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法院开庭后判决书下来时间如下:
1、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判决一般自立案后三个月内下达;
2、适用普通程序的一般立案后六个月内下达,有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3、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开庭规则
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
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巡回审理的可以在案发地或其他相关的地点张贴。其目的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
送达方式
法院判决书生效时间是:1、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2、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3、行政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1、规范性。为了提高诉讼文书的质量,最高法院制定了规范、标准且实用的各类司法判决的文书样式。
2、要求标点符号规范,即遵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3、要求数字规范,即按照《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规定和司法文书的特点,正确使用汉字和数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离婚案子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法院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法院开庭后多久送监狱
●民事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工伤案件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危险驾驶罪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车祸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法院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劳动争议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