只能靠‘抢’。”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的孙先生。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二十四条明确,停车场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并设置显著标志标识。

据悉,已有很多城市在停车场设计、建设上考虑到助力残疾人便利出行等因素。比如在山东济南,汽车站、火车站的停车场内都划出了无障碍停车位,黄黑相间的线条引人注目。

甘肃省陇南市一位群众在“领导留言板”建议,希望有关部门推进相关政策研究,给予残疾人停车优惠或免收费等政策帮扶,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让扫码无困扰——智能技术也需人性化

购物、用餐、出行……数字化时代,扫码付款等线上操作,为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然而,对于残疾人而言,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

陕西省西安市一位群众留言反映,持残疾人证本可以直接免费进入景区,但现在到了景区还需再次扫码才能进入。多出的这一道程序,给残疾人通行加大了难度。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建议,把通用无障碍的认知普及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公益性培训,促进大家对新技术的理解和熟练使用。

“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方式和手段,技术进步和生产生活习惯永远存在时间差,要有足够的过渡和缓冲。”邵磊认为,旅游景区在推广智能入园系统的同时,也要为残疾人士和老年人设立专门的服务通道,允许他们凭借有效证件便捷通行。

让就业无门槛——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

就业是残疾人重要的民生保障,也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应聘了两个岗位,但是因肢体残疾,招聘单位不予录用。北京的王先生留言表示,希望更多企业愿意接纳残疾人就业。

对此,北京市残联回复: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上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相关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企业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表示,切实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还需要政府部门构建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制度与法治环境,并推动落实,从根本上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现有约8500万残疾人,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益,全面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任重道远。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2025年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