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由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于光昭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由

大家好,由投稿人于光昭来为大家解答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由这个热门资讯。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时效

离婚后的财产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其一,当事人双方离婚时.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财产进行分制而在离婚后对财产分配问题发生争议而引发的纠纷;其二,当事人离婚后因履行协议离婚时达成的对产分割协议而引发的纠纷;其三,双方当事人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而引起的争议;其四,一方当事人于婚姻关系结束后发现对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离婚时未分割的其他财产而引发的纠纷。

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费收费标准

这期推出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纠纷

最高法院权威裁判规则17条

供法律人参考学习

1.离婚后一方同意将离婚协议中归己一方所有的房产给另一方的,在房产未经登记转移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赵建伟诉王珍珍离婚后财产纠纷案本案要旨: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若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不具有可撤销情形存在的,应对离婚双方具有约束力。离婚后一方同意将离婚协议中归己一方所有的财产给另一方的,应视为赠与行为,当赠与物为不动产,在不动产未经登记转移至另一方名下时,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行为。案号:(2013)睢民初字第497号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 2014年第2辑 总第88辑2.婚前按揭房产的归属应以产权证取得的时间作为判断标准——闫某与甄某离婚财产分割纠纷上诉案本案要旨:婚前按揭房产的归属应以产权证取得的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双方均享有产权的,应按份取得财产利益。婚前购房方享有产权的,不享有产权的一方应享有相应的投资回报。案号:(2010)二中民终字第524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3.具有独立房屋权属证书的阁楼与住宅是否为两个独立不动产,应结合离婚协议判定,不能简单以房屋权属证书判定——张某诉李某等离婚后财产纠纷案本案要旨:具有独立房屋权属证书的阁楼与其所依附的住宅在离婚财产分割中是否作为两个独立的不动产处理,不能简单以房屋权属证书来判定,应根据离婚协议的条款文义和财产的法律属性合理判定。夫妻共同按揭购房时,父母有小部分出资的,不能视之为婚后一方父母为子女购房。

案号:(2009)衢柯民初字第221号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 2011年第4辑 总第78辑

4.离婚协议中关于给付财产的约定应受合同法调整——祝婕诉常守明离婚后财产纠纷案本案要旨:离婚协议中关于给付财产的约定,不具有身份关系的性质,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由于债权人的原因造成债务人履行债务困难,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由此造成逾期履行债务不构成违约,债务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案号:(2008)乌中民一终字第686号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2009年第1辑 总第67辑

5.执行异议之诉中法院不宜仅因未办理过户手续即排除案外人基于离婚协议约定对执行标的提出的权利主张——刘春花诉杨太华离婚后财产纠纷案本案要旨: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审查案外人在执行异议之诉中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利,实质是审查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所享有的权益与申请执行人依据生效法律文书所享有的权益何者更优先。由于物权法与婚姻法对物权的保护各有侧重,法院不宜仅因未办理过户手续即排除案外人基于离婚协议约定对执行标的提出的权利主张,而应从立法目的的角度,全面考量离婚协议是否存在恶意串通以及债权形成时间、债权性质、债权内容、社会伦理等因素,进而确定对未过户房产享有更为优先民事权益的权利主体。案号:(2018)川民申3587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9.116.离婚后夫妻一方发现另一方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予以再次分割——袁丽诉熊海涛离婚后财产纠纷案本案要旨:双方协议离婚后,一方发现对方存在隐藏夫妻共同财产行为,该离婚协议中涉及双方离婚、放弃抚养等表征合意且排除重大误解的内容依然有效。对于被隐藏的夫妻共同财产,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予以再次分割。案号:(2015)渝二中法民终字第01824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7.1

7.离婚后发现未分割的股票增值而起诉要求分割的,应根据分割节点、自然增值、孳息、投资性收益的确定予以分割——吴桂林诉鲁良山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纠纷案本案要旨:离婚时双方未就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公司股票进行分割,离婚后一方持有股票并经过数次转化和投资,最终股票大幅增值,另一方发现并起诉分割股票收益的,基本原则是将股票的原始价值及产生的自然增值、孳息认定为共同财产,这涉及分割节点的选择与自然增值、孳息、投资性收益等概念的辨析,并根据分割节点相应地调整财产范围。同时,若请求分割具有物权属性的共有物,则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案号:(2013)常民一终字第102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4.18

8.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不应任意撤销——向某某与包某某撤销离婚协议赠与纠纷上诉案本案要旨: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不完全等同于合同法中的赠与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应任意撤销。即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双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赠与后,赠与人不享有任意撤销权。案号:(2010)渝一中法民终字第1700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9.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的,请求确认无效并重新分割,不受一年除斥期间的限制——张锁柱与张丽离婚财产分割纠纷上诉案本案要旨:(1)财产分割协议无效的,请求确认无效并重新分割,不受一年除斥期间的限制;(2)如用夫妻共同财产支付了部分购房款,不论用共同财产支付购房款的数额占全部购房款的比例有多少,均归夫妻共同所有;(3)物权法没有以具体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一物一权原则,但这一原则是得到肯定的,这在物权的概念、物权法定原则、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条款中均有体现;(4)对于既用夫妻个人财产又用夫妻共同财产支付购房款的共有房屋,应根据双方对该房屋的贡献大小进行分割。案号:(2007)一中民终字第14995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08.4

10.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无行为能力人一方不能认定为监护人——李飞诉王新红监护权纠纷案本案要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无行为能力人的一方不应认定为监护人,由此也不应认定为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因而其无权代表无行为能力人提起诉讼。对已经受理的,应驳回起诉。案号:(2014)修民初字第201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5.20

11.离婚后无过错的夫妻一方发现子女非亲生,享有确认非亲子关系、返还抚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权利——李某诉麻某离婚后财产纠纷、健康权纠纷、抚养费纠纷案本案要旨: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无过错方可行使确认非亲子关系、返还所承担抚养费、重新分配财产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案号:(2014)丽中民一终字第264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报 2015年7月2日第6版

12.支付的抚养费没有明显超过再婚父或母的负担能力,不能因与现任配偶未商议一致而认定为侵犯夫妻共同财产权——刘青先诉徐飚、尹欣怡抚养费纠纷案本案要旨:抚养费案件中第三人撤销权的认定,需明确父母基于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支付抚养费是否会侵犯父或母再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权。虽然夫妻对共同所有财产享有平等处理的权利,但夫或妻也有合理处分个人收入的权利。除非一方支付的抚养费明显超过其负担能力或者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否则不能因未与现任配偶达成一致意见即认定属于侵犯夫妻共同财产权。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6年第7期(总第237期)

13.诉讼离婚后发现与子女不存在自然血亲而要求否认亲子关系的,应当对原离婚判决书中涉子女抚养部分申请再审——曹某诉曹小某抚养费纠纷案本案要旨:诉讼离婚后,原夫妻一方发现与子女不存在自然血亲而要求否认亲子关系的,应当对原离婚判决书中涉子女抚养部分申请再审,而不能径直提起亲子关系否认之诉,否则构成重复起诉。案号:(2017)苏0923民初2169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7.26

14.无证据证明不存在亲子关系又不做亲子鉴定的,推定亲子关系成立,拒绝亲子鉴定方承担非婚生小孩抚养费——简某竣诉邓某抚养费纠纷案本案要旨:在处理有关亲子关系纠纷案件时,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证据链条,证明双方之间可能存在亲子关系,而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坚决不同意做亲子鉴定的,法院可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并判决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一方承担非婚生小孩的抚养费。案号:(2014)岩民终字第237号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5.16

15.离婚后以增加抚养费为由提起诉讼的,原告须举证证明有需要增加抚养费的“必要”——李某诉李红军抚养费纠纷案本案要旨: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重点审查何为法律规定的“必要时”的前提条件,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8条所列3种情形加以判断。对于夫妻双方经人民法院调解协议离婚,并就子女抚养等问题已经在协议中加以明确,子女短期内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子女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不增加抚养费将导致子女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均应尊重先前裁判的既判力,不应轻易变更。案号:(2014)沈中少民终字第00144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5.22

16.追索抚养费原则上不适用诉讼时效——顾某诉周某抚养费纠纷案本案要旨:追索抚养费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充分考虑请求权人的行为能力、生活状况以及权利行使状态。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向抚养义务人追索抚养费,由于抚养费请求权具人身属性,权利的行使受到权利人认知与行为能力、道德观念、确认父母子女关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基于维护公序良俗、人格尊严以及保障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基本生存权益的考虑,这一请求权原则上应不适用诉讼时效。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09.24

17.离婚后抚养一方的抚养条件未发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变化,抚养关系不能变更——吴某与林某抚养关系纠纷上诉案本案要旨:审理涉及子女抚养问题的纠纷应遵循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离婚后抚养一方的抚养条件未发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变化,抚养关系不能变更。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 2010.2

来源:法信

编辑: 石慧 审核:傅德慧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第10期



编者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二部分第二款第15项的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系“婚姻家庭纠纷”项下的独立案由,并非“物权纠纷“项下的案由。因离婚这一人身关系事项而引发的财产纠纷,属于婚姻家庭纠纷的范畴,而离婚后财产纠纷,财产分割不仅涉及不动产,还可能涉及其他财产,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婚姻家庭纠纷管辖原则确定管辖法院,故应按照婚姻家庭纠纷的一般地域管辖的规定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即依照民诉法对一般地域管辖的规定处理,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离婚后,夫妻一方请求再次分割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除另有约定外,夫妻共有财产制是典型的共同共有,离婚后共有基础丧失,权利人依法享有分割共有物之请求权,该权利实质是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离婚后,夫妻一方发现对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四条之规定,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在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夫妻登记离婚后,一方以双方意思表示虚假为由请求确认离婚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的债权人有证据证明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条款影响其债权实现,请求参照适用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或者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撤销相关条款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夫妻共同财产整体分割及履行情况、子女抚养费负担、离婚过错等因素,依法予以支持。








杨力

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

综合审判庭

三级高级法官

法学硕士




有人说,婚姻就像一场两人携手的马拉松,有的携手冲过终点,阅尽人生风景,也有的中途放弃,各奔东西。情感往往难言对错,如何善后却是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及时依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既是一段关系的结束,也是新的生活的开始。愿走出围城的你们,曾经沧海,却仍能自信洒脱地迈向未来,迎接人生的下一段风景。

离婚后财产纠纷起诉地

你说你有出资应当享有份额,我说房子是离婚后复婚前财产与你无关。

下面我们听听法官怎么说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离婚后财产纠纷。该房屋虽然是小美第一次离婚后购买且产证登记在小美名下,因小胖提供多笔向小美转账的凭证,证明双方在两段婚姻存续期间及第一次离婚后持续存在财产混同的情形,且小胖转账的六十余万元在第一次离婚时也未进行分割。

离婚后小美用于购买房屋的首付款主要来自第一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小胖的转账,且双方第一次离婚后一直共同生活,可以证明小胖第一次离婚后第二次结婚前,是基于双方都认可所购买的房屋为夫妻共同所有的前提下持续向小美转账的。

因此,法院最终认定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小美应当就小胖出资部分向其支付补偿款。需要强调的是,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离婚后双方之间的转账需要明确钱款用途,避免因举证不能导致不利的后果。

婚前买房要留神,

不要牵扯钱权争。

要想证明有合意,

各项证据要充分。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由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