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拆迁如何打官司
大家好,由投稿人卞一来为大家解答拆迁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拆迁如何打官司这个热门资讯。拆迁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拆迁如何打官司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遇到拆迁怎么维护权益
房屋拆迁的形式是非常复杂的,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有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还有以拆违促拆迁等,且征收方都是十分有经验的,而普通百姓分不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和注意事项,因此,很容易导致被征收人无法获取合理的补偿。
今天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郭丹丹律师来给大家分享房屋拆迁维权方式以及注意事项,供广大被征收人学习和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1、听证。在拟订补偿安置方案公开发布并征求意见时,我们可以申请听证,提出维权意见。
2、评估报告复核和鉴定。在收到评估报表后,如果当事人对评估结果不满意的,可以申请10日内向房地产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3、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4、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拆迁中的时间节点。比如公告发布日期、拆迁日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等等,被征收人一定要关注拆迁公告上的日期节点,以免超过时效,导致维权受阻。
2、被征收人自身权利义务。被征收人在征地拆迁中要注意的是需要被征收人履行的义务以及可以享受的权利,特别是权利部分,被征收人只有了解自己的权利才能使用自己的权利,才能在征地拆迁中享受更多法律赋予你的利益。
3、征收补偿的多少。这个是被征收人最为关注的一点,因为拆迁补偿方案直接关系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如果补偿标准过低,无法满足被征收人的正常生活需求,那么被征收人应该及时维权,防止房屋受损,或产生无法弥补的事情影响后续生活。
4、是否在拆迁区域。征地是根据需求进行征地,一般情况下都是整块征收,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有时候被征收人的房子并没有全部划入征收区域,那么这个时候被征收人应该注意核对,如果被征房屋拆迁后会影响其他未被征收房屋,你比如说被征房屋拆掉后会导致其他房屋成为危房等,那么被征收人可以向拆迁部门及时反映,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一般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都会整块征收,但是如果真的遇上还是应该积极应对。
5、是否按照法定流程。征地拆迁属于行政行为,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实施征收或征用,并按照房屋的用途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为了不损害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收人的生活水平,对于征收行为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每一步行政行为都有法律约束,所以被征收人应该注意征地拆迁的法定流程。
拆迁纠纷如何解决
↓↓↓
万典经典案例参考:
未达成协议就下发《催告》强拆?万典律师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导 读
征收拆迁过程中,征收方经常在催告程序上违法,有的是不履行催告程序便直接强拆,有的是催告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因此,催告程序成为征收方最容易遗漏或最容易违法的关键节点,程序违法往往会导致行政行为违法,所以,增加对催告程序的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程序违法的,被征收拆迁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请求,申请国家赔偿等方式进行维权。那么,关于催告程序如何判断其是否合法?未经催告就强拆的如何救济?
01:强拆前履行催告程序的必要性!
根据《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先催告当事人自己履行义务,执行强拆程序时,行政机关可能会采取强制、暴力手段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行为可能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不稳定因素,所以,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必须要求行政机关谨慎履行催告程序!
02:以通知代替催告合法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34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第35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第37条第1款规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根据前述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强制行为之前应当制作行政决定,当事人在行政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应当进行书面催告,经催告后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03:强拆催告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必须书面形式作出。书面的催告书是征收方证明其强拆行为合法的重要依据,征收方以书面形式作出催告行为,留底保存。实践中,征收方仅派工作人员到现场或通过电话通知等方式告知被征收拆迁人的,被征收人可以有权拒绝!
2、必须载明法定事项。书面催告书必须载明以下事项:履行义务的期限;履行义务的方式;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由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提醒注意,实践中,被征收拆迁人往往处于被动的一方,法律必须保证被征收人有权陈述事实并进行申辩,否则,该催告书可能会被认定违法行政行为。
04:强拆中关于拆违条件有哪些?
拆迁中,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拆除,注意,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6个月,有关部门拆除违建也要在6个月期限后实施。
05:结语
律师建议广大被征收拆迁人注意:强拆程序复杂繁琐,任何一个环节不符合法定要件,都可能导致整个行为违法,需要对拆迁程序的每个细节都有精准把握,当然,催告程序不合法也很可能直接导致强拆违法,被征收拆迁人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维权。必要时可以咨询或委托专业拆迁律师寻求帮助,被征收拆迁人一定要明确维权的目的,维权方式只是辅助手段,确认强拆违法是维权的基础,获得赔偿才是最终目的!
拆迁问题应该上哪投诉
实践中,有的征收方为谋取自身利益,并不会考虑到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借助被征收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薄弱的缺点,肆意的进行侵犯与压榨。对于被征收人来说,无法去遏制征收方产生违法的念头,制止征收方作出违法的行为,那么自己就要主动地去寻找出路,而法律是保障每个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的。
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今天就跟大家谈谈从“签订补偿协议”到“非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应该持有的应对做法。
1、补偿上存在重大争议,坚决不能签字,也不要消极维权。
实践中,被征收人对于征地拆迁的维权应对,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围绕“补偿协议的签订”这一环节进行。此时的这个“签字”绝对能算是被拆迁人自己一生的重大分水岭,因此该不该签,签该注意些什么,不签又会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被拆迁人经常会思考到的问题。
在签字的问题上,由于安置补偿协议是属于行政协议,它兼具行政性与合同性双重属性,根据《合同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被征收人有权与征收方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但签订后,没有法定的可撤销或者可导致无效的情形,不得随意反悔。因此说,如果补偿标准上存在争议,那么被征收人就不要签字。签了字的情况下,即便其前提是拆迁程序违法,被征收人也难以再实现维权,更别说是“自愿”签字了。
拒签协议之后,被征收人也不要消极拖延,单纯的耗时间极有可能等来司法强拆或违法强拆,这时再维权就会陷入被动,大家要避免“不签字干耗着”和“被强拆了才找律师维权”这两大误区。
2、拆迁过程中房屋被认定成“违建”,及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一些被征收人由于没有取得相应的规划许可证书、房屋权属证书,在征地拆迁中,一旦征收双方无法就补偿问题达成,被征收人可能就会收到相关部门下达的《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等。这种做法其实是“以拆违促拆迁”,这是不合法的。
缺少证件或手续不齐全等的房屋,联系历史事实、法律适用等因素,并不说明它们就一定是违建。而房屋是否属于违建,也并非由征收方说了算,而是根据法律规定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因此,如果拆迁中被认定为“违建”,收到了有关部门作出的书面通知,大家一定不要轻易放弃维权,被征收人有权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切勿任由强拆的到来,更不要自认理亏自行拆除。如果房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违建,那就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撤销之前的决定,而即便房屋真的涉嫌违建,法律程序的提起也能够为提高补偿而争取更多的谈判时间,扭转不利局面。
3、遭遇断水断电等逼拆不可轻易妥协,维权要有证据意识。
被征收人不同意征收方给出的补偿方案,拒不签字的,又或者是商铺、门面等经营性用房,很有可能会遭遇征收方断水断电或其他非法方式的逼迁。
被征收人要知道任何非法方式逼迫搬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国务院令第590号等27条对于“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的行为明确提出了禁止。对于这种情况,一味忍让只会让对方更为嚣张,因此遭遇断水断电等逼拆绝不可轻易妥协。
建议一旦遭遇断水断电等非法方式迫使搬迁及签字的,应到主管部门检举。同时,被拆迁人应该要用证据意识,要有对重要电话进行录音的习惯,比如在找供电供水的民政公司电话报修时录音;保存好物业服务合同,供水、供电合同,水电交费记录等书证;对断水断电等逼迫行为进行摄影摄像等等,收集各种有利于维权的证据。在保存好证据的同时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往往能对违法拆迁起到显著的效果。
4、房屋被非法强拆前、后,被拆迁人应该怎么做?
一旦遭遇非法强拆,对方都已经敢明目张胆的违法强拆了,此时再想和他们谈判解决问题,其实是不太可能的。损害已经造成了,维权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据现行法律,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的方式主张自身的权利。
非法强拆很可能出现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因此在谈判无果或拒签协议之后,被征收人就该意识到违法强拆会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做好一些应对工作,比如家中不离人以免遭偷拆,转移家中的贵重物品、重要证据等,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摄像头,为取证做准备。
而一旦遭遇了暴力违法强拆,在发生的当时,被征收人应该力所能及地做好三件事:一是第一时间报警,多次报警,防止权益遭到进一步的侵害。二是理性应对不蛮干,谨记人身安全第一位。暴力与极端的做法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还可能使自己触碰法律底线,给征收方留下把柄,进而陷入更被动的维权困境,而只有保全自己,才有可能开展后期真正的维权行动。三是注意对强拆现场的取证,这是很重要的,被征收人应该尽可能地摄影摄像。如果担心手机被抢,可以请邻居、亲友帮忙,多人多角度保留证据。
取证过程最好要有重点、有内容,不能随意无逻辑,要抓取现场组织、指挥的关键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员。
而在强拆之后,被征收人需及时咨询专业征地拆迁律师,及时启动法律程序,进而确认强拆违法并且申请国家赔偿。须知,非法强拆之下的维权并不难,因为有充分的法律规定来证明对方行为的违法性,暴力违法强拆是再明显不过的违法行为,被征收人的主张必然得到支持。但是被征收人需要注意法律时效,需要在强拆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程序,到期后法院将不再受理这个案件。
拆迁如何处理
↓↓↓
万典经典案例参考:
未达成协议就下发《催告》强拆?万典律师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导 读
征收拆迁过程中,征收方经常在催告程序上违法,有的是不履行催告程序便直接强拆,有的是催告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因此,催告程序成为征收方最容易遗漏或最容易违法的关键节点,程序违法往往会导致行政行为违法,所以,增加对催告程序的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程序违法的,被征收拆迁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请求,申请国家赔偿等方式进行维权。那么,关于催告程序如何判断其是否合法?未经催告就强拆的如何救济?
01:强拆前履行催告程序的必要性!
根据《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先催告当事人自己履行义务,执行强拆程序时,行政机关可能会采取强制、暴力手段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行为可能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不稳定因素,所以,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必须要求行政机关谨慎履行催告程序!
02:以通知代替催告合法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34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第35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第37条第1款规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根据前述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强制行为之前应当制作行政决定,当事人在行政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应当进行书面催告,经催告后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03:强拆催告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必须书面形式作出。书面的催告书是征收方证明其强拆行为合法的重要依据,征收方以书面形式作出催告行为,留底保存。实践中,征收方仅派工作人员到现场或通过电话通知等方式告知被征收拆迁人的,被征收人可以有权拒绝!
2、必须载明法定事项。书面催告书必须载明以下事项:履行义务的期限;履行义务的方式;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由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提醒注意,实践中,被征收拆迁人往往处于被动的一方,法律必须保证被征收人有权陈述事实并进行申辩,否则,该催告书可能会被认定违法行政行为。
04:强拆中关于拆违条件有哪些?
拆迁中,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拆除,注意,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6个月,有关部门拆除违建也要在6个月期限后实施。
05:结语
律师建议广大被征收拆迁人注意:强拆程序复杂繁琐,任何一个环节不符合法定要件,都可能导致整个行为违法,需要对拆迁程序的每个细节都有精准把握,当然,催告程序不合法也很可能直接导致强拆违法,被征收拆迁人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维权。必要时可以咨询或委托专业拆迁律师寻求帮助,被征收拆迁人一定要明确维权的目的,维权方式只是辅助手段,确认强拆违法是维权的基础,获得赔偿才是最终目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拆迁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拆迁如何打官司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