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收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对
关于房屋征收协议的性质,应当被定位为行政合同。然而,需要知道的是,行政合同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获得授权的组织、经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通过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某一特定具体事宜,依法创设的涉及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益与义务相关的单方面行为。相比之下,行政合同则是由两个以上的相对人共同参与并达成共识的行为。
二、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需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一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征收的核心前提,比如国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等。
二是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征收活动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确保其与整体发展布局相契合,避免盲目和无序的征收行为。
三是要履行法定程序。包括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征求公众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需进行合法性审查等,以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
四是要给予公平补偿。对被征收房屋的价值、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和临时安置等费用,应按照市场价值等合理标准进行补偿,确保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征收合同和征收协议的区别
在征地拆迁与协议拆迁之间,存在以下显著的区别:首先,从行为主体来看,前者主要由政府设立的征收部门负责实施;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民事主体(如开发商)的参与。
它们各自追求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其中征地拆迁主要基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进行;相反,协议拆迁则多为商业开发项目的实现服务。
最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征地拆迁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即经过县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批准后,以公告形式向公众公布并组织实施;协议拆迁并不需要经过合法的征收程序,而是通过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共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征收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对吗
●征收属于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
●行政征收的对象
●行政征收是行政行为吗
●行政征收主要是对什么的征收
●征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征收属于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具体行政行为
●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意思
●征收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土地如何赔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主要流程
●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时是否应当
●征收国有土地的程序有哪些
●征收国有土地由谁批准
●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标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是什么意思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流程
●国有土地房屋征收流程详解
来源:中国法院网-征收合同和征收协议的区别,征收协议属于民事还是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