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借款500,抵押身份证借款
大家好,由投稿人梁灵来为大家解答身份证借款500,抵押身份证借款这个热门资讯。身份证借款500,抵押身份证借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身份证借款3000秒下不看征信
将身份证借给他人贷款,应该由谁来承担还款责任?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是指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就借款合同和保证、抵押等从合同的签订、履行而引发的纠纷。其中,“甲贷乙用”的债务清偿责任主体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争议问题。
让我们以一起典型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例,分析“甲贷乙用”背后的法律逻辑与责任归属。
基本案情
原告某银行与被告郝某签订《借款合同》,银行依约发放贷款后,郝某逾期未履行还款义务。在庭审过程中,郝某认为自己只是将身份证借给他人,实际资金使用人及车辆受益人都不是自己。
据郝某回忆,前段时间好友刘某手头紧,想借自己身份证贷款买车。他也没多想,爽快地给了身份证,并在借款合同上签了字。然而,贷款到期后,刘某和那辆车竟然“人间蒸发”,银行多次催款无果,最终一纸诉状将郝某告上了法庭。法庭上,郝某拿着那份亲笔签名的借款合同,彻底傻了眼。他这才意识到,当初的“义气之举”竟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经审理,法院认为郝某出借身份证,放任他人以自己的名义贷款购车,视为对实际借款人的认可,刘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判决郝某应当对借款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官说法
在借款合同中出现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不一致的情形,当出借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时,应当由谁来承担还款责任呢?
银行在订立借款合同时知晓实际借款人,则不受借款合同约束,实际借款人承担责任。名义借款人明知借款事实,且无法举证证明银行知晓实际用款人,构成表见代理,名义借款人承担责任。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因被代理人的行为或疏忽,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从而与行为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民事制度。
银行作为相对人,需要证明其在签订合同时是善意且无过失的,即银行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名义借款人没有代理权。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会进行形式审查,如核实借款人身份、信用记录等,这些审查行为可以作为银行善意的依据。
法官提示
借名贷款隐患多,签字借贷要当心。应尽量避免参与借名贷款,谨慎对待任何形式的借贷行为,切勿因情面或轻信他人而忽视潜在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应当依法依规严格审查借款人的真实情况,不得在明知“甲贷乙用”情形下违规放款,确保贷款业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作者:北京金融法院黄莹荧、刁天、研修生王淑璇 光明网见习记者刁慈整理)
来源: 光明网
一张身份证借款
编辑:林司楠
作者:马杉
不需要抵押物,只要在手机App上注册,提供身份信息,最快几分钟就能放款,低的几百元,高的上万,这是种方便灵活的现金贷,解决不少年轻人“手头紧”的燃眉之急。
方便之余,现金贷也乱象丛生。监管风暴骤然而至,监管部门近日先后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关于网络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紧接着,北京互金协会率先落地监管,对现金贷基本“一刀切”。这意味着,监管层整顿以现金贷为主要业务的互金市场已箭在弦上。
记者调查发现,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平台资质良莠不齐,此类产品,费用高昂、定价随意、罚息极高等问题普遍存在。折合年化利率超过50%的比比皆是,能守住36%红线者凤毛麟角。原本是惠及百姓的金融服务,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处处是“坑”的金融陷阱。
宁波小伙一个月下载十多个现金贷App
到第三个月发现自己还不起了
宁波人小吴专科毕业后到了广西,在钦州港从事原油装卸、过驳的工作。有时候,出一趟海就是大半个月,为了打发海上无聊的时间,去年,小吴迷上了赌球。
据小吴回忆,赌球的半年内,他不仅输光了赢来的钱,还把每个月的工资全赔了进去。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吴发现了一条借钱的捷径。他在手机里下载了一家现金贷平台的App,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简单注册并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和社保信息后,5分钟不到,3000块钱就打到了他的银行卡里。
就这样,一个月内,小吴疯狂下载了十多家现金贷平台的App应用,每个平台借几千元用来赌球,或者还前面借的钱。
“当时我就觉得借钱太容易了,一心只想着翻本,根本没在意利息那么高。”小吴说,他借过钱的现金贷平台,多数按照月息5分收取利息,折合成年化利率是60%,已经属于高利贷范畴。不仅如此,有些平台还要加收5%到10%的服务费。
小吴发现,头两个月,他还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到了第三个月,他有点慌了,工资只够偿还本金,利息则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无力承受。
还不上钱的小吴被催收电话不断骚扰,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家人帮忙,连本带息偿还了近8万元。
记者成功混入现金贷QQ群
贷款年化利率高达2229%
这两天,记者成功混进一个QQ借贷群,贷款中介不间断地发布着各种现金贷信息:在借贷宝、今借到、米房、无忧借条等现金贷平台,个人凭芝麻信用分及花呗、借呗等平台的还款记录就能借到钱,资质好的额度5000元以上,资质一般的也有千元以上。
记者以贷款的名义,联系上了贷款中介小路。得知记者是白户(之前从未在任何平台贷款),想要借1万元“救急”时,小路表示没那么多,几千元可以。很快,他发来一个申请表,说是要审核贷款资质。
申请表上需要填写的信息很详细,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工作、芝麻信用分、持有信用卡数量、公积金社保、通讯录人数,还要提供花呗、借呗、借贷宝等还款和负债情况。
“先审核,通过了再发一条借款需求在借××上,我们借你7000元,7天内你要还10000元。”小路说,如果不想发借××借条,可以走今××(一个现金贷App)。
记者算了一下,借7000元,一周内还10000元,周利息为43%,折合成年化利率惊人地高达2229%,超出监管规定高利贷范畴(年利率36%)60倍有余。
在五花八门的现金贷App中,记者发现,费用高昂、定价随意、罚息极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在名叫“现金白卡”的现金贷App里,记者看到一款“有品钱包”产品,称1000元的14天借款,要提前收取利息和费用150元,到账金额850元,到期还款1000元。相当于年化利率高达459%。如果逾期的话,每天还要额外支付逾期费2.5%。等于说,不用一年,1000元的本金就会利滚利成上万元的债务。
贷款容易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填写基本信息就能借到几千块
记者在App Store里输入关键词“现金贷”,找到几十个App应用,如轻松借、现金闪贷、简单借钱、现金贷款、今借到等,它们的宣传语都非常诱人。
在App“简单借钱”里,有几个菜单栏,分别写着“有身份证就能贷”“有淘宝就能贷”“10分钟内下款”“不查征信下款更容易”。点击进入“有身份证就能贷”后,页面推荐的是“鲸鱼白卡”产品,可贷金额从700元到5000元不等,最快5分钟放款,申请材料只要身份证、上传通讯录和银行卡认证,并要求使用iPhone 6以上手机办理。
一些征信不好却急于用钱的人,会找贷款中介帮忙。
记者联系到一名网贷中介刘先生,他透露自己曾经在5个现金贷平台上借过款。他表示,可以帮记者尝试操作××贷和捷信,不过不保证成功,“××贷只要你没注册过,且在其他平台上没有逾期,基本上每个人都有4500元的额度。”他强调,最好不要自己操作,成功率更低。
刘先生还说,需要记者提供姓名、实名制手机号、身份证、QQ号、父亲或者母亲的电话、银行卡号及开户行地址,剩下的事情全部由他操作,贷款成功转到银行卡上之后,付10%的中介手续费。
当记者质疑为什么他能够通过平台审核时,刘先生说,“有些口子(平台)我们有内部推荐,或者跟他们有合作,我们是网贷公司,有推荐码,有专门的额度。个人注册的话成功率在30%左右,我们推荐成功率可以达到70%到80%。”
记者表示自己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刘先生说,没工作不要紧,可以包装。
现金贷平台面临“生死劫” 多头负债成为现金贷模式最大风险
从P2P到校园贷,从大数据行业整治到ICO叫停,我们对这一幕,已经不再陌生,这些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似乎都在运行着相同的轨迹。野蛮生长之后,往往就是行业洗牌与重塑。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此次监管叫停新增网络小贷牌照,主要目的是规范现金贷的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并非打击网络小贷,包括小贷公司。
网贷天眼CEO田维赢说,在目前的现金贷业务里,大家拼的还是获客能力,谁客户多,谁基本上就能赚钱,所以才会导致有很多同质化的平台不停地去切入现金贷平台。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也是信用贷模式中最大的风险——多头负债。
和前述小吴一样,那些收入和学历普遍偏低,或者信贷记录较差,不能通过银行借贷审核,甚至没有个人信用记录的无卡人群,他们一旦缺钱了,首先会想到向低门槛的现金贷平台寻求帮助,借新还旧,以贷养贷。
来自前海征信卅伍研究院常贷客产品的数据显示,目前现金贷共债者比例超过60%,这些共债者至少在两家现金贷平台上有借贷记录,平均借贷次数在6次左右。相比之下,共债者的贷款逾期风险是一般人的3-4倍。
较高的违约风险必然需要较高的利率去覆盖,才能带来足够高的回报。在暴利的诱惑下,各路资金争相涌入现金贷领域。市场在非理性过热的同时,已经为今后的泡沫破裂埋下了伏笔。不仅如此,现金贷平台资质的良莠不齐,也埋下了今天它被整治的祸根。据悉,现在多数现金贷平台可能都不具备放贷资质。
身份证贷款不用本人也可以贷款吗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拿到钱:
第一招:由父母或配偶帮忙贷款
如果身份证遗失,您可以请父母或配偶帮忙贷款,解决急用钱的问题。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如果父母或配偶的个人信用不好,可能会降低借款额度,还有可能无法申请到借款。
第二招:使用临时身份证借款
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也具备办理贷款的能力,但由于临时身份证造假成本低、审核难度大,为了免去繁琐的审核,承担相应风险,一些放款机构不愿为您审批放贷。
第三招:补办快速身份证
当您需要借款,而临时身份证无法满足您的要求时,可以去派出所快速办理身份证,不过快速办理身份证的价格要比补办身份证的价格高的多。
身份证贷款5分钟拿钱
身份证外借看似小事,却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法律风险。近日,北京金融法院审结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被告小洋(化名)因出借身份证帮朋友贷款买车,最终被判承担还款责任。
原告某银行与被告小洋曾签订《个人借款合同》,银行依约发放买车贷款28.6万元后,小洋却未能按约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多次催款无果,无奈之下将小洋告上法庭。
在庭审过程中,小洋喊冤称,自己出于朋友义气,将身份证借给了朋友王某。当时王某表示手头紧,想借他的身份证贷款买车,小洋没多想就答应了,出借了身份证原件,谁知王某后来却断了“供”。法庭上,小洋追悔莫及,意识到自己当初的“义气之举”,如今却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借款合同中的签名不是小洋本人所签,但其提供身份证,放任他人以自己的名义贷款购车,这一行为应视为对实际借款人的认可。小洋出借身份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对银行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车辆管理均造成不安全因素,故小洋应当对借款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实际用款人王某因不具备北京市购车资格,借用他人身份证贷款购车,以规避行业管理,并为小洋出具虚假收入证明,且实际占有使用车辆,也应对小洋的名义借款承担给付义务。法院最终判决小洋、王某给付银行剩余贷款本金21.2万余元、利息8033.14元及复利。
法官提醒市民,身份证是重要的个人身份凭证,出借身份证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在涉及金融借贷等重大事务时,务必保持谨慎,切勿因一时“义气”或疏忽而陷入法律纠纷。同时,也提醒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中,要进一步完善审查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身份证借款500,抵押身份证借款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