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合作在异地就医怎么报销
大家好,由投稿人方洁来为大家解答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合作在异地就医怎么报销这个热门资讯。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合作在异地就医怎么报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医疗保险在哪里查
农村的景象很平静,但不少村民心里都担心健康问题。看病难、看病贵,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济南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2024-2026年)给了他们希望,但希望能否实现呢?
乡村医疗现状:问题不少
济南有3397个村卫生室,6500名乡村医生,但资源分配不均,医生不够专业的情况很常见。很多卫生室设备老旧,环境差,连基本医疗条件都达不到。村民看病得跑很远,路费和时间成本很高。
三年行动计划:号角吹响了
2024年,济南计划改造升级696个村卫生室,达到“七有四提升”标准。听起来不错,但能不能真正落实?会不会流于形式?乡村医生培训和引进大学生医生这些措施也很重要,但关键是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未来展望:需要共同努力
2025年以后,济南会继续推进计划,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优化运行机制,建设医共体。这些都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村民一起努力。我们希望三年后,乡村医疗能有很大改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病。但也要避免计划成为空话,真正解决深层问题才是关键。
乡村医疗的未来,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大家关注和参与。你觉得济南的三年行动计划能成功吗?你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在过去,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医疗条件没有保障,一旦有什么疾病不愿意去医院治疗,久而久之拖成了大病。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于2003年推出了新农合,如今已合并为城居医保,为农民看病保驾护航。
今年上半年,国家就出台法规,指出城居医保费用再次上涨40元,今年最低参保标准涨至320元一人。城居医保采取的是一年一交制度,每年的9-12月份为缴费时间,每个地区的具体规定不同,当然,农民可自愿选择是否缴费。而如今距离城居医保的缴费期越来越近,部分地区也开始了宣传,让农民做好心理准备。
可能有人抱怨农村医保费用再涨,不过农民也可享受下面4大福利:
1、异地参保在过去,农民只能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无法选择在工作的地方缴费。村干部也会督促那些在外的农民工,别忘了回家缴费或直接在网上参保。
不过在老家参保,异地医疗报销比较困难,且报销比例不是太高,很多人有了稍重的疾病后,只能选择回到老家治疗报销。不过今年国家表示,接下来将放开农民工异地参保,这样一来农民的福利将真正提升。
去年时国家就已推出了慢性病报销福利,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人医疗花费也得以减轻,他们在过去常年吃药,每个月要花上不少钱,但这些药物却无法报销。如今这些疾病也可享受报销好处,减轻了农村老人的负担。
今年,慢性病报销要在全国内统筹,同时还鼓励经济发达的地区扩大报销范围,如对痛风、心脑血管类疾病也能报销,这样更多人将会受惠。
3、药品费用下降近年来,不少人吐槽医院药品太贵,特别是医保名单类药物,比非医保药品价格高上不少,这样报销反而没有什么优势,大家的参保热情降低。
其实药物的上涨,主要是生产原料增加,人工成本高,还有就是研发费用高。不过2018年时国家就对抗癌药开刀,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名目,降幅为56.7%。今年国家又先后多次和厂商谈判,从而让不少药品降价。
农村医保的报销比例和职工医保相比仍然偏低,不过这几年国家也陆续提高了参保比例,为的就是让农民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如大病报销比例提升至60%,这意味着10万元可报销6万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而今年国家又提出要争取将医疗报销比例提升至70%,让农民的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同时,如今的看病门槛也在下降,起付线为当地社平工资的50%,也让大家看病成本降低。
在过去,因医保系统没有共通,以至于不少农民出现了重复缴费行为。他们进城工作时,单位帮忙参加了职工医保,保障其医疗福利。不过在农村老家,父母又帮其参加了新农合,这样就涉嫌重复缴费行为。
不过国家明确指出,不能进行重复缴费,一旦有什么疾病,只能选择一种医保报销,一旦发现重复缴费要重点清理。当然,大家有条件的话,最好参加职工医保,其报销比例更高,报销范围广。
早在2003年时,新农保费用为10元,且这一参保标准一直持续到2008年。随着新农合在全国普及后,医保费用也为此逐年上涨,如2018年为220元,2020年为280元,今年再涨40元,一人最低缴费320元。
不少农民感慨,新农合年年上涨,何时是个头!很多年轻人一年没生病,但下一年还要重新缴费,面对新农合年年上涨,不少人心生怨言。
不过农民也别抱怨太多,国家也考虑了这一点,对那些家庭困难的人群也提供了减免福利:
①特困人群。这类人也就是所说的“五保户”、孤儿,他们的生活比较困难,没有赡养或抚养人,为此政府也对这些人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助,他们不需要缴费即可享受医保福利。
②低保户、重度残疾者。对于那些重度残疾、低保户,多年来一直由政府帮忙代缴,不过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同,如苏州1-4级残疾患者可免交,天津重度残疾可免交。国家也规定,对那些刚脱贫的建档贫困户,要展开政策托底,别让其刚脱贫就因疾病返贫,这类人也可享受医保免交福利。
不管怎么说,城居医保的福利逐年提升,农民别嫌价格上涨而不参保,到时候一旦有了重大疾病可就麻烦了。
农村医疗保险一年多少钱
【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农合”缴费工作,新农合医保是农民的惯称,现在已经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替代,农民大多称之为“社保卡”,看病就要带社保卡,不然不能报销,这在农村已经是种习惯,而现在又开始推出了“电子医保凭证”,实现了无卡就医。
新农合缴费时间大多在每年的9月初到12月底,一年一交,过期作废,为了不耽误下一年度的使用,农民早早就把费用交了,只是今年的收缴工作有些费劲,各部门包括村干部不得不开始做村民的工作,并要求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今年新农合个人缴费再次上涨,去年全国最低缴费为280元,今年上涨40元,为每人每年320元,也就是这上涨的几十元让不少村民不愿意缴纳,毕竟农村居民收入低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花上一分钱也要斟酌一下。
面对这种情况,村干部也是研究政策,绞尽脑汁想办法,并且透露今年的新农合新增3大好处。
①实际报销比例提高
看病贵、难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家庭看病花费并没有实际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大,有些人说是过度医疗造成的,感冒发烧治疗费只用十来块钱,但是检查费用数百甚至过千,甚至还要住院,最后小病当大病,大病当绝症。
而今年缴费后,将进一步巩固稳定住院待遇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完善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待遇保障和普通门诊统筹,做好待遇衔接。
同时多个部门表示要提高实际报销比例,减少小病大医、过度医疗等行为,让看病费用能够看得见的下降。
②一般门诊可报销
门诊报销以前只是在乡镇医院和村里的卫生所,报销比例各地区不同,门诊一般在45%~55%左右,住院大多在80%左右;县级医院,新农合门诊基本上是没有报销的。
而现在,县级医院的门诊治疗多数也能报销了,尤其对于慢性病,报销比例同步住院报销,高血压、糖尿病用药,甚至有条件的地区已经把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纳入慢病保障范围,大大减轻了这些长期病慢性病家庭的负担。
③费用跨省结算
优化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探索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实现路径。并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优化完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制度规范以及平台功能。
目前,我国有27个省市开通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结算的试运行,要求在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家医院,满足我们外出的农民工就医需求。
村干部除了说以上3个新添好处之外,还透露有2类人可以免交新农合个人缴费,由国家财政或者省市进行补助。
第一、一级低保户
农村特困家庭,生活困难户,家有丧失劳动力的残疾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群,对于这类人的新农合缴费全部减免,并且看病时也要进行兜底倾斜,建立健全依申请救助机制,及时将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慢特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也就是不仅不需要交保险,看病还要减免费用,防止其家庭因病陷入极度贫困,让我们的全面小康失色。
第二、高龄老人
高龄老人医疗保险缴费按照地区不同,有些是全部减免,有些是减免一半,也有网友反映说自己爷爷九十了一分都不少交,对于这样的情况各地不一。
但是绝大多数的地区对于70岁以上,有些是80岁以上的老人个人缴费全部减免,减轻了老人的负担,毕竟农民的养老金就不多,如果再交三五百,一年也不用看病了,吃饭钱都难凑够。
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参保率高达96%以上,新农合固然有人因为费用上涨断缴了,但是为了给自身买一份保障,大多数人还是在村干部的催缴之下都交了,今年你还会交吗?
农村医疗怎么报销
关于取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的建议(320元/人),医保局回应,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虑社会医疗保险互助共济属性,体现共享共建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健康保障责任,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财政投入和制度可持续发展,还需谨慎研究。
一则新农合将取消个人负担部分的消息,成为了农民朋友热议的话题。事情的起因是全国人大代表孙开林提出的“关于取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的建议”,国家医保局给予了答复。至于要不要取消,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还需谨慎研究,具体也就是开头的第一段话。
新农合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不做过多解释了,简单说一点,新农合的资金构成采取的是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提起新农合,很多朋友首先会想到一件事,那就是费用的增加。从2011年开始,到2021年,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从每年的50元/人,涨到了320元/人,十年的时间,每个人缴费上涨了270元。如果家庭人口不多,可能感受还不是很明显,如果家庭人口多,每年新农合的缴费就需要好几千元。
当然,个人缴费部分增加的同时,财政补助标准也在逐年增加,从2011年每个人补助200元,到2021年,涨到了每个人补助580元。如果把个人缴费部分和财政补助加在一起,每人每年就是900元,财政补助占了一大部分。
新农合如果从实际使用过程来看,在遇到大病时,会报销很大一部分,能够减轻家庭负担,如果是小病,一是没必要报销,二是新农合报销并不是所有诊所、医院都能使用,有特定的合作点,而村里面的小诊所,一般都是不能报销的。从这点来说,小病用不到,大病还是需要报销的。
新农合的初衷是好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不过,缴费金额的不断增加,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或者是不太愿意继续缴费下去的理由。2021年缴费每人320元(个别地区已超过这个数字,根据当地的经济有所上涨),如果一家有6口人,一年需缴费1920元,将近2000元。
如果从种地收入来对比,一亩地小麦和玉米,正常的年份,亩产都千斤的情况下,除去种植成本,一亩地纯利润在1000元左右。也就是说需要2亩地的收入来缴费新农合。
当然,家里的人口数不同,种植作物不同,产量不同,当年庄稼的价格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会有差别,可能少于2亩,也可能多于2亩。不过这都无所谓,只是用种地收入和新农合做个对比。况且,现在的绝大部分的家庭,都不是以种地为主,青壮年会外出打工,不能外出打工或者上了年纪的,也可以在当地做一些小生意。
除了新农合的缴费金额外,新农合报销比例问题也是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人说能报销80-90%,住院基本不花钱,有人说,只能报销50-60%,报销以后花费还是太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2点原因。
其一,生病住院时,并不是所有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比如检查费、床位费这些是不报的,有些药能报销,有些药不能报销,这就导致最终计算报销比例时有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住院,从住院进去到出院,一共花费5万元,包含了所有的费用,但是结果只报销了2万多元,接近3万,这样计算后,报销比例为50-60%。
而如果不把检查费以及无关的花费计算进去,可能只花了3.5万,报销3万,计算后得出报销能达到86%左右。当然,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具体还需根据详细情况来分析。
其二,本地住院和异地住院的报销比例也是不一样的,异地住院不仅包含了外省,还包含外市,甚至是外县。举个例子,我们村是2个县的交界,去年我邻居生病住院,由于我们村离县城有50公里左右,去那边住院不是很方便,但是距离隔壁县城医院不到10公里,就准备住隔壁县城的医院,不过,那边的医院说,建议回本县城住院,那样的话,报销比例大一些。
这只是县城的异地,如果是省与省之间的异地,报销比例还会不一样,同样的病,可能在本地和异地治疗,最终报销数目能相差好几万。
新农合缴费金额和新农合报销问题上,开头人大代表孙开林提出的“关于取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的建议”,才会得到这么大的关注。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肯定希望取消,在取消个人负担部分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新农合的好处,放在谁身上谁都愿意。
而国家医保局回复的还需谨慎研究,其实简单来说,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取消,其一,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其二,关系到多个方面,并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对此,网友们也有不同的看法,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观点一:赞成取消的建议,这样是大多数网友所期望看到的。如果不能取消,降低缴费金额,或者固定一个金额别再上涨了。
观点二:虽然说完全取消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增加报销范围,现在的报销范围有点小,这不能报,那不能报,比如把检查费纳入报销范围。
观点三:加大报销比例,交了这么多年,一次也没用过,不知道钱去哪了,希望这些钱能够用到该用的地方,比如加大报销比例,让人们不再提起大病就害怕住院。
观点四:统一报销比例,不论本地还是异地,报销比例要一样,这样的话,如果在外地上班,有病之后,不用回本地治疗了,还有一点,一些大城市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统一报销比例后,对于一些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针对上述问题,医保局的相关人员,也给出去了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均衡各方筹资缴费责任,优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结构,逐步建立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和基金收支平衡相适应的筹资机制,促进制度稳定可持续运行。
2021年新农合缴费即将开始了,大家对于取消个人缴费的建议,怎么看呢?赞同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合作在异地就医怎么报销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