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审查与留置区别
立案审查与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一)性质方面
1. 立案审查是一种调查程序的启动环节,主要是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后,确定是否有足够的依据来对案件进行正式立案调查,重点在于对线索的审查判断。
2. 留置属于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它是在已经立案并且经过一定调查,认为被调查对象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时,为了便于进一步深入调查而采取的措施。
(二)适用对象
1. 立案审查的对象是存在涉嫌违纪或者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的公职人员或者有关人员。
2. 留置主要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并且需要符合法定的情形才能适用。
(三)目的不同
1. 立案审查目的是判断是否需要进入正式的调查程序,以查明是否存在违纪违法事实。
2. 留置目的是为了保障调查的顺利进行,防止被调查对象干扰调查、毁灭证据、逃跑等情况的发生。
二、看守所和留置区别
看守所和留置存在多方面区别:
1. 性质方面
-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主要是针对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逮捕或刑事拘留)的人员。
-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所采取的一种调查措施,是监察法规定的独特制度。
2. 适用对象方面
- 看守所适用于普通刑事犯罪的嫌疑人,如盗窃、抢劫等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
- 留置适用于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人员,往往涉及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的违法犯罪行为,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的公职人员。
3. 监管目的方面
- 看守所主要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等。
- 留置的目的在于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人员进行调查,以便查明事实,收集证据等监察相关工作。
三、如何办理更多留置案件
留置案件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要办理更多留置案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线索挖掘
1. 拓宽线索来源渠道。监察机关应重视群众举报,通过完善举报制度,如建立多种举报方式(电话、网络、信件等)方便群众提供线索。同时,加强与其他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如与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及时获取可能涉及职务违法犯罪的相关信息。
2. 提高线索分析能力。组建专业的线索分析团队,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估,筛选出有价值、可查性强的线索用于开展留置案件调查。
(二)证据收集与固定
1. 严格依法收集证据。监察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在调查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收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类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2.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借助大数据、电子取证等技术手段,提高证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留置案件的办理提供坚实的证据基础。
(三)人员能力建设
1. 加强监察人员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调查技巧、证据收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监察人员办理留置案件的专业能力。
2.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金融、工程建设等,聘请相关专家提供咨询意见,辅助办理留置案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立案和留置的区别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留置和立案有先后顺序吗
●立案到留置一般多长时间
●立案和留置
●留置和立案
●留置与立案的区别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留置与立案的关系
●立案留置一般几天
●看守所和留置区别在哪
●看守所和留置区别是什么
●看守所和留置区别大吗
●看守所和留置场所哪个条件好些
●留置和看守所哪个更苦
●看守所留置是什么意思
●留置 看守所
●看守所留置专区是干什么的
●看守所留置工作内容
●看守留置人员是干什么的
来源:头条-如何办理更多留置案件,如何办理留置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