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水一立方水多少钱,深圳一立方水多少钱
大家好,由投稿人马熙志来为大家解答居民用水一立方水多少钱,深圳一立方水多少钱这个热门资讯。居民用水一立方水多少钱,深圳一立方水多少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立方水多少钱家用
4月1日,淄博市发改委公开《关于城区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把城区居民用水的阶梯价分为三档,见下表。
有效期从2025年6月1日至2030年5月31日。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用水量不超过144立方米(含),是第一阶梯价格(每立方米3.225元)这就是以前的老价格。用水量从144到288立方米(含),是第二阶梯价格(每立方米4.825元)。用水量从288立方米以上是第三阶梯价格(每立方米8.025元。显而易见,调整后的阶梯价格只要相应用户每年用水量不超过144立方米,还是执行以前的价格,而相应用户每年用水量超过了第一阶梯量,就要执行第二阶梯价、或者是第三阶梯价了。
居民用水实行阶梯价,政府的初心应该是为了节水。饮用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节约用水不仅是喊口号的事了,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是当务之急。当然,这个阶梯价也是为了多收钱。一般家庭每年144立方米的水就够用了。人多的家庭有附加条件,也照顾到了,平时节约一点,也够用。有些特别喜欢运动、经常洗澡洗衣服的人家,可能就会超出第一阶梯水价,那只有多花钱了!
居民生活离不水,在经济形势不好、居民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水价,也会加重居民的生活负担、降低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我的印象当中,自来水公司是服务质量最差的单位,和供电、供暖、供气没法比。供电、供气公司的计量表能统一更新换代,户外管线也负责保证使用安全。热力公司也能做到户外设施的安全使用。唯独自来水公司对户外单元内的水管坏了不管,水表坏了不管,水费由物业公司代收,物业公司还添加所谓的公摊。
前年,城区供暖要涨价,听证会后没涨。供电公司为了方便群众用电,已经将智能电表推广到了农村,农业灌溉都是刷卡用电。现在,水价说调就调了,有买有卖,协商确定,也没听取一下群众的意见就涨了价,这算不算市场垄断的霸王条款呢?既然是发改委定的阶梯价,发改委有没有制定关于供水公司应提供的服务标准呢?
现在的水费是物业公司每月一次抄表代收,那从6月1日统一抄表后就停止收费,等到一年后再抄表收费吗?这个阶梯价是不是只把超出第一阶梯的部分按第二阶梯价格计算,超出了第二阶梯的那一部分按第三部分计算?还是只要超出第一阶梯量就统统按照第二阶梯价格算,超出了第二阶梯量就统统按照第三阶梯价格算?我的理解是只算超出的那一部分。
这个居民用水阶梯价能不能实施,怎么样去实施,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释并积极去落实。
北京一立方水多少钱
数百万个马桶的冲水按钮被陆续按下。在这座超大型的城市,如果2000万人口中的一半在这个时候起床,仅仅在几分钟之内就会有超过10万立方米的水资源被消耗掉,它们足以注满50个标准游泳池,而这只是个开始。
大家看到屏幕上显示的三米三五这个数值,代表着这个池子有三米三五(深)的水,然后这个数值不断在变化。如果这个数值下降,那么代表着现在城市正处于供水高峰。北京这座城市平均每天要消耗掉190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夏季用水高峰这个数字会迅速增加到300万。每到这个时候供水系统都要24小时满负荷运转,因此在夏季高峰到来之前对供水系统的预先检修就显得格外重要。
北京的西南方向一个封闭了3年的洞口被打开了,工程师杨进新率队进入地下空间,地下埋藏着两条直径接近5米的水管,流经这两条水管的淡水保障了这个城市三分之一的水源供给。杨工程师不希望里面出现任何状况,我们要争取在夏季城市用水高峰来到之前把这个管道检修完成,避免对城市的供水造成影响。
对于缺水的中国北方城市来说,城市巨量的水消耗是每天都要面临的超级挑战。在理想的用水环境下,北京20多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承载的人口数量是700至800万,但是目前北京的人口已经是这个数字的3倍。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早在十四年前中国已经开始着手应对渠首,一个超级水利工程的起始点。
工程师李达和王景明今天负责水闸的值守工作,这里的一举一动将关系到1400多公里外城市的用水问题。独特的地理条件造成了中国南北水资源的极度不平衡,南方常常要治理水患,北方却时常要面对缺水的问题。中国人的大胆想法是修建一条人工长河,将南方的水资源引到北方缺水的地区。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运行,1432公里的水渠穿越河道铁路,跨越数以千计的路网系统,形成一条穿越南北的人工长河。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平均每天2600万立方米的淡水,通过这条巨型的人工长河一路向北,这些淡水中的十分之一在奔流15天之后到达了它最终的目的地北京。
但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开凿水渠,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地下。地下涵管的直径4.7米,是由钢板混凝土和高强度钢丝组合而成。为了增加强度同时方便施工,涵管的长度被限定为每段5米。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整个地下涵管接口多达12000多个,它们每一个都要承受自然水压8倍以上的压力。
杨进新工程师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接口的状态。经过三年加压输水的考验,这些巨型水管的接口是否还严丝合缝?看看有没有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巡视4个小时后,巡检小组对水管接缝的状态非常满意,但是杨工程师却在管壁上发现了问题。
输水管的内部直径是4米,加压输水的时候水流的速度是每秒钟8米。在水流急促没有一丝光线的情况下,竟然有生物能在光滑的管壁上生存,这让杨工程师多少有些意外。这个看着像贝壳,一般说起来这叫"沼蛤"。这个如果长多会影响管道的输水能力。
这种顽强的水生生物是水下建筑的最大敌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还不会对管壁造成任何危险,但需要列入持续重点关注的名单。几天之后,专家小组将会诊解决水生生物的问题。与此同时,这根巨型的水管又将被激流的水体充满,不停歇地为这个城市输入宝贵的饮用淡水。
运行3个小时之后,四惠地铁站迎来一天中的第一个运输高峰。这是这座城市昼夜的人群分布图,白天和夜晚人群分布的变化使得大规模的流动成为了必然。四惠地铁站处于市中心区与正在建设的城市副中心的交界处,因此承担了等级最高的运输压力。
2016年,北京的轨道交通系统每天的客运量达到824万人次,再次证明地下轨道交通是效率最高、最重要的运输系统。北京这座巨型城市地铁系统依旧在不断扩张之中,到2020年运营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成为全球地铁运行里程最长的城市。
自来水公司一立方水多少钱
最近深圳要涨水价的事儿,可把大家的朋友圈刷屏了!根据官方消息,4月11号要开听证会,综合水价每立方米要从3块4毛5涨到3块8毛9,算下来涨幅有13%。消息一出,不少打工人直呼“肉疼”:“外卖都吃不起了,现在连水都要涨价?”
其实这波调价早有预兆。深圳作为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0,相当于20个人抢1个人的用水量。加上污水处理成本年年涨,政府去年光补贴污水处理就花了28.5亿,现在收费还覆盖不了七成成本。说白了,再不调价,财政真要扛不住了。
不过市民也有自己的委屈。有网友算账:“三口之家每月用20吨水,一年多掏84块,看起来不多,可加上房租、菜价都在涨,压力就像叠buff。”更有人吐槽:“全国CPI都低位徘徊半年多了,这时候涨价不是给民生伤口撒盐吗?”
好在政府留了缓冲带。阶梯水价让基础用水少涨点,困难家庭还能申请补贴。但洗车店、高尔夫球场这些“用水大户”就惨了,特种行业污水费直接飙涨66.7%,洗辆车成本蹭蹭涨。听说已经有洗车行老板准备改用循环水设备,这倒逼着企业搞节水改造。
说到底,这次调价就像给城市水资源管理“动手术”。深圳财政虽然年入万亿,但教育、科技、民生处处要花钱,水价改革既是无奈之举,也是转型必经之路。只是希望听证会上能多听听老百姓声音,别让惠民工程变成“添堵工程”。毕竟,节水不能光靠涨价,让大家从“心疼水费”变成“心疼水资源”,才是长久之计呀!
新疆一立方水多少钱
今天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从今天开始到28日,也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那么,如何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大禹渡灌区枢纽二级站的中控室,屏幕上呈现的灌区“一张图”,将引黄灌溉区划分成一个个有准确信息的地块。工作人员正在参考每个地块的日用水需求,调整机组,规划出不同大小机组的最佳运行搭配方案。
大禹渡扬水工程服务中心副主任闫帅:我们利用数字孪生模型生成了灌区节水闸的调控方案,保障上下游均衡供水提效10%,最终实现田间供水的精准调度。
大禹渡灌区紧邻黄河,经过6级提水,黄河水最终爬升346米,沿着管道一路泵入总干渠。经总干渠分水后,河水继续分流至灌区465条干、支、斗渠,精准流入农田。村民们不仅能用手机下单水票,还能看到闸口的用水情况,让每一滴流入农田的水都流得明明白白。
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村民张东东:灌区能根据我们的需要,精准配水,计量比较透明。像我这块地以前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完需要20多天,现在七八天就浇完了。
同在山西省运城市的万荣县,是著名的苹果产区。智能水肥系统通过密布田垄的滴灌管网,可以精准输送水和养分,让浇地变为浇树,虽然地里看不见水,但是每棵树却都可以“喝饱喝好”。这种春浇模式,让单次浇水的节水效率达到90%左右。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2024年全国新建42个节水型灌区,近10年来,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了0.576。
化工产业园如何科学节水?
工业用水效率提高,对于节水来说至关重要。化工行业是用水大户,在山东烟台,有一个化工产业园区通过自己独有的节水模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零排放”。
在烟台再生水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通过中控大屏监控万华烟台工业园的市政再生水供应情况。
烟台市再生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部长于英杰:万华工业园区供水的实时流量显示,目前已经达到5800立方/小时,全天累计14.5万立方。
位于园区内的某大型化工企业,年用水量超过7000万吨。为了节约资源,推动淡水资源“大替代”,2017年这家化工企业联合烟台市污水处理厂、烟台市政排水服务中心成立烟台再生水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烟台市政污水进行处理,为万华烟台工业园提供再生水。
自2019年处理车间投产以来,已经为园区供应再生水超过2亿立方,再生水利用规模位居全国工业园首位。
除了引入市政再生水,万华烟台工业园还加大园区内工业废水的高效循环利用。他们投资20多亿元在园区内建成共18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污分治、一水多用”。
烟台某化工企业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李崇军:我们的污水处理厂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采用了污污分治、清污分治的一些策略,包括物化、生化、高级氧化的一些工艺,最后全部送到我们的回用水车间,通过超滤、反渗透膜之后做出回用水,再送回园区使用。
坚持节水降本增效,万华烟台工业园还对园区120座循环水冷却塔加装消雾节水模块,加大蒸汽水回收利用。
烟台某化工企业环保科技公司工艺工程师王培增:我们经过一系列技改,在循环水的顶部增加了消雾模块,可以减少10%的蒸发量,每台冷却塔每小时可以节约40立方水,我们园区总共有120台这样的冷却塔,加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通过“科技节水+循环利用+非常规水源开发”这种三位一体的节水模式,万华烟台工业园每年节约市政自来水超9000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
降低管网漏损 提高城市用水效率
节约用水在日常的点滴之中,也在隐秘的细微处。特别是管道供水过程中不易察觉的暗漏,长期累积可能会造成隐蔽性危害。对此,北京这十年来做了不少功课。
在北京海淀区的东王庄小区,传统刚性材质的铸铁管,自1992年铺设后已使用超30年,受土壤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老化严重。施工人员对供水附属设施进行改造,新铺设的2公里供水管线通过绳索逐段放置地下。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副总工程师刘阔:师傅现在正在进行新的管道的连接,新的管道采用胶圈的接口,韧性好、抗扰动能力强。
十年来,北京市持续更新老化、破损的供水管线,目前已累计改造隐患管线1800余公里。同时,不断提升管网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在部分小区、单位入口安装流量计,24小时动态监测供水流量和管网运行状态,结合居民家中的智能远传水表,及时察觉管网漏损隐患。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副总工程师刘阔:通过有序开展管网改造,强化暗漏检测、引用卫星探漏新技术等措施,北京中心城区的漏损率从十年前的12%下降到目前的8.19%,累计节水2.2亿立方米,相当于11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
除了“节流”外,北京还在“开源”上想办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以上再生水厂82座,污水处理率达97.5%,大力推广再生水在生产制造、农业灌溉、环卫绿化等方面的应用。目前北京再生水使用量占到年用水总量的近三成,成为稳定的第二水源。
北京市节水用水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魏效凤:北京市首创全面节水立法,目前万元GDP用水量降至8.45立方米,年用水总量稳定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居民用水一立方水多少钱,深圳一立方水多少钱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