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孤儿需要什么手续,收养孤儿去民政局还是孤儿院
大家好,由投稿人康妍来为大家解答收养孤儿需要什么手续,收养孤儿去民政局还是孤儿院这个热门资讯。收养孤儿需要什么手续,收养孤儿去民政局还是孤儿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收养孤儿的条件和手续
2015年一天的傍晚,住在江苏扬州的吕天梅女士,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这是一个有几十年房龄的老小区,屋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忽然手机响了一下。
吕天梅拿起手机一看,有消息提示:“您的**银行卡账号刚刚到账人民币1530万元。”
这么多钱?
看完后,吕天梅先是心里一惊,随即微微地笑了,还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儿啊,你还真是出息了!”
转来这笔巨款的人叫刘远毅,是吕天梅15年前在车库偶遇并收养的一个孤儿。
2000年9月的一天,家住江苏扬州的吕天梅女士下楼去买菜,还没走出小区,忽然变天,下起了大雨。
慌乱中,她看到前面有一个车库开着,就赶紧跑了过去。
等她走进车库,意外地看见了一个十几岁模样的男孩。他穿着一身脏兮兮的校服,头发也像是好久没洗了,正趴在一个简易的桌子上写作业。
在桌子的旁边,还有一个木板床,床上杂乱地扔着一些衣物。
吕天梅忍不住问:“孩子,你住在这里吗?”
男孩像是被这突然到来的陌生人惊到了,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吕天梅又问:“你的父母呢?上班去了吗?”
听到这里,男孩小声地说:“我没有父母。”说完,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吕天梅的心,像是被人揪了一下,隐隐作痛,瞬间对眼前这个男孩充满了好奇和心疼。
她走过去,在男孩旁边的一个马扎上坐了下来。
她尽量掩饰自己的惊讶,用平静而真诚的语气和男孩子聊了起来。
这一聊才知道,男孩叫刘远毅,是扬州宝应县人,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父母平时做些小生意。
但就在前不久,他的父母在去进货的路上出了车祸,都去世了。
因为爷爷奶奶早已去世,姥姥姥爷身体都不好,没办法照顾他,就把他寄养到了叔叔家。
叔叔对他很好,但时间久了,婶婶变得很有意见,觉得刘远毅是个“累赘”,不仅在家里很碍眼,吃饭、上学也都要花家里的钱,所以常常话里话外地挤对他。
那一年的刘远毅,虽然承受了父母双亡的巨大悲痛,还承受着“寄人篱下”的苦闷,但还是很争气地考上了扬州中学。
但不幸的是,叔叔把他送到扬州,交了一年的学费,塞给他几百块钱,就再也不管他了。
他本想住校,可没争取到名额,才租下了这个车库当家。
雨停了后,吕天梅让刘远毅跟她回家吃饭,刘远毅谢绝了,他不想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添麻烦。
吕天梅回家后,把遇见孤儿刘远毅的事情,还有刘远毅的凄苦人生,都告诉了女儿,女儿也很心疼这个可怜的小哥哥,还建议妈妈去给小哥哥送点吃的。
这天晚上做好饭后,吕天梅顾不上吃,就去给刘远毅送饭了。
“远毅,来,尝尝姨做的饭!”
见到白天那个躲雨的阿姨又来了,还喊他吃饭,那一瞬间,刘远毅的心里热乎乎的,但还是不好意思吃。
吕天梅见刘远毅有些害羞,直接把饭盒放到了他的面前,还打开盖子,把筷子递到了他的手里。
看着眼前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刘远毅忍不住了,他天天都是白水煮面条,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吃上一顿这样的好饭了。
他一边吃,一边说:“姨,你做的饭真好吃!真香!”
吕天梅听了,赶紧说:“你要觉得好吃,姨天天给你做!”
吕天梅还真是说到做到,之后每天都多做出一些饭,有时候是自己去送,有时候干脆让女儿去。
自从认识刘远毅,吕天梅的心里也豁然开朗了,以前她觉得自己是最苦的人,也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最可怜的孩子,但跟刘远毅比起来,其实幸福多了。
要说吕天梅这个女人,经历了婚姻的失败,还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也是挺不容易的。
吕天梅从小学习就很好,1985年毕业于天津商学院,毕业后被分到一个肉联厂做会计,后来和一个叫周波的同事谈恋爱、结婚,婚后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女儿。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到了1991年,肉联厂的效益直线下滑,后来就倒闭了。
双双下岗后,这对夫妻开始寻找出路,她的丈夫周波懂点玉石,吕天梅也支持,于是就开始做玉石投资生意。
这对夫妻运气好,赶上了好行情,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赚的钱越来越多,买了房子,还买了车。
这样的日子,想想就让人羡慕。
可是,让吕天梅万万没想到的事儿发生了。
1999年的一天,起床后的吕天梅没看到丈夫,却在餐桌上看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爱上了曹丁丽,我们离婚吧!”
吕天梅也认识这个曹丁丽,她是丈夫的一个客户。
3年前她就觉得这个女人不对劲儿,三番五次地在丈夫的公司拿货却不赚钱,就在前不久,她发现曹丁丽已经欠了公司1000多万,当时她还提醒丈夫去催催,别被骗了。
而丈夫的不告而别,还有手里的这张字条,就像当头一棒,一下子打醒了吕天梅这个“梦中人”:“真傻啊,原来你才是被骗的人!”
在留下的字条里,丈夫还说:“房、车,还有公司,都留给你和女儿,不要找我了。”
当时吕天梅还觉得这个男人有点良心,后来一盘点,顿时心如死灰,这个所谓的公司,早已经是个空壳,还欠着200万的债!
不久后,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她的丈夫跳河自杀了,警方通知她去确认身份。
去了之后,她收到了丈夫留下的遗书:“天梅,我被曹丁丽骗了!你一定要把钱追回来,我会保佑你和女儿的!”
虽然丈夫背叛了自己,但他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吕天梅忍着悲痛,处理了丈夫的后事。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之后,吕天梅去报了警,希望警方可以帮助追回被曹丁丽骗走的1000多万。
但一方面,曹丁丽已经不见踪影,后来有消息说她已经逃去了国外,另一方面,警方说:“你们这是自愿赊账,也没有欠条,在法律上得不到支持。”
事已至此,吕天梅也只好放弃了。她把房子和车都卖了去还债,还是差20多万。
那段时间,吕天梅既承受了婚姻破裂的痛苦、丈夫去世的悲痛,还要想尽办法要还债,同时还有年幼的女儿要照顾,她是又累又苦,常常整夜地失眠,一个人失声痛哭。
有时候,她觉得自己都撑不下去了,也想跟丈夫一样,一死了之,可想到年幼的女儿,只好继续撑着。
卖掉房子后,吕天梅用仅剩的一些钱在一个老小区租了房子,带着女儿住了进去。
后来,她兼职做一些会计的工作,还买了一台缝纫机,靠给别人缝缝补补赚点钱。
就是这样一个吕天梅,偶然遇见了住在车库里的孤儿刘远毅。
虽然她自己的内心已经是千疮百孔,但心底的善良还是驱使着她,一步步靠近这个更加可怜的男孩。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后来有一天,女儿去给刘远毅送饭,拿回来一张字条,上面很清楚地写着:“姨,明天学校要开家长会,你能不能假装是我的妈妈,去开一下?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是孤儿。”
吕天梅穿上了自己最好看的衣服,走进了扬州中学,从老师的口中,她又意外地发现,这个男孩的成绩竟然那么优异,只有英语稍微差一些。
在那之后,吕天梅主动请缨,每天抽出时间给刘远毅补习英语。
转眼,时间来到了2000年的除夕。
吕天梅一边收拾家里,一边心想:这孩子应该回叔叔婶婶家过年了吧!
但她还是有些不放心,就去车库看看。
外面,家家户户都在团圆,天空中也有美丽的烟花在绽放,但在那个潮湿阴冷的车库里,刘远毅却孤独地坐在那里,没有一丁点过年的味道。
吕天梅径直走进去,拉起刘远毅的手,说:“走,跟姨回家过年!”
或许是无法抵挡温暖,或许是太害怕孤独,刘远毅没有推辞,跟着吕天梅回家了。
除夕的饭桌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刘远毅忽然说:“我以后能管您叫妈妈吗?”
吕天梅一听,当即说:“好啊,那你以后就是我的儿子了!”
吕天梅的女儿也开心地说:“太好了,那我以后就有哥哥了!”
就这样,一个新的“三口之家”诞生了,第二天一早,刘远毅也正式搬进了这个家。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2003年,刘远毅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金融专业,听到这个消息的吕天梅,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但紧随而来的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
吕天梅拿出了家里所有的钱,还找朋友借了些,才算凑够了。
刘远毅要去杭州上学的那天,郑重地对吕天梅说:“妈,我以后出息了,一定会报答你的!”
吕天梅笑笑,只是说:“傻孩子,你只管好好读书,钱的事儿不用操心。”
刘远毅走后,吕天梅更加努力地赚钱,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家修补衣服,常常忙到直不起腰。
很多亲戚朋友知道她为了一个收养的孩子这么累,都劝她说:“你何苦呢?一个收养的孩子,说不定就是个白眼狼!”
但吕天梅不这么想,她认准了刘远毅就是亲儿子,只想对他好,未来的事儿并不去多想。
刘远毅也很争气,第一个学期结束,拿到了奖学金2000元,。
拿到钱后,他第一时间去商场买了一个腰椎按摩仪,寄回了家,随信还附上了剩余的钱。
在信中,他一再叮嘱:“妈,您一定要保重身体,等着我好好孝敬您!”
2007年,刘远毅大学毕业,顺利被英国剑桥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录取为研究生,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这是天大的喜事,不过,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刘远毅有点犹豫,说:“妈,我不去了,我想赶紧上班赚钱!”
吕天梅坚决不同意,还是说:“钱的事儿妈来想办法。”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第二天,吕天梅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结婚时候的首饰,凑了5.5万元,交到了刘远毅的手上。
双手捧着这沉甸甸的5.5万元,刘远毅扑通一声跪在了吕天梅面前,他哭着说:“妈,您的恩情儿子永远不会忘!”
刘远毅去了英国后,妹妹也紧跟着上了大学,家里的负担更重了,懂事的刘远毅深知吕天梅的不容易,所以他一边上学,一边做科研项目,尽可能地帮吕天梅分担。
2010年,刘远毅研究生毕业,收到一家大公司的offer,留在英国工作。
入职后不到一年,他就因为表现突出,拿到了7万英镑的奖金,他用这笔钱,把妈妈接到英国玩了5天,还把剩余的钱都给了妈妈,说:“妈,你的好日子来了!”
此时,已是两鬓斑白的吕天梅,靠在高大的儿子身边,心里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送妈妈回国后,刘远毅继续打拼事业。
几年后,刘远毅被一个投资人看重,两个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事业蒸蒸日上,所以也就有了吕天梅突然收到的1500万元转账。
在转账后,刘远毅还给吕天梅打了一个电话,说:“妈,用这些钱,把家里欠的钱都还了,另外,妹妹要结婚了,给她买一套大房子,剩下的钱就是你的养老钱!”
面对这样一笔巨款,吕天梅也纠结了,要,怎么花?不要,一定会伤了儿子的心。
一番思量后,她收下了这1500万,拿出十几万还了欠债,其余的钱都放到了一个投资账户里,她决定成立一个基金,去帮助更多像当年的刘远毅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子时,刘远毅的回答是:“我无条件支持您,等时机成熟了,我回国和您一起做这件事!”
很多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星星点灯》,歌词是这样的: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
人的一生,很难永远都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彷徨、无助,甚至是倍感绝望的时刻。
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个人拿出善良和温暖,给予陪伴、支持和鼓励,那就像是“点点星光”,能够照亮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路。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单亲妈妈吕天梅,用她的善良和温暖,照亮了孤儿刘远毅的人生路,而刘远毅,在长大成人,闯荡出自己的一个世界后,没有忘记去回报自己的“妈妈”。
这是属于刘远毅和吕天梅之间的缘分,这也是人间的收养关系该有的样子。
借着吕天梅建立的基金,相信这种爱和力量会传递到更多人的心里。
作者:心海,来源:砍柴书院。
收养孤儿院孩子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
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镇一间开在街头的小面馆,从清晨6点开始便排起了二十多米长龙,来此吃早餐的人络绎不绝。
这家小面馆做的面难道是什么人间美味?还是说老板是一个“面馆西施”,前去吃面的人都是为了一睹老板的芳容?
其实上面的提问都不对,这家面馆的味道就是家常味,称不上山珍海味。至于老板,更非什么“面馆西施”,反而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粗糙汉子。
一间毫无吸引力的面馆,为何让食客们在清晨6点就排起二十多米的长龙?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面馆老板的爷爷,在去世后给他留下的“天价遗产”。
开在马鞍山采石镇的面馆名叫老歪面馆,仅听名字就感觉很奇怪,一家正经的面馆,却叫老歪。而老歪这个名字,就是爷爷给老板留下的无价遗产。
老歪面馆的老板就叫老歪,其实这并非是他的本名,至于老板的本名,除了他和妻儿之外,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老歪只看外表,感觉凶巴巴的,壮硕的身材外加鼻梁一旁的黑痣,更显得凶狠,放在古代的通缉画像上,老歪估计是第一个被抓送官府的那位。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老歪虽然长得凶狠,但他却是非常温柔的人。
每天清晨四五点,大多数人都在梦乡时,老歪总会早早地起床收拾,然后跑到菜市场采购一些蔬菜。老歪对于蔬菜没有太多讲究,但唯一一点就是必须保证蔬菜的新鲜。
采购完蔬菜后,老歪便会回到面馆起锅烧水,等待着客人的上门。
一旦老歪面馆的招牌亮起,陆陆续续就会有无数客人上门,点一碗小面就着油条大快朵颐。因为是一间面馆,老歪并不能保证效率,他需要等待面条被煮开后才能出锅,这就导致他的上餐效率不如正常的早餐店那么快。
仅仅开门半个小时,只有30平方的老歪面馆中已经坐满了人,甚至店外也有了排队的现象。为了吃上老歪面馆的面条,一些食客丝毫不介意拼桌,反而拼桌后碗中的面条更香了。
每天从早上6点到上午,只有十张桌子的小饭馆,一天都会翻台近10次。餐饮从业者如果能够实现翻台,那绝对会让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可对于老歪来说,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忙碌。
一天翻台10多次,那至少也得有400名顾客上门就食,老板绝对赚得盆满钵满。可对于老歪来说,忙碌大半天,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收入,赚的钱只比成本多上一点。
至于老板赚不到钱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房电费、燃气之外的因素,老歪面馆的招牌干丝面只要5元,其他面条也差不多只有5、6元左右。
要知道如今已经到了2022年,在物价飞涨,工资不涨的年代,老歪面馆的价格却低得令人不可置信。
自从老歪开上这家面馆后,涨价次数屈指可数,只有到了卖一碗面条顾不住成本后,老歪才会提上5毛1块的价格来确保成本。
肯定会有人觉得,老歪这是在做慈善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在做慈善,他是在做生意,更是在做人。
老外面馆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即便面对20多米的排队长龙,依旧抵挡不住客人的热情。这些客人来到老歪家就食,除了物美价廉之外,更愿意亲耳聆听老歪讲述他的人生经历。
在老歪的讲述中,他已经没有了5岁前的记忆。
老歪童年的记忆停留在了5岁,那还是在54年前的1967年,5岁的老歪独自一人站在采石镇的街头。他的父母在哪里,老歪也不清楚,他只记得当时自己已经饿得两眼发昏,无力走路。
就在老歪即将饿昏在街头时,一位五六十岁的残疾老人端来一碗面条,放在了老歪的面前。那位老人穿着破烂,盛放面条的瓷碗也是残破的,但却非常干净。
5岁的老歪没有那么多心思,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放在眼前,饥肠辘辘的老歪直接吃了起来。残疾老人看着小孩狼吞虎咽的模样,便询问起了老歪的身世,在得知他没有父母后,老人将老歪带回了家中收养。
这位收养老歪的残疾老人,脖颈处有残疾,所以一直歪着头,身边的人都称这位老人为老歪。
没错,如今老歪面馆的老板,他的老歪就是继承他爷爷的名字。为了好区分残疾老人和老外面馆老板的名字,以下便称残疾老人为老歪,面馆老板为小歪。
老歪就是马鞍山本地人,虽然身体有残疾,家境也很贫穷,但周围的邻居却十分爱戴这位老人。老歪是邻居口中的老好人,之所以收养5岁的小歪,纯粹是善心“作祟”。
老歪把非情非故的小歪带回家后,又给他做了一碗热腾的面条,让他恢复体力,看着小歪脏兮兮的模样,老歪烧了一桶开水,给小歪清洗了身子,然后到邻居家借了一身他家孙儿穿不上的衣服,给小歪换上。
自那以后,小歪也放松了警惕,将老歪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老歪家里很穷,但他从未亏待过捡来的小歪,拿出自己的棺材本给5岁的小歪交了学费,让他上起了学。
年幼的小歪也不知道老歪的本名,只是听到周围人都称他为老歪,所以小歪也有样学样,称他为老歪。
听着小歪叫自己的外号,老歪是哭笑不得,于是耐心地对小歪解释道:“我年纪估计跟你爷爷差不多大,你以后还是叫我爷爷吧。”
爷爷这个词对小歪来说很陌生,他知道眼前的残疾老人并非是自己的爷爷,但小歪已经找不到家了,所以还是张了口,叫老歪为爷爷。
听到“爷爷”两个字后,老歪嘴都笑歪了。老歪是一个孤寡老人,没有老伴和子女,但他此时却有了一位孙子,也有了家人。
1974年的时候,一个噩耗传到了正在上小学的小歪耳中,收养他的爷爷因病去世,老歪的遗体在家中被发现。
上了学,已经有了思维方式的小歪很悲痛,眼泪止不住地流,哭喊着从学校回到了家中,见到了爷爷的最后一面。
老歪家里很穷,为了让捡来的孙子上学已经掏出了棺材本,所以连口装尸体的棺材都没有,但善良的老歪人缘很好,在得知老歪的噩耗后,邻居自发出钱出力,把老歪给厚葬了。
自从老歪离世后,12岁的小歪失去了人生中最后一个亲人,他又变成了一个孤儿,无心上学,整天闷闷不乐。
不知是小歪的不幸还是幸运,在老歪离世后,凭借着爷爷的好口碑,小歪又成为了拥有无数“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孩子。
爷爷离世后,房子和“老歪”这个名字都被小歪给继承,街坊邻居也都称12岁的小歪为老歪。
渐渐地小歪习惯了别人叫自己“老歪”,并且他也希望别人叫自己老歪,这样就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带给自己新生的爷爷。
因为老歪是一个孤儿,街坊邻居对于懂事的老歪十分喜爱,每天到饭点总会邀请老歪到家中吃饭,甚至一连一星期都不带重样的。
街坊邻居把老歪当成自己的亲人一般,集资给他出钱交学费,天冷了还会给老歪做棉服。
老歪接下来到成年的经历,就是吃街坊邻居的百家饭为生。老歪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爷爷,也从未忘记过邻居给自己的帮助,他不能忘,也不敢忘。
善良是会传承的,感情也是,老歪继承了爷爷善良的品格,也继承了一颗报恩的心。
是爷爷给了老歪新生,是邻居让老歪品尝了人世间的美好。正是怀着这样的心,老歪面馆出现在了采石镇的街头。
老歪面馆开办的初衷,确实是为了赚钱,但绝非是一般商人想的赚大钱。毕竟开面馆做生意也都是为了生活,如果连自己的温饱都顾不住,又该如何帮助他人呢?
从老歪面馆营业的第一天,老歪便将价格定在了最低,在顾着成本的情况下稍有盈利。老歪的收入不高,也就相当于普通打工人的收入,但工作量却是打工人的数倍。
心中怀有对生活的感恩,老歪在面馆一待就是数十年,数十年如一日,老歪却乐在其中。
老歪在面馆中接待过很多吃“霸王餐”的人,这些人每一个身上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老歪不喜欢打听别人的故事,但他却又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
最让老歪感触的一件事,就发生在2021年的夏天。那时老歪面馆马路对面坐着一位7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身边还带着一个小孩。
老歪从老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54年前的影子,所以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去找老人聊天,可理智却战胜了冲动,老歪并不想过多干涉别人的生活。
老人在老歪面馆门口一坐就是大半天,也不见他和孩子吃饭,每当不忙的时候,老歪总会做两碗鸡蛋面端到老人面前,然后转身离开。
老人也没有太过矫情,他和孩子端起面条一顿狼吞虎咽,吃饱后便将空碗放在路边。老歪看到老人带着孩子离去,就走到马路对面将空碗收起来。
附近的邻居都知道老歪的为人,所以对老歪免费送面的事情见怪不怪,不过还是有好心的邻居提醒老歪:“每天来坐在马路对面的老人和孩子不是流浪汉,他们只是来这里蹭饭。”
老歪听到邻居的话后,反而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没必要干涉别人的生活,两碗面又不算什么。”
一连四五天,老人照常来到老歪面馆马路对面,看着排队长龙结束,老歪便会端着鸡蛋面让老人和孩子吃。期间,老歪从未问过老人任何事情,老人也默契地保持沉默。
老歪对世间的看法很简单,世人报以微笑,我以微笑待世人。很难想象,一位看似五大三粗的面馆老板,有着这样的人生觉悟。
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人。老歪面馆一直都会开下去,这个时间是永远。老歪面馆不止是在马鞍山采石镇的街头,更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善良是会传递的,老歪曾受到命运不公,他找不到父母也找不到家人,可他却有一个比家人还亲的爷爷。
爷爷去世后,邻居替老歪撑起了伞,让这位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善良,懂得了报恩。爷爷给老歪留下的天价遗产,那边是以诚待人,以真心待人。
感情和善良是可以传承的,老歪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但小人物的故事往往最动人心。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需要小人物报以清澈泉水洗涤心灵。
收养孤儿有补贴吗
2015年12月的一天,家住江苏扬州的吕天梅忙得不亦乐乎。今天女儿就要出嫁了,她一大早忙前忙后,生怕哪个环节会出问题。
突然兜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吕天梅以为是某个宾客回复的消息,她赶快拿起来一看,却没想到居然是银行发来的转账短信。
短信上赫然写着:您的银行卡已汇入160万英镑。160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可是足足有1530万元啊!
望着卡里的巨额转账,吕天梅震惊不已,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就算有人送礼也不可能送这么多,究竟是谁转的呢?吕天梅心中隐隐有个念头,但不太敢确定。
正当吕天梅狐疑之时,她的手机又响了。她按下接听键,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这笔钱是我转给您的,您可一定得收下!你尽管放心拿着,记得把欠的债都还了,再给妹妹和妹夫买套婚房吧……”
吕天梅推迟了半天,但对方一再坚持必须让她收下。
那么,这笔天文数字的转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还得从十五年前的一桩往事说起。
吕天梅1987年毕业于天津商学院。毕业后她便留在了本地的一个工厂里当会计。在这里,她认识了丈夫周波。两人在1988年结了婚,于次年生下了女儿周静。
1991年,受经济政策的影响,一大堆国企接连倒闭,其中就包括了夫妻二人所在的厂子。但日子照旧得过,于是两人一琢磨,准备下海从商,做玉石买卖。
吕天梅大学时学的外贸,英语非常好,而丈夫周波也是个能言善辩的人。通过两人的努力,他们很快就在玉石领域站稳了脚跟。短短几年,资产不断累积,买卖越做越大。
1996年,两人来到扬州安家,并在此创办了一家外贸公司,专门向外销售玉石和翡翠。打拼两三年下来,生活越过越好,他们甚至还买了别墅和跑车。
可惜好景不长,1999年,一个上海女人的出现,让吕天梅的幸福生活变得支离破碎。这个女人名叫曹丁莉,是公司的一个客户。
1999年10月,吕天梅发现了曹丁莉总是不断通过丈夫周波进货赊账。她怕丈夫被骗,就提醒他一定要去讨要货款。
谁知丈夫不以为然地说道:“你就放心吧,曹丁莉是个有钱人,她在上海有三套房产呢,怎么也值个上千万,不会出事的”。
出于对丈夫的信任,吕天梅相信了。直到2000年3月,她通过对账才发现,曹丁莉在公司所赊的货款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这一大笔钱让吕天梅惶惶不安,她立即要求丈夫和她一同去对方的公司,讨要这笔款项。但丈夫依旧是之前那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吕天梅感觉有些奇怪。
谁知道没过几天,丈夫周波留下一张纸条后,就神秘消失了。
纸条上写着:天梅,对不起,我骗了你!我现在准备和曹丁莉一起过日子了。你照顾好自己和女儿,遇到好男人就重新嫁了吧!
吕天梅连夜赶到曹丁丽在上海的公司,却发现东西早已搬空。她这才明白,这两人早就规划好了,还将自己骗得团团转。
吕天梅没有办法,只好去公安厅报了警,但由于丈夫早已和曹丁莉串通,她手上的证据很少,仅有的一些手续也只能显示赊账行为属于双方自愿,所以公安部门不予立案。
当吕天梅绝望地回到公司,才发现公司账上不但没有钱,反而还倒欠了其他人200万。
吕天梅瞬时感觉天塌了下来,如今丈夫和情人卷款私奔,自己还背上了巨额债务,此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吕天梅终日以泪洗面,还要回家面对年幼的女儿。而女儿此时也感觉到了家中的异样,哭着问她,她的爸爸是不是不会再回来了?吕天梅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和女儿抱头痛哭,她说:“我们先找到爸爸问清楚”。
她还没有来得及调整自己繁杂的思绪,就又迎来了另一个变故。
5月3日,她接到了110的电话。“您好,请问您是吕天梅,吕女士吗?我们在无锡跨塘桥河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好像是您的丈夫,您可以过来辨认一下吗?”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吕天梅的大脑瞬间空白。她虽然曾经多次感叹世间无常,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无常竟在她的身上发生得如此繁密,以至于让她喘口气都难。
她连夜赶到了无锡殡仪馆,一看那已经被水浸泡得发肿的尸体,顿时哭了出来,那正是她痛恨却又爱了很久的丈夫。
警方安慰了她一会儿,并转交给了她一张周波在包里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天梅,我实在是对不住你啊!曹丁莉和另一个男人跑了,我到了这一步真是活该!你一定要找回被骗走的钱,我没有脸回去见你们!”吕天梅压抑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在帮周波料理了丧事后,吕天梅悲痛万分,她到处打听曹丁莉的下落,却发现她早就已经跑国外去了。
律师朋友也劝她,说就算找到了,手里的证据也不够。
于是吕天梅只好自己想办法。她低价转让卖掉了房子、跑车以及公司留下的货物,将债务还到仅剩20万元。
吕天梅把这一切都解决后,就带着女儿去周边的老式小区租了套65平的房子,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替周围邻居裁剪和缝补衣服。
就这样,昔日身家上千万的女老板变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的缝纫机女工。她和女儿相依为命,过起了艰难又拮据的二人生活。
2000年10月的一天,难得休息的吕天梅一大早就出去买菜,准备给放假在家的女儿做一顿好吃的,可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看到旁边有一家开着门的车库,吕天梅便跑了进去。
车库大概有10平米大小,吕天梅惊奇地发现里面不仅有床和桌子,还有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正坐在床上看书。
“不好意思,外面突然下起了暴雨,我没有带伞,可以暂时进来躲会儿吗?”吕天梅一边拍打身上的雨水,一边礼貌地问车库里的男孩。男孩笑了一下点头同意了,还礼貌地给她搬了一个小板凳。
吕天梅坐下来,张望着车库的设施,她看到只有一张床,一个小桌椅和一个很小的电饭煲,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吕天梅想着,或许父母都是外地务工的人群,为了省钱才租了这间车库凑合过日子。
可是吕天梅并没有看见其他人,于是就主动寒暄道:“你叫什么名字啊?”男孩有些腼腆,低声回道:“刘远毅”。
“你是住在这吗?平常谁做饭呀?”
男孩小声地说:“我自己做。”
吕天梅看见墙角只有一个很旧的电饭煲,惊讶地说:“你怎么做饭啊?”
男孩指了指电饭煲,说:“可以用那个煮面条的。”
“那菜呢?”
“放点盐在锅里就可以了。”
吕天梅吃惊不已:“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都外出上班了吗?”
男孩眼里的光瞬间黯淡,眼泪猛然从眼眶中涌了出来,他低头哽咽道:“他们已经去世了......”
吕天梅的心中一痛,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背,给予了他一丝安慰。
细问之下,男孩的身世渐渐在她心里清晰起来。
男孩出生在扬州宝应,父母原本做小生意,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还不错。可是在大概一年前,家中飞来横祸。
他的父母骑着三轮车去进货的时候,不幸与大货车相撞,双双身亡。而爷爷奶奶早已离世,农村的外公外婆本就身体不好,也没能力照顾他,于是他就被寄居在了叔叔家。
可是叔叔家里的条件并不好,婶婶也将他当成了一个累赘。在刘远毅成功考上高中后,两人就对他不管不问了。
吕天梅听完刘远毅的遭遇后泪流满面,本以为自己已经十分不幸了,没想到这个孩子也这么悲惨,她诚挚地发出了邀请:“去阿姨家吃饭吧!”
没想到刘远毅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说:“谢谢阿姨,但我不能给你添麻烦!”
回到家后,吕天梅始终无法平静,她的眼前一直浮现着那个脏乱的车库和坐在床上读书的男孩。中午时分,吕天梅把饭菜分成了两份,一份给女儿留下,一份给刘远毅送了过去。
刘远毅看着递过来的饭菜连忙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但是吕天梅再三劝说道:“你还在长身体,高中的学习压力又大,顿顿吃面怎么行?”于是刘远毅接受了这份关心。
在吃到饭菜的那一瞬间,刘远毅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仿佛又感受到了母爱的存在。
晚上大约10点过,吕天梅走回家的路上看见车库的大门竟然还锁着,感到有些担心。等到吕天梅回到家里,越想越急,她又返回去看了看,正巧碰到了正在开门的刘远毅。
吕天梅着急地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刘远毅解释道,为了能够省电,他都是在学校把作业写完了再回家的。
听完后,吕天梅眼眶一湿,于是问他的成绩怎么样,刘远毅说其他都很好,但唯独英语很差。刚好英语是吕天梅的强项,她开心地对刘远毅说:“正好我的英语还不错,找时间给你补一补。”
等到刘远毅答应下来,吕天梅才返回了家中。想到以后肯定会让刘远毅经常来往,她便和女儿说了这件事。
女儿在听完吕天梅的话后开心地支持了母亲这个决定,并且还肩负起了每天为刘远毅送饭的“重任”。
有天中午,女儿回来时,给吕天梅带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阿姨不好意思,明天学校要组织召开家长会,您能不能帮我去?麻烦您了,我不想让同学们觉得我没有家人...
吕天梅很快便答应了,还是以刘远毅“母亲”的名义去参加的。
转眼到了2001年春节,刘远毅满心期待着叔叔能来车库带自己回家过年,可谁知叔叔给了他200元钱后,就匆匆离开了。
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声,他实在受不住了一个人的孤独,便敲响了吕天梅家的大门。
吕天梅看着怅然若失的他,瞬间明白了。她赶忙将他带进房里,并把早就买好的新衣服拿给了他:“快去换上吧,等下咱们一起包饺子。”
在吃年夜饭时,刘远毅感动地说道:“吕阿姨,我能把你当成我的妈妈吗?等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吕天梅早就把这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现在,刘远毅主动要提出这个要求,吕天梅当然高兴,她立即答应了刘远毅的请求。在吕天梅的强烈要求下,刘远毅搬进了自己的家里。
2003年的夏天,刘远毅成功考入了浙大金融专业,吕天梅为此激动不已。知道刘远毅经济困难,她就去应聘了一家合金厂做会计,帮他承担了所有的学费。
刘远毅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在校期间刻苦读书,毕业后就被英国剑桥管理学院直接录取,学费全免。
2011年,刘远毅与一个英国人一同合伙创办了资产管理公司。在刘远毅敏锐的市场嗅觉下,不到两年财富就增值76%。后来他又和合伙人一起投资了环保涂料行业和港股,生意越做越大。
如今刘远毅功成名就、事业有成,他非常的感激吕天梅当年的行为,所以往她的账户上转了一大笔钱。
为了让孩子放心,吕天梅就收下了这一笔钱。她先拿去还清了当年剩余的20万债务,又在小区里换租了一套稍微大点的房子。
至于剩下的1000多万,吕天梅也没有乱花,而是设立了一个基金证券账户,开始做资产增值,她打算用这笔钱来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借此帮助更多像刘远毅一样的孩子实现梦想。
刘远毅得知吕天梅的做法后,对她十分的钦佩,他说:“您等我回来后,也一起帮你做慈善。”
就这样,母子二人准备继续把爱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得到爱。
收养孤儿属于法律行为吗
2013年,湖南常德安乡县新洞口村,一场家庭变故如晴天霹雳,让夏超、夏龙和夏莲三兄妹的生活瞬间坠入深渊。他们的父亲早早离世,而母亲林登兰也被肺癌的魔掌紧紧攥住,最终没能战胜病魔,撇下了这三个年幼的孩子。
彼时,大哥夏超12岁,还带着些少年的懵懂;弟弟夏龙10岁,眼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小妹夏莲才7岁,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却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在湖南本地,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已不在人世,亲戚们虽心有同情,却因各自的生活困境,无力抚养这三个孩子。
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李仁安,一直关注着这个特殊的家庭。她性格爽朗,心地善良,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看着三兄妹失去双亲后孤苦伶仃的模样,李仁安心疼不已。经过多方打听,她得知孩子们在山东还有一对远房叔叔婶婶,便决定亲自带着他们前往山东投奔亲人,希望能给孩子们寻一个安稳的归宿。
在前往山东的大巴车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可三兄妹却无心欣赏。他们紧紧靠在一起,小小的身躯微微颤抖着,眼神中满是惶恐。突然,夏超猛地拉住李仁安的手,“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带着哭腔哀求道:“李阿姨,我们不想去山东,就想跟着你,求你了,我们一定会很乖的。”夏龙和夏莲见状,也跟着跪在地上,哭成一团。
李仁安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她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个孩子,心中五味杂陈。她自幼父母离世,尝尽了生活的苦头,太明白这些孩子即将面临怎样的艰难处境。可如果把三个孩子带回家,现实的难题却接踵而至:自己如何承担起养育他们的费用?又能否教育好他们?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她头脑发懵。
但孩子们那满含恐惧与期待的眼神,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面对人性的考验,李仁安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和三个孩子命运的决定——带孩子们回家。
回到村子后,李仁安与孩子的叔婶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在取得他们的理解后,三个孩子正式住进了李仁安的家中。这可是三个孩子啊,生活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虽然申请了各项补助,但日常开销依旧捉襟见肘。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李仁安和丈夫省吃俭用。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三个孩子的到来,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李仁安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地说:“那时候,家里的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接着穿,虽然日子苦,但是只要孩子们能吃饱穿暖,我就觉得满足了。
生活的压力还不止于此,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才是李仁安最为关心的。她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没办法在学习上辅导他们,只能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深信知识改变命运,只要是与学习相关的要求,她都会想尽办法满足。李仁安经常对孩子们说:“我小时候没机会上学,很早就离开了课堂,不能在学习上辅导你们,只能在生活上多照顾。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孩子们也非常懂事,知道李仁安的不容易。夏超和夏龙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放学后还会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小妹夏莲则会帮着李仁安做家务,小小的身影在厨房和院子里忙碌着。夏莲说:“李阿姨对我们太好了,我们要帮她分担一些家务,让她不要那么辛苦。”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生活艰苦,但一家人也充满了温暖。然而,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2022年,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夏莲突然从学校回家,说什么都不肯再去上学。李仁安急坏了,她耐心地和夏莲沟通,可夏莲依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声不吭。李仁安在房门外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好久,夏莲终于打开了门,满脸泪痕地告诉她,学校里有同学骂她是孤儿,这让她感到无比自卑和难过。
李仁安心疼地把夏莲抱在怀里,轻声安慰她:“孩子,不用急于反击他人,等你成熟之后,会感谢那些曾经攻击过自己的人。因为正是这些人,才能让你变得更强大。”在李仁安的劝说下,夏莲终于鼓起勇气回到了课堂。
李仁安为了孩子们付出了太多,原本已退休的她,为了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再次到养老院应聘上岗。她说:“不想孩子们因为生活压力早早地出来工作,尽可能多读书,只要孩子们愿意,我愿意供他们一直上学。
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李仁安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三个孩子都没有辜负她的期望。2023年,老大夏超从湖南工业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一家企业工作。老二夏龙考上了中国民航大学,如今大三的他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小妹夏莲也考上了长沙职业商贸学院,开启了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2023年9月5日,三湘都市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李仁安颁发了天天正能量特别奖,以及一万元奖金。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养老院里忙碌地照顾着老人的李仁安,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和远在各地的孩子们分享这份喜悦。谈及奖金的用途,李仁安毫不犹豫地表示:“孩子们读书都要用钱,我想存着给他们用。”在她心里,孩子们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李阿姨就差没生我们,是她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幸福的童年。”虽然三个孩子没有叫过李仁安妈妈,但在他们的心中,李仁安就是他们最亲最爱的母亲。如今,看着曾经在膝前撒娇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去往不同的地方追逐梦想,李仁安的心中既开心又有些不舍。回想起这十年的点点滴滴,那些艰难的日子、那些温暖的瞬间,李仁安不禁泪流满面。她用十年的无私付出,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收养孤儿需要什么手续,收养孤儿去民政局还是孤儿院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