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农村的很多老百姓都听过合村并镇这个词,农村发展改革中其中一项就是合村并镇,有些老百姓就会疑惑说这合村并镇到底是什么?对老百姓有哪些利处或者有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解答一下老百姓心中的疑惑,来和大家聊一聊合村并镇的相关问题。
合村并镇,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些临近的、零散的、规模小、居住也分散的村庄整合起来,集中城镇化管理。将村庄农户建设成向城市社区一样的形式,农民们能够住上楼房,也方便统一管理。实现集中化管理之后,一些零碎土地可以得到整合和有效利用,不至于因为形不成规模而荒废,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合村并镇本身是为了缓解农村“空心化”的一种举措,如果能通过并镇将一部分农村年轻人留在农村支持建设,甚至吸引一些进城的农民回来是最好不过的。
那么,为什么要合村并镇呢?合村并镇的一大原因是为了缓解农村日渐“空心化”的趋势,诚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去往城市,那里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多的工作机会,即使这些年农村发展迅速,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也很难与城市相比。留在村子里的自然都是离不开农村的老弱病残,他们基本也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了,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大量宅基地无人使用,甚至出现了耕地抛荒的现象,增加了土地浪费的情形。
而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农业,农业发展又怎么能没有农民,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青壮年农民,国家想出了合村并镇的举措,希望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与城市居民拥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尽可能缩小农民与市民的生活水平来把人留住。同时因利用率低而闲置的土地也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无论是开垦耕种还是投资建设都能创造出价值。
合村并镇是一件利好农民和国家发展的好事,但依旧有农民朋友心里打鼓,这一并镇,我们的土地怎么办呢?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国有制的,不属于个人,农村的宅基地是由村集体分配给农民建设住宅的,按照国家“一户一宅”的政策,并镇了搬迁到新房后,原有的宅基地就要返还给村集体。老百姓的耕地并不会收走,农村耕地一轮承包权为30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我们的耕地不变,依旧由农民耕种。
合村并镇不等于土地征收,国家规定合村并镇要严格遵循自愿原则,不能强迫农民上楼,农民不乐意更不能搞强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规范优化乡村地区行政区划设置,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
合村并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但也难免遇到被有心人利用,打着合村并镇的旗号实施征收行为,对老百姓的房屋、土地强行征收占用,被征收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委托专业律师进行维护权益,运用法律程序捍卫权益。
被拆迁人遇到具体的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给出维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