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审查与留置区别,免于刑事处罚还留置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史雯

一、纪律审查与留置区别

纪律审查是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对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进行的审查。它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党的纪律,查处党内违纪行为,侧重于从党纪党规的角度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审查、判定和处理,主要依据党内纪律规定开展工作。

留置是一种监察措施。与纪律审查存在多方面区别:

1. 适用主体方面,留置是监察机关采取的措施,纪律审查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进行。

2. 适用依据方面,留置依据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纪律审查依据党内纪律规定。

3. 适用情形上,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等情形;纪律审查针对党员违反党的纪律的各类行为,范围更广且多与党内规定相关。

4. 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留置更多是为调查涉嫌职务违法犯罪收集证据等,纪律审查是为维护党内纪律纯洁性。

二、免于刑事处罚还留置吗

免予刑事处罚是法院作出的判决结果,而留置是监察机关针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监察对象所采取的调查措施。

如果已经确定免予刑事处罚,通常意味着案件已经经过司法程序有了最终判定,这种情况下不会再进行留置。因为留置是在调查阶段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为了查明违法犯罪事实等情况。一旦进入刑事诉讼并得出免予刑事处罚的结果,表明案件的处理已经到了后续的判定阶段,不再处于调查阶段,所以不存在留置的情形。

不过如果在最初是由监察机关进行调查,而后移交司法机关,在司法机关作出免予刑事处罚之前,监察机关根据其掌握的情况,在符合留置条件下是可以进行留置的。

三、留置多久才结案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留置的期限与结案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对应关系。

一般而言,留置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然而,留置结束后案件的结案时间还取决于诸多因素。例如案件的复杂程度,如果案件涉及众多人员、大量证据需要梳理分析,那后续的调查、审查起诉、审判等流程就会花费较长时间;还有司法程序的推进速度,包括证据的认定、法律适用的争议等情况都会影响最终结案的时间。总之,不能单纯依据留置期限确定结案时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纪律审查与留置区别是什么

纪律审查与留置区别是什么

被纪律审查监察后采取留置措施是什么意思

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

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和留置区别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有什么区别

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一样吗

纪律审查与留置区别在哪

纪检留置程序

留置和审查的区别

免于刑事处罚是否可以保留公职

免于刑事处罚留案底吗

免予刑事处罚保留公职吗

免于刑事处罚能保留警察身份吗

免于刑事处罚还要追究治安处罚吗?

免于刑事处分是否保留工作

免予刑事处罚案底能留多长

免于刑事处罚会有记录吗

免于刑事处罚会入档案吗

免于刑事处罚能否保留公职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多久才结案,留置一般多久结案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