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压力的渐增,使得网络社交与游戏已经占领当下年轻人的空闲时间。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法分子的眼光也放在了网络上。相信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网络诈骗的案件,这些事也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话他人怎么这么傻,这样就相信了。其实不然,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是永远无法理解他人的痛苦的。
游戏cp不断诱导充值案例分享:
“老公,今天游戏新出了一个情侣道具,你送人家嘛”
小宇看着屏幕上女友小涵(化名)所发来的信息,陷入了沉默。自己与女友从相识到现在,因为她的一次次撒娇,自己往她说推荐的手游里不断充值氪金了近30万,自己多次与她表达自己的窘况,但女友还是与自己任性,并多次以自己不爱为由与自己发脾气。试想下,如果不爱怎么会答应她那么多次呢?
原来,年初时,小宇在游戏中邂逅了小涵,对方出于对小宇游戏操作的崇拜,与小宇绑定了cp关系。并在短短几天内就确定了网恋关系。可之后小涵与自己发来一个游戏下载链接后便开始不断诱导自己充值了。小到时装道具,大到游戏冲榜排名,花费越来越多。而且每次自己不想充值,觉得没必要买的道具,女友便会跟自己发脾气,以不爱了,分手等理由威胁自己。可一次次的妥协换来的总是变本加厉!
案件处理结果:
小宇回忆所有往事,总觉得有所不对,在通过法律网站咨询到我司后,才确认了自己遭遇游戏托的事实。当即便委托我方代为处理此案,我方在当事人小宇的配合下,成功在3天后帮助当事人与游戏运营商达成和解,游戏公司退还了当事人小宇90%的充值损失!
结语:
游戏托骗局无非是以交友方式诱导玩家去对方指定的游戏中充值消费,但因为游戏充值国家现行法律监管不全的原因,难以界定,导致受害者难以维护权益,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但如果证据齐全,确认诱导事实,游戏公司也还在的话,通过法律援助还是能够追回损失的。
遭遇类似游戏托诱导氪金骗局,只有达成以下条件,是有很大希望处理的:
1、与游戏托的聊天记录(含诱导事实的);
2、游戏名字及运营商公司名字;
3、充值消费记录(确认钱去哪了);
4、游戏公司还在正常运营。
维权是具有时效性的,发现自己被骗后不要慌乱,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