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二、指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以上知识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从我国民法的规定来看,主要是规定了监护人的相关职责,对于监护人的权利内容规定的较少。监护人在民法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监护人的确定应当按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进行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中监护人的职责
●民法典监护人顺序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监护人规定
●《民法典》监护人
●民法典监护人承担责任
●民法典监护人的权利
●民法典监护人的范围
●民法典中监护人的职责
●民法典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