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维权途径难道真的是“大闹一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任艺

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展台出现车主维权事件。当天上午11点30分,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馆处,有一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的T恤,站在车顶高声呼喊“刹车失灵”,引起不少人围观。

随后,因行为过激,该女子被多名工作人员拽离现场,特斯拉展台的工作因此中断,数十名保安将其围起。11点45分左右,警戒线撤去,特斯拉展台恢复开放。

4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对“维权”的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警告。

同样在两年前四月的某一天,一则奔驰女车主坐在车顶上哭诉维权的视频刷爆了各大社交网络平台,视频中女子怒喊到“66万买的奔驰还没出店就漏油”,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场维权大战在整个汽车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今天,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让维权变成“大闹”?

作为消费者,维权是我们的权利,应该是理性维权,却不是“肆意大闹一场”。

怎么办?

(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3)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4)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征。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由仲裁庭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5)提起诉讼。法律是兜底性的维权手段。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