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仿号”迷惑粉丝,涉嫌诈骗罪取保几率多大,高仿骗局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湛熙

  【案情】

  近日江苏的刘小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其前段时间购买的衣服有甲醛超标的问题,现在紧急召回,买家可以双倍价格退还。警惕的刘小姐心生疑虑,询问起订单的详细信息。没想到,客服对颜色、款式、订单号都一清二楚,对答如流。刘小姐便打消了疑虑。随后,对方要求刘小姐添加“售后客服”的微信联系退款。添加微信后,刘小姐收到一个“资料填写”二维码,要求其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本以为填写完成后,便可以获得退款。没想到,客服再一次提出因为其“信用额度”不够,不能自动退款,需要提前交3000元保证金提高额度,方可退还。此时,刘小姐恍然大悟,紧急通过电商平台官方渠道联系客服确认,才发现“甲醛超标赔偿”纯属子虚乌有。虽然成功识破谎言,但其个人信息却已经泄露了。在“仿冒客服”的骗局里,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用户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以“产品质量”“刷好评”等借口套取用户个人信息。对此,公众务必提高警惕。

  【张涛律师评析】

  1、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构成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每增加二千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2)诈骗数额在五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每增加六千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3)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每增加四万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4)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但该情形已却为犯罪构成事实的除外。且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但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情形的,增加基准刑的比例累计不得超过100%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点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灾区、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意料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

  (6)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4、诈骗次数达二次以上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一下

  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确因生活所迫、治病急需而诈骗的;

  (2)在案发前自动将赃物归还被害人的;

  (3)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

  6、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不可按犯罪处理;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20%-50%在对诈骗犯罪进行处罚时,需要结合犯罪手法以及实际诈骗取得的犯罪数额,这样才符合法律规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高仿号犯法吗

高仿账号

高仿号有什么意义

高仿号是怎么回事

高仿骗局

高仿被抓案例

什么是高仿号

高仿买卖

高仿账号

高仿号怎么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