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的相同点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成皓

  法的溯及力是关于法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的问题。即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法的溯及力是法的效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法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它通过对违反者的惩戒来促使人们遵守执行,人们之所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不利后果,接受惩戒,就是因为事先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哪些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导和警示作用。不能要求人们遵守还没有制定出来的法律,法只对其生效后的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如果允许法具有溯及力,人们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将要受到惩罚,就没有安全感,也没有行为的自由。因此,“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原则。如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因此,无论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还是规章,不论其效力等级是高还是低,都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这是一个原则,但是,任何原则都是相对的,都可能有例外。对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来说,主要是从轻例外,即当新的法律规定减轻行为人的责任或增加公民的权利时,作为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一种例外,新法可以溯及既往。从轻例外通常适用于公法领域,如在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上,各国普遍采取从轻原则。我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如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死刑,如果现在对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前(2011年5月1日前)的涉嫌该罪的被告人进行审判,即使他符合老条款判决死刑的条件,也不能对其适用死刑。因此,本条规定,为了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法律规范可以有溯及力。这里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指法律、法规、规章等在具体事件中所直接指向的个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法律、法规、规章等特定的调整对象,不是泛指,不是为了保护多数人的利益而使法律、法规、规章等具有溯及力。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刑法行政法还有什么法

1.与民法、刑法相比,行政法有什么特点?

刑法民法行政法这三种法律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举个例子

刑法民法行政法的相同点

刑法 行政法 民法

与民法 刑法相比 行政法有什么特点

行政法民法刑法各用于什么对象

1.与民法、刑法相比,行政法有什么特点?

分别写出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作用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