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8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怎么申请,工资发了个人所得税上没显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褚伊彤

工资8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怎么申请,工资发了个人所得税上没显示

大家好,由投稿人褚伊彤来为大家解答工资8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怎么申请,工资发了个人所得税上没显示这个热门资讯。工资8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怎么申请,工资发了个人所得税上没显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资7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下,自己的税前所得与税后所得的转换计算方法。因为我们很多人一生中,都需要每年同税局打一次交道,最少都要做自己的税务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所以学习一些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要明白哪些项目属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不需要缴税的,那么可以将这些项目多发生一些,让自己的个税可以少缴一点。

每月的工资中,其实最常见的就是社保等五险一金,那是在缴纳个税前的可扣除项目。如果还有企业和职业年金,那都是单位统一进行办理的与税前所得,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仅仅只需要计算五险一金的费用,基本上就能得出自己的个税缴纳额。

其实在个人的税前工资中,个人承担的主要是三险一金,因为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仅仅是单位缴纳,个人不需要缴纳。那么个人负担部分,以上海为例,养老保险负担8%;医疗保险负担2%;失业保险负担1%;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7%。如果单位福利好还有补充公积金,那么其中个人还可以加上5%。

这样算下来,假如税前工资8000元,那么最高五险一金个人负担部分总计,可以达到税前工资的23%,也就是1840元。那么之后只剩下应缴税工资6160元,因为有着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最后应该计算个税的剩余基数只剩下了1160元,对应的肯定是最低的个税税率3%,也就是说缴纳个税金额为34.8元。当然,单位如果没有补充公积金,那么剩余的缴税基数就会多一些,达到1560元,需要缴纳个税达到46.8元。

但是每月虽然缴纳了这么多税收,但是假如在年度内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仅仅只有工资性收入。那么到了第2年4到6月份汇算清缴时,肯定又能退税回来。我们原来有着7大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可以让劳动者在第2年申请个税的返还。这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支出。

那么在2022年又增加了一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那就是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每年账户内存入上限1.2万元,对应的个税也是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那么有着这八大项专项个税扣除项目,那么区区的每月个税肯定都能退回返还。

之前德先生做过测算,如果每月只有工资性收入,那么缴纳好五险一金和补充公积金,然后在年度做好专项扣除的退税申请,基本上别说税前工资8000了,即使是达到1万元,虽然每月都需要缴纳个税,但是最终经过第二年的个税汇算清缴,那么也会退税回来,总体而言,那不需要缴纳任何的个税。#11月财经新势力#

工资8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房贷和赡养老人

个税的起征点按月是5000元,按年是6万元,月工资8000元高于个税起征点5000元,似乎应该缴纳个税,但实际上,月工资8000元无需缴纳个税,因为其应纳税所得额不大于零。

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一般是指应发工资,即扣缴五险两金和个税前的全额工资。而个税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个税的税率是累进制,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6,000元以下的税率是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到144,000元之间的,税率是10%,其他税率见下表。


如果月工资是8000元,比个税起征点5000元要高,每月超出3000元,每年就超出36,000元。那么按照3%的税率,每月应缴纳个税3000元×3%=90元,全年应缴纳个税90元×12=1080元。这样计算对吗?实际上,这样计算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其中用于计算税率的,是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应发工资与个税起征点的差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呢?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全年工资扣除个税起征点、个人应缴纳的各项保险、公积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专项附加扣除等之后所剩余应缴纳个税的部分。


也就是说,如果月应发工资是8000元,按规定至少应该缴纳五险一金,即个人至少要缴纳8%的养老保险,2%的医疗保险,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需缴纳4%的职业年金,一些企业也要缴纳企业年金。这样至少要扣除月工资的10%,也就是800元,不应计算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中。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标准是5%~12%,按最低的5%计算,也应扣缴400元。

另外,还有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养老人和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项。其中,如果有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那么每个子女每月最高可以扣除1000元;如果有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那么每月最高可以扣除1000元;如果有赡养老人,是独生子女的,每月最高可以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的,则每月最高可以扣除1000元;有三岁以下婴幼儿的,每个婴幼儿每月最高可以扣除1000元;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等,也可以按照相关标准扣除一部分。


大多数人员,在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几项当中至少有两项,也就是说,每月至少应扣除2000元以上。综合来看,月应发工资8000元,个人应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专项附加扣除,至少3200元,再扣除个税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则为0,因此一般不需要缴纳个税。


综上所述,每月应发工资8000元,虽然工资额大于个税起征点,超出部分每月有3000元,似乎每月要缴纳个税90元,但实际上,计算个税要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扣除个税起征点之外,还要扣除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附加扣除等,扣除后,实际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0,所以无需缴纳个税。事实上,大多数应发工资在1万元以下的人员,基本上都不需要缴纳个税。

月工资21000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2019年我们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计征办法,这一计征办法跟以前的方式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起征点的变化。

新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9年1月1日实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3500元提升至5000元。个人起征点的变化,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就实施了。

很多专家和个人觉得起征点有3500元上调至5000元有点低了。为此国家推出了因人而异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

个人所得税原先有专项扣除,主要指的是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根据国家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额外提出了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房租支出、贷款利息支出和赡养老人支出等六大新增内容,以减轻特定群体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其中只有大病医疗是据实扣除以外,其余五项都是定额扣除。

(1)大病医疗指的是纳税人本人和配偶以及子女发生的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个人承担超过1.5万元的部分,最高8万元。

(2)子女教育按照一个子女1000元每月的标准定额扣除。

(3)继续教育按照学历学位教育4800元一年,职业资格教育3600元一年的标准定额扣除。特别考虑了中国式的教育特色,子女可以选择父母定额扣除。

(4)房租支出,根据不同城市分为三个档次,可以进行房租支出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城市工作生活的无房户,租房可以按照1500元档次扣除。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可以按照1100元档次扣除,其余地方只能扣除800元。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就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公布以后,一开始是需要填房主信息的。可是,后来由于一些房主担心会被征税,出现了抵制,因此个人所得税申报软件升级后,不但需要强制填写房主信息了。

但是根据今年来政策的完善,不少地区对个人出租住房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出台了新的政策。比如河北省对于个人出租住房无法提供有效凭证的,按照5%~10%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很多人大吃一惊,以为要按照5%~10%的税率去征税。实际上个人出租住房,按照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已,也就是说实际税率只有0.5%~1%。如此计算,1000元的房租收入只需要交纳5~10元的个人所得税。但是,1000元的免税额至少能够减免30~450元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如果以后推动填写房主信息的话,房东担忧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5)贷款利息支出,是以家庭为单位发生的首套房房贷,定额扣除每月1000元,最长不超过240个月。认定是否为首套房,主要看你能否享受首套房的贷款利率。

(6)赡养老人支出,重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照顾了独生子女。只要赡养的老人超过60岁,就可以享受。独生子女可扣除额度为2000元每月,非独生子女最高1000元,但是所有子女享受待遇之和不得超过2000元。

这里边也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只可以通过赡养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均已经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不包括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也引起了一点争议。不过,婚姻关系是不固定的,也没有办法,近年来离婚率是越来越高了。

实施专项附加扣除以后,其实一些人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能达到8000元甚至1万元,确实起征点大幅提升了。

征收方式变化

征收方式有两大改变,一是实施居民个人综合收入所得征税,二是按年综合征收。

(一)居民个人综合收入所得。

2019年的新个人所得税,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费收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综合为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合并到一起计算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可以减除20%的费用,剩余的余额才为收入额。稿酬所得收入额,减按70%计算。

这种方式,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有分散收入人员的负担。尤其是劳务报酬所得,过去800元以上就要按20%的税率征税。

(二)按年综合征收

2019年新个人所得税法的重大特点就是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按月分次收入计算的简单模式,极大方便了收入不稳定的人群。

不过为了保持过去税收政策的问题,我们还是要按照原先的税收模式进行预扣预缴,第二年3月1日至6月30日可以申请办理汇算清缴。对于预扣预缴没有问题的纳税人,压根儿就不需要再办理汇算清缴了。

新的纳税模式,预扣预缴的纳税额是累计计算的。比如每个月固定收入8000元,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第1个月应预扣预缴的纳税额是3000元,第2个月是累积到了6000元。不过,36,000元以内都是按照3%的税率计算,所以第1个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只有90元。

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在当月预扣预缴纳税额中进行扣除的。比如享受独生子女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扣完之后,每个月的预扣预缴应纳税额只有1000元,也就只需要预扣预缴所得税30元而已。第2年如果没有意见,就不需要办理汇算清缴了。

综上所述,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模式虽然复杂,但是要比原先的模式人性化的多,更受广大纳税人的欢迎。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至少有一亿中低收入人员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这对所有个纳税人都是一个好政策。

一万以上的工资扣多少税

工资2万该交多少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20种算法,看完直接告诉你到手多少钱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实施。

你知道你每个月发工资要交多少税吗?如果你中了100万彩票你知道要交多少税吗?你知道五险一金要交税吗?个人所得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税种,所有人都离不开,明白要交多少税,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有多少钱。

2021年新个税税率表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是年度总额减去6万再计算哦,看清注!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但你知道吗?个人所得税可不止包含工资哦?一起来看吧!

个人所得税的20种算法(一)居民工资薪金所得

(二)居民个人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

(三)居民个人劳务所得

(四)居民个人稿酬所得、居民个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非居民纳税人工资薪金所得

(六)非居民人员数月奖金、个人股权激励、个人劳务报酬所得

(七)非居民个人稿酬、个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八)接触劳务合同一次性补偿金

(九)个人股权激励收入、年金领取、提前退休一次性补贴

(十)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十一)偶然所得、限售股转让所得

(十二)会计资料整理

以上就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个人所得税的20种算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技能界扛把子欢迎关注,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会计知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工资8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怎么申请,工资发了个人所得税上没显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