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立案标准,侵犯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大家好,由投稿人彭小来为大家解答侵犯知识产权立案标准,侵犯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是多少这个热门资讯。侵犯知识产权立案标准,侵犯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是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侵犯知识产权罪
当前,知识产权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情况,并公布了14件典型案例。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究竟有哪些危害?当前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不断增多的网络侵权盗版犯罪该如何破解?最高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进行了详解。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去年批捕3306件5627人
最高检数据统计,2018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06件5627人,同比均上升31.7%;提起公诉4458件8325人,同比分别上升21.3%和22.3%。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副厅长刘太宗在发布会上说,此类犯罪侵权人通过仿冒、盗版、窃取等手段,减省了研发成本、规避了培育市场、建立商誉的漫长周期,以低成本产品挤占市场份额,攫取高额利润,对守法企业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带来巨大冲击。而且违法犯罪行为一旦蔓延,或者对此类违法犯罪处置不当,会导致不法分子纷纷效仿,假冒、抄袭、复制等行为充斥市场,整个社会都将逐渐失去创新活力,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能力。
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批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加大惩治力度。仅去年就批捕侵犯商标权犯罪3100件5266人,起诉4136件7741人;批捕侵犯著作权犯罪107件174人,起诉145件304人;批捕侵犯商业秘密罪28件53人,起诉27件56人;批捕数罪或他罪中含侵犯知识产权行为70件133人,提起公诉147件220人。
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四个特点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激发民族创新动力的需要,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表示。
郑新俭介绍,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互联网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数量快速增长,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销售渠道由原来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互联网销售等新型渠道发展,侵权作品也多以网络方式传播。
二是案件呈现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分离、上下线延长、受害人分布广及数额认定复杂等特点,查办难度增大。
三是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90%以上,涉及烟酒、食品、服帽、化妆品、数码产品等多个领域。其中,高档烟酒、服饰等由于利润高、门槛低,成为制假售假者的首选。
四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工日趋细化,隐蔽性越来越强。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手段蒙蔽经销商和消费者,如利用假许可文件、假包装、假批号、假海关证明等蒙骗经营者和消费者,侵权产品极具迷惑性,难以辨别。
网络侵权盗版犯罪不断增多
近几年来,互联网文学、音乐、影视、游戏、动漫、软件等领域网络侵权盗版犯罪不断增多。此类犯罪具有隐蔽性、跨地域性等特征,有的甚至将服务器设在境外,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也不易被确认,原始证据容易灭失,犯罪行为不断花样翻新,带来一系列法律适用难题。
刘太宗表示,针对上述难点,检察机关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网络文学、音乐、影视、游戏、软件等保护力度。
刘太宗介绍,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检察机关主动提前介入侦查,拓宽侦查思路,引导侦查机关追根溯源,更好地运用技术手段全面搜集和固定证据,并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促进规范侦查行为,提升办案质效。
据了解,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办案队伍专业化建设,组建知识产权专门办案队伍,培养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精准高效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并加强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完善线索通报、证据移交、技术共享、案件协调等协作机制,让藏匿在网络背后的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
侵犯知识产权赔偿标准
简介: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究竟有哪些危害?当前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不断增多的网络侵权盗版犯罪该如何破解?最高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进行了详解。
当前,知识产权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情况,并公布了14件典型案例。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究竟有哪些危害?当前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不断增多的网络侵权盗版犯罪该如何破解?最高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进行了详解。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去年批捕3306件5627人
最高检数据统计,2018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06件5627人,同比均上升31.7%;提起公诉4458件8325人,同比分别上升21.3%和22.3%。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副厅长刘太宗在发布会上说,此类犯罪侵权人通过仿冒、盗版、窃取等手段,减省了研发成本、规避了培育市场、建立商誉的漫长周期,以低成本产品挤占市场份额,攫取高额利润,对守法企业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带来巨大冲击。而且违法犯罪行为一旦蔓延,或者对此类违法犯罪处置不当,会导致不法分子纷纷效仿,假冒、抄袭、复制等行为充斥市场,整个社会都将逐渐失去创新活力,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能力。
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批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加大惩治力度。仅去年就批捕侵犯商标权犯罪3100件5266人,起诉4136件7741人;批捕侵犯著作权犯罪107件174人,起诉145件304人;批捕侵犯商业秘密罪28件53人,起诉27件56人;批捕数罪或他罪中含侵犯知识产权行为70件133人,提起公诉147件220人。
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四个特点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激发民族创新动力的需要,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表示。
郑新俭介绍,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互联网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数量快速增长,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销售渠道由原来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互联网销售等新型渠道发展,侵权作品也多以网络方式传播。
二是案件呈现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分离、上下线延长、受害人分布广及数额认定复杂等特点,查办难度增大。
三是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90%以上,涉及烟酒、食品、服帽、化妆品、数码产品等多个领域。其中,高档烟酒、服饰等由于利润高、门槛低,成为制假售假者的首选。
四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工日趋细化,隐蔽性越来越强。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手段蒙蔽经销商和消费者,如利用假许可文件、假包装、假批号、假海关证明等蒙骗经营者和消费者,侵权产品极具迷惑性,难以辨别。
网络侵权盗版犯罪不断增多
近几年来,互联网文学、音乐、影视、游戏、动漫、软件等领域网络侵权盗版犯罪不断增多。此类犯罪具有隐蔽性、跨地域性等特征,有的甚至将服务器设在境外,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也不易被确认,原始证据容易灭失,犯罪行为不断花样翻新,带来一系列法律适用难题。
刘太宗表示,针对上述难点,检察机关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网络文学、音乐、影视、游戏、软件等保护力度。
刘太宗介绍,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检察机关主动提前介入侦查,拓宽侦查思路,引导侦查机关追根溯源,更好地运用技术手段全面搜集和固定证据,并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促进规范侦查行为,提升办案质效。
据了解,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办案队伍专业化建设,组建知识产权专门办案队伍,培养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精准高效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并加强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完善线索通报、证据移交、技术共享、案件协调等协作机制,让藏匿在网络背后的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来源:新华社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有哪些
【这些“小动作”可能在侵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那些事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一审判决在4月26日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集中宣传活动中,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法院推出知产保护系列典型案例,发布“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 不正当竞争侵权法院一审判决书。法院判决“茶颜观色” 方面败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小动作”可能在侵犯知识产权
来源: 中国警方在线
侵犯知识产权是民事还是刑事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盗版、假冒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仍时有发生。案件频发的原因背后,除了盗版、假冒、侵权产品相较正品价格便宜,从而对普通消费者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之外,广大消费者没有认识到盗版、假冒、侵权产品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深远影响以及对消费者现实直接的危害是另一大重要原因。鉴此,剖析知识产权侵权对消费者现实直接的危害,让广大消费者主动抵制盗版、假冒、侵权产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整体意识,应成为我国在立法、司法、执法之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另一重要举措。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含图书等普通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和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会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侵犯专利和商业秘密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
技术的研发、创新是产品质量、性能、消费者体验感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消费者对于尖端、先进产品的追求永不止步,企业只有不断淘汰老产品、开发新产品,才能保持持续的生命和活力。而产品创新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对尖端、先进技术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在当今社会竞争中,技术的研发、创新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并有一定的周期性,企业需要冒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我国,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专利制度和商业秘密制度等进行保护。我们目前享受到的便捷的手机通讯、身临其境的影音、VR系统以及高速的数据传输等等就是通过重重的专利进行严密的保护,而我们享受到的绝佳口味的可口可乐则是通过商业秘密的方式对其配方进行严格的守护。专利制度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不仅保护了差异化竞争,而且让付出研发成本的专利权人和商业秘密专有权人获得了高额利润反馈和回报,这不仅让他们有了持续研发创新的动力,而且亦有了实际的利润资金的支持。
广大消费者在企业的持续的研发投入中享受到了高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发达便捷的通讯、高速上网、智慧交通与教学、感官极大满足的视听觉盛宴等等。不法厂商通过侵犯专利和技术秘密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虽然短期内消费者可能获得低价好处,但长期以往此举将使原创企业的投入得不到有效回报,从而将严重打击原创企业的研发的信心、挫败研发的动力。没有了研发和创新,消费者将不能继续享受更好创意、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产品。
侵犯商标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
商标是消费者区分不同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标记,也是广大消费者甄选产品、挑选服务的重要依据,消费者通常根据商标来区分商品或者服务并做出购买决定。中国《商标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第七条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据此可知,商标具有基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功能。商标代表着商标使用人一贯稳定的质量水准和品质保证。质量好、美誉度高的商品和服务会使其商标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誉佳的商标又会使该商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故此,对商标使用人尤其是对相应的商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而言,就必须不断提高、改进其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准,以维护其商标的信誉并吸引消费者购买自己的商品和服务。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而商标附着于特定的商品和服务之上,其上所负载的商誉既是对产品、服务质量的宣示和保证,又是消费者挑选商品、甄选服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商标侵权行为不仅会侵犯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使得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货不对板、表里不一,从而侵犯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保障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商标商品、享受表里如一的服务品质,既是经营者的切身需求,又是广大消费者的内在的需要。
侵犯版权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阅读品质要求的提高,正版图书在出版时不仅要考虑知识内容编排的合理性,纸张品质同时也会纳入到出版考虑范围之内。然而,许多盗版图书的纸张粗制滥造不说,油墨的印刷也会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另外,据了解,在好多色彩鲜艳的盗版图画书里面,不合格的纸张、油墨、胶水里都可能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再有,盗版书籍里面文字错误频多,影响消费者的知识吸收。因此,盗版图书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对消费者权益的具体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盗版软件留有破解后门,容易被植入广告或遭遇黑客入侵,从而造成运行缓慢、莫名死机等等。盗版软件没有售后维护和后续更新,性能不稳、功能不完整,从而导致电脑、网站崩溃,打不开,甚致数据丢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2、自2001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软件版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犯软件知识产权的行为。盗版侵权除了可能面临软件著作权人的诉讼索赔外,更有悖于我国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推进软件正版化的大局,侵权人可能遭到版权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甚致带来刑事追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合规风险。
综上所述,保护知识产权本质上就是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除了采用法律强制措施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盗版行为外,还应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产权、购买正版正品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消费者养成以购买盗版为耻,以购买正版为荣的良好风尚。而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更应关注如何调整商业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让广大消费者对正品正货买的放心,买的实惠。
作者:孙大勇,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合伙人,擅长处理疑难复杂、分歧较大案件,曾数次成功代理撤销、改判专利执法机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乃至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孙律师曾为德国西门子、富士康公司、中兴、海尔、金门高粱酒厂及大疆创新、OPPO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大成律师事务所简介: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大成(Dentons)将7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遇与挑战紧密联系在一起。Nextlaw、“创新战略咨询”等品牌的大成法律及商业解决方案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领域,得益于大成系统内部深厚根基以及屡获殊荣的优势。依托全球多中心的经营模式、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包容性与多样性并存的组织文化、连同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资源储备,大成勇于迎接挑战,在万千动向中致力于提升客户的利益与价值。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侵犯知识产权立案标准,侵犯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是多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