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借款联系方式24小时,高利贷借款人违法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明汐

高利贷借款联系方式24小时,高利贷借款人违法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明汐来为大家解答高利贷借款联系方式24小时,高利贷借款人违法吗这个热门资讯。高利贷借款联系方式24小时,高利贷借款人违法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利贷借款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不仅存在违规问题,从实质上看也是高利放贷的共同行为人。对此,借款用户可以同时起诉放款人和平台,法院会支持借款人追回超过司法保护的利息部分



文|《财经》记者 张颖馨 严沁雯

编辑|袁满

时隔八年后,曾因女大学生“裸条”借贷引发热议的“借贷宝”平台,再度被央视点名。

3月15日,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有借款人以“电子签”的方式,通过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借款,而通过前者借款年化利率超过2200%,后者借款年化利率近6000%。与此同时,平台上的放款方通过做假账号规避相关法律风险,甚至连去世人的信息亦可使用。

针对央视曝光内容,借贷宝、人人信方面相继回应称,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彻底解决业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将以最大决心落实整改。此后,借贷宝再发声明称,已暂停新增欠条的服务。

3月16日凌晨,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通过官网披露,锦江区财政局(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组)第一时间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组建工作组,赴借贷宝平台所在公司开展联合调查,已依法责成企业暂停平台运营。

同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文向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倡议,严禁为高利贷、套路贷、收取砍头息、暴力催收、非法贷款中介等违法违规活动提供技术便利或信息掩护,严禁利用技术手段(如伪造身份信息)、帮助合作方(如职业放贷人)或诱导消费者(如选择欠条)逃避金融监管。

一时间,披着“合法外衣”电子签的高利贷登上热搜。业内人士认为,高利贷的存在并非电子签造成,后者只是一个工具。而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不仅存在违规问题,从实质上看也是高利放贷的共同行为人。对此,借款用户可以同时起诉放款人和平台,法院会支持借款人追回超过司法保护的利息部分。

利率近6000%:电子签如何滋生高利贷

电子签如何沦为高利贷的“温床”?据央视报道,在短视频平台以及其他网络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以“电子签”为凭证产生的众多相似借款成功案例。

借款人洪先生向央视记者表示,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有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据悉,洪先生电子签走的是借贷宝平台,实际年化利率高达2234.69%。

根据央视调查,洪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多位在借贷宝上签条借款的消费者透露,在借贷宝这个平台上,不要求借钱双方上传交易凭证,而且放款、收款还随意由放款人和借款人自由选择通过支付平台完成,平台根本不监管,也不询问。但只要借贷行为发生,借贷宝平台每单都向借款人收取“出证费”,但借款人如果还不上钱,借贷宝平台又向借款人提供办理展期服务。

由于无法按期还钱,洪先生被放款人要求在借贷宝平台上支付展期费用,延长7天时间还款,且标明不收利息。不过,如果要达成借款的展期,放款人私底下让洪先生每天另转300元利息,否则不同意延期还款。

无奈之下,洪先生只能办理借款展期。由于在办理展期时,形成了新的债务关系,借贷宝平台再次收取了洪先生出证费。多次展期后,洪先生发现自己已经还了7000多元,早就超出3500元本金。

简而言之,只要放款人没拿到他想要的全部利息,就不同意把借贷宝平台上的欠条撤销掉。欠条就会一直留在那儿,就意味着这笔账一直逾期,借贷宝平台就能够不停地收逾期费,洪先生的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在另一电子签平台人人信上,借款人王女士告诉央视记者,自己借了30000元,到账14000元,约定还30000元,扣除了16000元,说是利息。通过人人信平台,借款年化利率高达5959.18%。

(图源/央视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表示,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

借钱双方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登记注册认证,平台也留存了详细记录,借款人为何找不到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李经理向央视记者介绍了规避法律监管的“秘籍”,即目前他们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

(图源/央视新闻)

对于放款人的实名认证如何通过平台审核实现“做号”,李经理表示,“你要找一个人,找一个老头、老太太,找一个村里的人,或者找一个残疾人,老人可能还有残疾,法院肯定带不走。”其同时强调,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科技,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

“有了这些办法,电子签平台的‘实名认证’就成了摆设,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给出去的放款人资料,也是无法查证的。这样设计的商业模式,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借钱人的手续费,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任。”李经理说。

业务存争议:监管出手,平台整改

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内容,借贷宝、人人信方面先后回应称:公司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彻底解决业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继续主动与警方配合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更好保护用户权益,恳请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向所有受影响的用户及公众致以诚挚歉意,并将以最大决心落实整改。

对于上述回应,众多网友并不认可,“如此高的贷款利率、如此多的套路,建议严惩、封禁”“借贷宝的业务长期以来都踩在监管‘红线’上”……

根据借贷宝官网,其定位于借条欠条、个人借钱、企业融资平台,主要提供“打欠条”“打借条”“优选贷”“理旧账”“亲友借”等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运营九年,注册用户数达1.4亿,登记借条数1.1亿笔,成功借款人数达1000万。

天眼查显示,借贷宝平台运营主体为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4年12月22日,法定代表人为王璐,注册资本30亿元,控股股东为成都云借宝科技有限公司,后者实控人是借贷宝(香港)有限公司。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阶段,“借贷宝”常被市场提及。其于北京成立之初,颇受资本市场青睐,分别于2015年8月14日和2016年1月25日获得两轮融资,共计45亿元,估值金额一度高达500亿元。

但借贷宝的“熟人借贷”等业务模式一直备受市场质疑,此前的2016年,其被媒体爆出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等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同年11月,借贷宝被央视《焦点访谈》点名。

彼时,央视报道指出,大量用户通过借贷宝借入资金,最高可达一二百万元。而此前的2016年8月24日,多部门联合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借贷宝明显超越这条红线。

此后,借贷宝曾尝试过业务转型。与此同时,2021年至2023年期间,借贷宝又数次卷入套路贷案件,如2023年2月,据四川内江市公安局披露,有组织通过借贷宝等平台虚增与“砍头息”金额一致的“保证金”,非法获利上亿元。

伴随部分核心人员、员工的离开,借贷宝总部从北京迁往成都,并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直到此次央视“3·15”晚会曝光,其再次成为焦点。有借贷宝前员工向《财经》表示,“高管对业务模式的构想一直比较理想化,在实际运作中却沦为高利贷或违法犯罪的‘温床’,不可持续。”

3月16日凌晨,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通过官网披露,锦江区财政局(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组)第一时间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组建工作组,赴借贷宝平台所在公司开展联合调查,已依法责成企业暂停平台运营。

同日下午,借贷宝再发声明称,平台已暂停新增欠条的服务,未来将严格限制欠条功能的使用,杜绝陌生人间的非法出借行为,并帮助用户识别非法借贷陷阱。

同样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另一电子签平台——人人信,根据天眼查,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马俊,注册资本226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数据处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该公司由马俊全资持股。

人人信官网显示,其定位为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使用场景包括“电子借条”“电子白条”“担保交易”“签署合同”等。截至目前,平台已运行七年,签约60个场景,履约记录达9000万条。合作机构包括北京银行、百融金服、考拉征信等。

“特殊借款人”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市场关注,为何有用户会愿意借贷款利率近6000%的钱?央视报道中提及,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资金周转,在网络上找到愿意放款的人。尽管对方给出的利率高得离谱,但二人救急心切,还是咬牙接受了。

“央视报道中,洪先生和王女士的故事并非个例。他们代表了一类群体,因征信瑕疵、收入不稳定或缺乏抵押物,被持牌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借款人。疫情后,这类人群进一步扩大,而高利贷却以‘快速到账’‘无审核’为诱饵,精准收割这些‘信用难民’。”有金融业人士撰文指出,高利贷的暴利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类特殊群体的需求。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财经》,高利贷乱象的存在并不是电子签造成的,电子签本身只是一个工具,相关电子合同的条款以及合同当事人是否接受这些条款才是关键。

“当一部分借款人因个人信用不良或还款能力差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在法律保护的利率范围内借到钱,就不得不去承担更高的利息。只要有需求,那骇人听闻的超高利率就会有存在的土壤。当然,不排除一些不法机构通过诱导、误导的方式让借款人在没有充分了解合同真实利率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夏海龙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平台与放款人共同围猎“特殊的借款人”。

在放款人的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行为中,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借款人又应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上述过程中平台是否违规,首先要看平台有无合规资质,比如是否具备牌照资质、是否符合监管规则等;其次,看平台在信息告知上是否尽责,比如“砍头息”是否告知借款人,是否存在误导宣传等;再者,平台要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对于借款提供方等信息,要明确告知用户等。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如果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借款人保留证据,可以起诉平台和放款人。现阶段法律不支持免除合理范围内的本金和利息,所以借款人还是需要还本付息。”盘和林向《财经》表示。

“平台不仅是违规的问题,从实质上来看也是这种高利放贷的共同行为人。借款用户可以同时起诉放款人和平台,法院会支持借款人追回超过司法保护的利息部分。”夏海龙告诉《财经》,正常情况下,若双方已签订合同,会有放款人的相关信息,借款人可起诉立案。需要注意,平台有义务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否则借款人可起诉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责编 | 王 宁


高利贷借款不还犯法吗

高利贷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借贷,只不过利息奇高,而且有的高利贷会约定利滚利,就是把利息作为本金来计算下期的利息,因此,高利贷犹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那么,法律对 “高利贷” 怎样界定的?什么样的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华律网)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高利贷借款渠道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频发,行为人往往披着民间借贷的外衣,以高额的利息损害广大群众权益。为杜绝民间借贷乱象,保护金融交易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将“禁止高利放贷”写入法条。

天津见安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春辉律师介绍,此前,我国民间借贷利息24%以下的为合法利息之债;24%到36%之间的为自然利息之债,债务人自愿支付的,法律不予禁止;超过36%的为违法利息,法律不仅不保护,债务人已经实际支付了的,还可以起诉要回来。

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将生效,2020年8月20日颁布实施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此次规定,明确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法律将严厉打击。以2020年7月20日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有大幅度下降。同时,当事人约定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及其他费用之和也不得高于这个上限。从此,高利放贷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民法典从上位法的高度对高利放贷行为进行规制,不仅代表了国家对高利放贷行为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的态度,也体现了国家治理高利贷市场乱象的决心,有利于保持民间借贷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 本报记者 李倩

高利贷借款平台急用钱

来源:央视财经

在眼下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密密麻麻的留言映入眼帘,粗略一数,竟有几千条之多,而仔细翻看就会发现,这些留言中都在反复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

不仅是短视频平台,在其他网络社交媒体上,大量相似的借款成功案例、求借款留言一股脑儿地涌现出来。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借钱的方式,真的靠谱吗?

借款人 洪先生:借5000元,到手3500元,7天内还款,电子签走的是借贷宝。

借款人 王女士:走的人人信,借了30000元,到账14000元,约定还30000元,扣除了16000元,说是利息。

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资金周转,在网络上找到愿意放款的人。尽管对方给出的利率高得离谱,但二人救急心切,还是咬牙接受了。随后,按照放款人要求,洪先生在借贷宝平台、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分别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和借条。

借贷宝和人人信都是电子签约平台,打开应用页面,“欠条借条”功能入口十分醒目。页面上还列着“法院认可”“律师函服务”“委托诉讼”等服务。

记者体验打借条、欠条功能时发现,平台可选的最高利率不超过13%,处于民间借贷合法区间。乍一看,在上面贷款正规又受法律保护。可为何会有人掉进高利贷的陷阱呢?

借款人 洪先生:都是私下微信、支付宝转账放款,电子签平台没有审核实际放款金额。

借款人 王女士:他们都不是在平台上面做交易,只是在上面签一个金额,平台没有核实过真实的借款记录。

在借贷宝平台签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交易的时候,真正的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借钱双方都在各自的微信上完成了借钱的步骤,这个变化,让洪先生感到了意外。

洪先生称,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收到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洪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贷和砍头息!

洪先生的遭遇并不是单独现象,在调查中,多位在借贷宝上签条借款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在借贷宝这个平台上,既不要求借钱双方上传交易凭证,而且放款、收款还随意由放款人和借款人自由选择通过支付平台完成,平台根本不监管,也不询问。但只要借贷行为发生,借贷宝平台每单都向借款人收取“出证费”,但借款人如果还不上钱,借贷宝平台又有什么办法呢?

借贷宝平台给出的办法,就是办理展期,就是把还款时间往后推,洪先生由于无法按期还钱,被放款人要求在借贷宝平台上支付展期费用,延长7天时间还款,且标明不收利息,这样的安排表面上看对借钱的洪先生很友好,但如果要达成借款的展期,放款人私底下让洪先生每天另外转300元利息,否则不同意延期还款。

无奈之下,洪先生只能办理了借款展期。由于洪先生在办理展期时,形成了新的债务关系,借贷宝平台再次收取了洪先生出证费。多次展期后,洪先生发现自己已经还了7000多元,早就超出了3500元的本金,于是要求放款人销账。

借款人 洪先生:如果要销账,放款人说要么给2万元,把条子销掉,要么就继续这样逾期。

洪先生一气之下既不展期,也不继续还钱,任由这张欠条逾期。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借贷宝平台除了收取出证费和展期费,还会在欠条逾期时收取逾期费。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放款人没拿到他想要的全部利息,就不同意把借贷宝平台上的欠条撤销掉。欠条就会一直留在那儿,就意味着这笔账一直逾期,借贷宝平台就能够不停地收逾期费,洪先生的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用电子签借钱,最终借出了一个高利贷,这样的商业模式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设计呢?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借贷宝平台的意图,记者以放款人的身份,前往位于成都锦江区的借贷宝总部咨询。三位业务负责人直言,借贷宝的核心就是借条、欠条功能,公司已经做到了行业头部。如果记者有钱,可以放心在他们平台上把钱借出去。

借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负责人:我们有上亿的客户,盈利就是打条收入,一单也就10多元,最多几十元,就能养活我们公司。

对于放款人使用借贷宝打欠条,故意用砍头息、展期利息等手段侵害借款人权益的情况,借贷宝平台是否真的知情呢?对此,借贷宝欠条业务负责人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向记者着重强调了他们公司业务上,打借条和打欠条的区别。

借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负责人:欠条就是线上打了条,你们在线下自己去进行转账,走微信的话用欠条就可以。打借条的功能是,转账直接走借贷宝。没有必要走打借条,就走打欠条就好了。

记者:打借条其实就更严格了,是吧?因为还要审核。

借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负责人:对,打借条就没办法做利息的事。金额就是3000元、5000元这种。线上利率你可能直接挂零,但你线下肯定会收利息,做这个业务的人,基本上也都在用电子欠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但从借贷宝业务负责人的表述中能明显听出,借贷宝对平台上“打欠条”功能被高利贷利用、借款人利益受损的情况是知情的,但交流中,公司人员不断劝记者有钱放贷,最好不用受监管的借条功能,最好使用打欠条的功能出借自己的资金。

在和借贷宝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一开始,借贷宝平台就只劝出借方使用打欠条功能,私下不受监管地赚取利息钱,平台自身只挣取借款方的出证费,展期费,以及逾期罚款,全过程里,没有谈及任何保护借款人权益的措施。

借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负责人:我们挣的是借款方的钱,我们不挣出借方的钱。

多名在借贷宝平台上借钱的消费者告诉记者,电子欠条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在平台签署的双方都经过实名认证。所以,当借钱的人发现自己遭遇了高利贷放贷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用法律维权。但这一点,放款人也早有准备,借款人即使找到了电子签平台,也毫无办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借款人 洪先生:我没有放款人身份信息,我个人是有一天半的时间,被短信轰炸,当时轰炸了2000多条。

借款人 王女士:给我的父母打过电话,说我是个骗子,说我是诈骗犯,有想过走法律这个途径,但是完全不知道对方的信息。

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告诉记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明明借钱双方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登记注册认证,平台也留存了详细记录,借款人却为何找不到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继续以放款人的身份,前往另一家电子签平台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寻找答案。

人人信对平台上线上线下分开操作利率的违规玩法同样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当记者询问如何规避高利贷的监管风险时,李经理介绍了电子签借钱行业,规避法律监管的“秘笈” 。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你要做账号,不能拿自己名去做。为啥让你做账号呢,是因为有一种人他会追息。

记者:他去法院打官司,把他多给的部分要回去,是吧?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是的,现在就这样支持的,一点辙没有。

记者:你们处理过这种追息的吗?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他连平台都告。

记者:平台在中间起啥作用了?不就签个条吗?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只知道平台,他找不着放款人。

人人信的这位产品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但人人信这类电子签平台要求放款人实名认证,“做号”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通过人人信、借贷宝这类电子签平台的审核呢?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你要找一个人,找一个老头、老太太,找一个村里的人,或者找一个残疾人,老人可能还有残疾,法院肯定带不走。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我们平台目前为止必须人脸认证是吧?

记者:对。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但是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科技,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

人人信经理暗示记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来做账号。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经理:每个账号都需要花钱的,去网上去,这个数(2),对方出全套。

记者:后面几个0?

经理:三个0,做号做好了,成功已经完成了一半多,后边的事都好办了。

人人信李经理告诉记者,有了这些办法,电子签平台的“实名认证”就成了摆设,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给出去的放款人资料,也是无法查证的。这样设计的商业模式,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借钱人的手续费,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高利贷借款联系方式24小时,高利贷借款人违法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