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明附属第一医院,吴金明 湖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潘瑞

吴金明附属第一医院,吴金明 湖南

大家好,由投稿人潘瑞来为大家解答吴金明附属第一医院,吴金明 湖南这个热门资讯。吴金明附属第一医院,吴金明 湖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吴金明画家

编者按:湖南省两会召开之际,红网时刻新闻联手新湘评论推出系列高端访谈《动能湘对论》,专访京湘两地重量级专家,为湖南动能建言献策。辑录京湘学者哲思,联动两会会场内外。今天推出第二组,聚焦投资和消费,对话的专家分别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和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吴金明。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湖南省政协原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原主任吴金明长期从事经济领域的研究。在从事学术研究前,他曾在乡镇挂职担任镇长,并在企业做过副总经理。基层的经历,让他的学术研究更有的放矢。

作为中南大学的教授,他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也有着深刻理解。本期对话,聚焦科技投早投小的生态问题,探讨如何投资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是湖南换道超车的一个突破点】

红网时刻新闻:2024年,您作了多场讲座谈经济形势,提到“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进入换赛道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印象中,曾有一段时期,湖南强调“弯道超车”。您觉得,当下湖南要实现“换道超车”,最紧要的是什么?

吴金明:我国经济进入换赛道发展新阶段,换赛道是为了换道超车,从产业竞争的“红海”转场到新质生产力的“蓝海”,从高速增长轨道转到高质量发展轨道。

从湖南来看,当前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点在哪里?

2024年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该《方案》聚焦“8+9”产业,即:

新兴产业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个领域。

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个领域。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湖南要实现“换道超车”,当下最紧要的是在上述产业领域内选准、培育新的产业爆破点或增长点,形成新的创新优势与产业优势。

我认为,这当中,发展低空经济,比发展其他新产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你看,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的量子芯片也好,中南大学的深海海洋探矿采矿技术也好,这些都属于未来产业领域,预计还需要10-15年的科技创新研发阶段。当下,可以直接形成产业的就是低空经济。想要“换道超车”,这是重中之重。

红网时刻新闻:湖南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吴金明:湖南是我国航空工业产业布局的重点省份,发展低空经济有四大优势。

第一,湖南是我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开放试点,就是先行先试,这是发展低空经济最重要的机遇。像广东、上海,也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但他们不是试点省份,只能“开通一条航线申请一次”。而湖南要申请,可一揽子申请下来。

第二,所有的低空飞行器都需要北斗导航,北斗相当于是低空飞行器的“眼睛”,而北斗导航很多技术由湖南原创。同时,国家批准的北斗导航技术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是岳阳、长沙和株洲,这也是很强的优势。

位于株洲芦淞航空城的山河星航研制生产的“阿若拉”飞机。

第三,低空飞行要用到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飞机起降系统研制基地分别在株洲和长沙,这个优势也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第四,除公共机场外,国家批复湖南的通航机场达61个,是目前全国所有省份中批复得最多的。

红网时刻新闻:湖南要如何抓住机会?

吴金明:2024年,是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今年开始,全国有20个省份都在争取低空飞行城市。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

可以说,今年是我国低空经济的爆发阶段,这个节点,如果我们不抓住,就会丧失巨大的机会。

关于湖南低空经济的发展,建议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低空飞行器制造,二是低空运营服务,三是低空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

目前,最紧要的是,各市县要尽快开放提供低空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

【容错机制的“堵点”正在疏通】

红网时刻新闻:您此前还在讲座中提到了“换道超车”的大体思路。首先要做规划并推进落地实施。其次,是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再是2029年底,要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任务……可否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谈一谈您对这些任务的理解?

吴金明:首先讲讲为什么要开展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滚动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生产的产品,变现取得收益,再反哺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十届长沙国际车展现场。(图源:长沙国际车展组委会)

要使新质生产力能够滚动发展下去,就必须把已经做出来的产品大规模投入到市场中,政府给予一定的消费补贴,让老百姓愿意花钱购买,这等于把新质生产力赛道的产品的消费市场打通。这是从市场应用场景来着手,促进“以旧换新”。

而设备更新改造,是从供给端着手,引导企业改造升级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

一手让市场活跃起来,一手让产能体系更新,这两个都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

而到2029年要完成300多项改革举措,这是从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红网时刻新闻:可否举其中一项改革任务为例,进行说明?

吴金明:我举一个例子,过去的24年间,我国做科技创新投资,其中大规模的投资一靠民企、二靠财政,银行和央国企的大资本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到科创公司。

为什么?因为以前没有容错机制。监管部门要求央国企在总量上保持增值,这个是没错的,但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保持增值,这与科技创新的规律不相匹配。

比如,科技创新的投资成功率为50%,那么失败率也是50%,投资10个亿进去,5个亿成功,5个亿失败了,如果审计部门查定失败了5个亿,就会被问责。

位于长沙的中国电科48所成为国内首家离子注入机自研量产企业。图为高能离子注入机CIE8000。

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当下,很多地方的国资监管系统都在调整,建立容错机制。

湖南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也在改革完善容亏容错机制,明确有些投资项目允许失败、失败率是多少,把比例都提升了。这样慢慢放松规制,银行、国企的钱就能更好地进入到科创投资中来。

【要重视提高产业的根植性】

红网时刻新闻:从发展逻辑来看,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体系至关重要。在您看来,湖南想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关键是什么?

吴金明:国内现在做科技金融,包括湖南做的,大都是把已有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应用专利、外型专利等,作为质押后发放贷款,目前的科技金融还停留在比较狭窄的口子上,而这并不是科技金融最重要的环节。

科技金融的核心,在于投早投小,做天使基金、种子基金,这是湖南乃至于全国的短板。

科技创新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科技开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前两个阶段投资都叫科技金融,第三阶段就是传统金融了。

在美国,以第一阶段为主,第二阶段为辅,有11000家银行做风投,和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德国和日本的银行以第二阶段为主,第一阶段为辅。而我国的银行是以第三阶段为主,大规模投小投早的意识几乎还摆在“门外”。

2024年10月,“江海号”盾构机在长沙下线,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图源:央视新闻)

这两年,湖南愈发重视“提高产业的根植性”。比如,有很多地方招商引资,想把华为、腾讯、大疆引出深圳,为什么它们不愿意走?

因为深圳市政府投早投小,对华为投了20年,对腾讯投了15年,对大疆投了8年,他们在很早很小没钱的时候靠政府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今天变成参天大树,也不愿意走了,这样的产业才有根植性。

当然,湖南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工程机械行业,从以前的常德浦沅机械厂到现在的中联、三一、山河智能,都是地方政府一直在培植。

湖南目前的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培育方面,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一直投早投小投出来的。

所以投早投小非常重要。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鼓励银行的大资金,央国企的大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换到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的新赛道上来。

从2023年一直到2029年,换赛道最关键的6年,很多重大举措都将围绕这个来做。

【科技金融要从“四方面”发力】

红网时刻新闻:以前没有突破“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这个口子,堵点是什么?

吴金明:在这方面,一是缺风投的意识、经验与人才;二是对各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域把握不深、不准;三是被长时期的房地产高投资收益回报所吸附。

2024年5月16日,15家金融机构代表共同签署投资湖南倡议书。(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红网时刻新闻:湖南在科技金融改革中,具体应该怎么做,您有哪些建议?

吴金明:对湖南来说,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从四个角度来说吧。

建立技术资本市场。早期科创企业的股权与债权称之为“技术资本”。技术资本是从应用基础研发,到产业化前阶段的全部投资。我们过去不是技术资本,是以房地产和土地为核心的资本,必须要从土地资本市场转到技术资本市场上来,湖南要考虑怎么来建立技术资本市场。

建设区域性或全国性风投市场。打造“湘江科学城(企业端)+大学(研发端)+风投(资本端)+深圳、北京交易所(市场端)”模式,不仅推进科创企业IPO,并且要促进上市企业对科创企业的并购(技术资产并购)。

加快构建天使投资生态体系。包括搭建天使投资朋友圈,构建“1+N”梯次天使投资体系。统筹设立天使母基金,设立N个不同创新模式的天使子基金,通过子基金投早、投小。着重构建激励容错机制,对于探索性创新且严格遵循投资决策流程,由不可抗力导致损失或无失职行为的,免于追责。完善畅通退出机制,提升股权交易中心的活跃度。

探索建立基于认股选择权、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等为基础的信贷支持产品。原来我们只是在知识产权这块做信贷产品,现在要围绕高科技企业里面的股权和债权,围绕高科技人才、两院院士、大学教授来发放信贷产品,比如说这里有一位院士或者教授,他可能现在科技成果还没出来,但你看中了他未来的前景,就可以去投资他。

湖南正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全国也好,湖南也好,围绕这4个角度去做,才能够把科技金融引向深入。

我们国家在整个科技领域投入的资金,在2022年就超过3万亿了,其中大约70%是民营资本投入,20%左右是财政投入,央国企投资的占比较低。

如果将银行的大资金、央国企的大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现在的3万亿就会迅速扩张,新质生产力就能迅速发展。

吴金明个人简介及照片

编者按:湖南省两会召开之际,红网时刻新闻联手新湘评论推出系列高端访谈《动能湘对论》,专访京湘两地重量级专家,为湖南动能建言献策。辑录京湘学者哲思,联动两会会场内外。今天推出第二组,聚焦投资和消费,对话的专家分别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和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吴金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湖南省政协原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原主任吴金明长期从事经济领域的研究。在从事学术研究前,他曾在乡镇挂职担任镇长,并在企业做过副总经理。基层的经历,让他的学术研究更有的放矢。

作为中南大学的教授,他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也有着深刻理解。本期对话,聚焦科技投早投小的生态问题,探讨如何投资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是湖南换道超车的一个突破点】

红网时刻新闻:2024年,您作了多场讲座谈经济形势,提到“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进入换赛道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印象中,曾有一段时期,湖南强调“弯道超车”。您觉得,当下湖南要实现“换道超车”,最紧要的是什么?

吴金明:我国经济进入换赛道发展新阶段,换赛道是为了换道超车,从产业竞争的“红海”转场到新质生产力的“蓝海”,从高速增长轨道转到高质量发展轨道。

从湖南来看,当前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点在哪里?

2024年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该《方案》聚焦“8+9”产业,即:

新兴产业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个领域。

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个领域。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湖南要实现“换道超车”,当下最紧要的是在上述产业领域内选准、培育新的产业爆破点或增长点,形成新的创新优势与产业优势。

我认为,这当中,发展低空经济,比发展其他新产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你看,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的量子芯片也好,中南大学的深海海洋探矿采矿技术也好,这些都属于未来产业领域,预计还需要10-15年的科技创新研发阶段。当下,可以直接形成产业的就是低空经济。想要“换道超车”,这是重中之重。

红网时刻新闻:湖南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吴金明:湖南是我国航空工业产业布局的重点省份,发展低空经济有四大优势。

第一,湖南是我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开放试点,就是先行先试,这是发展低空经济最重要的机遇。像广东、上海,也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但他们不是试点省份,只能“开通一条航线申请一次”。而湖南要申请,可一揽子申请下来。

第二,所有的低空飞行器都需要北斗导航,北斗相当于是低空飞行器的“眼睛”,而北斗导航很多技术由湖南原创。同时,国家批准的北斗导航技术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是岳阳、长沙和株洲,这也是很强的优势。

位于株洲芦淞航空城的山河星航研制生产的“阿若拉”飞机。

第三,低空飞行要用到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飞机起降系统研制基地分别在株洲和长沙,这个优势也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第四,除公共机场外,国家批复湖南的通航机场达61个,是目前全国所有省份中批复得最多的。

红网时刻新闻:湖南要如何抓住机会?

吴金明:2024年,是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今年开始,全国有20个省份都在争取低空飞行城市。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

可以说,今年是我国低空经济的爆发阶段,这个节点,如果我们不抓住,就会丧失巨大的机会。

关于湖南低空经济的发展,建议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低空飞行器制造,二是低空运营服务,三是低空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

目前,最紧要的是,各市县要尽快开放提供低空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

【容错机制的“堵点”正在疏通】

红网时刻新闻:您此前还在讲座中提到了“换道超车”的大体思路。首先要做规划并推进落地实施。其次,是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再是2029年底,要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任务……可否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谈一谈您对这些任务的理解?

吴金明:首先讲讲为什么要开展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滚动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生产的产品,变现取得收益,再反哺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十届长沙国际车展现场。(图源:长沙国际车展组委会)

要使新质生产力能够滚动发展下去,就必须把已经做出来的产品大规模投入到市场中,政府给予一定的消费补贴,让老百姓愿意花钱购买,这等于把新质生产力赛道的产品的消费市场打通。这是从市场应用场景来着手,促进“以旧换新”。

而设备更新改造,是从供给端着手,引导企业改造升级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

一手让市场活跃起来,一手让产能体系更新,这两个都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

而到2029年要完成300多项改革举措,这是从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红网时刻新闻:可否举其中一项改革任务为例,进行说明?

吴金明:我举一个例子,过去的24年间,我国做科技创新投资,其中大规模的投资一靠民企、二靠财政,银行和央国企的大资本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到科创公司。

为什么?因为以前没有容错机制。监管部门要求央国企在总量上保持增值,这个是没错的,但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保持增值,这与科技创新的规律不相匹配。

比如,科技创新的投资成功率为50%,那么失败率也是50%,投资10个亿进去,5个亿成功,5个亿失败了,如果审计部门查定失败了5个亿,就会被问责。

位于长沙的中国电科48所成为国内首家离子注入机自研量产企业。图为高能离子注入机CIE8000。

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当下,很多地方的国资监管系统都在调整,建立容错机制。

湖南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也在改革完善容亏容错机制,明确有些投资项目允许失败、失败率是多少,把比例都提升了。这样慢慢放松规制,银行、国企的钱就能更好地进入到科创投资中来。

【要重视提高产业的根植性】

红网时刻新闻:从发展逻辑来看,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体系至关重要。在您看来,湖南想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关键是什么?

吴金明:国内现在做科技金融,包括湖南做的,大都是把已有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应用专利、外型专利等,作为质押后发放贷款,目前的科技金融还停留在比较狭窄的口子上,而这并不是科技金融最重要的环节。

科技金融的核心,在于投早投小,做天使基金、种子基金,这是湖南乃至于全国的短板。

科技创新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科技开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前两个阶段投资都叫科技金融,第三阶段就是传统金融了。

在美国,以第一阶段为主,第二阶段为辅,有11000家银行做风投,和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德国和日本的银行以第二阶段为主,第一阶段为辅。而我国的银行是以第三阶段为主,大规模投小投早的意识几乎还摆在“门外”。

2024年10月,“江海号”盾构机在长沙下线,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图源:央视新闻)

这两年,湖南愈发重视“提高产业的根植性”。比如,有很多地方招商引资,想把华为、腾讯、大疆引出深圳,为什么它们不愿意走?

因为深圳市政府投早投小,对华为投了20年,对腾讯投了15年,对大疆投了8年,他们在很早很小没钱的时候靠政府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今天变成参天大树,也不愿意走了,这样的产业才有根植性。

当然,湖南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工程机械行业,从以前的常德浦沅机械厂到现在的中联、三一、山河智能,都是地方政府一直在培植。

湖南目前的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培育方面,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一直投早投小投出来的。

所以投早投小非常重要。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鼓励银行的大资金,央国企的大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换到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的新赛道上来。

从2023年一直到2029年,换赛道最关键的6年,很多重大举措都将围绕这个来做。

【科技金融要从“四方面”发力】

红网时刻新闻:以前没有突破“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这个口子,堵点是什么?

吴金明:在这方面,一是缺风投的意识、经验与人才;二是对各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域把握不深、不准;三是被长时期的房地产高投资收益回报所吸附。

2024年5月16日,15家金融机构代表共同签署投资湖南倡议书。(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红网时刻新闻:湖南在科技金融改革中,具体应该怎么做,您有哪些建议?

吴金明:对湖南来说,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从四个角度来说吧。

建立技术资本市场。早期科创企业的股权与债权称之为“技术资本”。技术资本是从应用基础研发,到产业化前阶段的全部投资。我们过去不是技术资本,是以房地产和土地为核心的资本,必须要从土地资本市场转到技术资本市场上来,湖南要考虑怎么来建立技术资本市场。

建设区域性或全国性风投市场。打造“湘江科学城(企业端)+大学(研发端)+风投(资本端)+深圳、北京交易所(市场端)”模式,不仅推进科创企业IPO,并且要促进上市企业对科创企业的并购(技术资产并购)。

加快构建天使投资生态体系。包括搭建天使投资朋友圈,构建“1+N”梯次天使投资体系。统筹设立天使母基金,设立N个不同创新模式的天使子基金,通过子基金投早、投小。着重构建激励容错机制,对于探索性创新且严格遵循投资决策流程,由不可抗力导致损失或无失职行为的,免于追责。完善畅通退出机制,提升股权交易中心的活跃度。

探索建立基于认股选择权、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等为基础的信贷支持产品。原来我们只是在知识产权这块做信贷产品,现在要围绕高科技企业里面的股权和债权,围绕高科技人才、两院院士、大学教授来发放信贷产品,比如说这里有一位院士或者教授,他可能现在科技成果还没出来,但你看中了他未来的前景,就可以去投资他。

湖南正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全国也好,湖南也好,围绕这4个角度去做,才能够把科技金融引向深入。

我们国家在整个科技领域投入的资金,在2022年就超过3万亿了,其中大约70%是民营资本投入,20%左右是财政投入,央国企投资的占比较低。

如果将银行的大资金、央国企的大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现在的3万亿就会迅速扩张,新质生产力就能迅速发展。

吴金明律师

大会现场


6月13日至14日,九三学社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隋忠诚代表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湖南省委会主委胡旭晟代表湖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分别致贺词。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维刚,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建中,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省政协副主席胡伟林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邵鸿出席会议并讲话


邵鸿对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五年来,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为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希望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进一步深化政治交接、继续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按照“四新”“三好”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省级组织的职能作用;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有效整合力量,围绕推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等重大问题和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建言资政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实效,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隋忠诚希望九三学社省委会以更大力度凝聚思想共识,以更严要求推进自身建设,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所联系的科技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促进科技创新、稳住经济大盘、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献计出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中彰显九三新作为。


张大方作工作报告


张大方代表九三学社湖南省第八届委员会作题为《凝心奋进新征程 聚力建功新时代 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精彩华章》的工作报告。


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审议通过九三学社湖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及相关决议,选举产生65名委员组成的九三学社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和23名委员组成的常务委员会。选举陈赤平为主任委员,李少阳、吴金明、王仁祥、朱修林、陈洪松、武明花为副主任委员,任命吴国寰为秘书长,表决通过了九三学社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组成人员。大会还选举产生了21名湖南省出席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大会期间,邵鸿为参会代表作了社史专题辅导报告《不忘初心大道同行——九三学社的初心和历史道路》。举行了《我的初心——湖南九三学社社员口述史》发行仪式。


陈赤平作闭幕讲话


陈赤平作闭幕讲话。他说,本次大会是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前进的新起点和工作的新开端,新一届领导班子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勤勉工作,团结、带领和依靠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同心同德,开拓进取,认真完成本届省委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陈赤平希望湖南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和全体社员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深化政治交接,确保多党合作事业薪火赓续;提升履职实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自身价值;加强自身建设,在新时代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一届领导班子合影



九三学社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简介




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4.8岁;其中新进3人,占成员总数的42.86%;硕士以上7人,其中博士5人,占成员总数的71.43%;高级职称6人,占成员总数的85.71%。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主委

陈赤平(新任)



陈赤平,男,土家族,1969年8月出生,湖南桑植人。2008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工程学院副院长。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李少阳



李少阳,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湖南湘乡人。1993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湖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吴金明



吴金明,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南临湘人。1994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王仁祥



王仁祥,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湖南嘉禾人。1999年4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朱修林



朱修林,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湖南湘潭人。2008年4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湖南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华源港口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陈洪松(新任)



陈洪松,男,汉族,1973年3月出生,湖北通山人。2012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武明花(新任)



武明花,女,汉族,1971年10月出生,江苏徐州人。2012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湖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中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供稿 _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
制图 _ 薛蒙蒙
本期编辑 _ 李艳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吴金明4v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198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但山野间的农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江西贵溪县的深山里,吴华富和兄弟们正为生计忙碌着——割松香油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谁能想到,一场意外让这个普通农民的名字,与空军飞行员的生死时刻紧紧相连?



那年深秋,一架歼6战机在江西上空突发故障,飞行员何茂生被迫跳伞。当降落伞挂在树梢,他浑身是血地摔在陌生的山林里时,三个朴实的农民扔下工具冲了进来。

他们用绷带、麦乳精和一腔热血,将这位陌生军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救人后,吴华富等人却像山间清风般消失无踪,只留下一句“我们是农民,救人才是本分”。

26年后,当吴华富被查出肝癌晚期,当年的飞行员何茂生和空军组织却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态度,跨越时空为他拼凑生命。这出跨越时代的“救命接力”,不禁让人感叹: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像吴华富那样,把“救人”二字看得比名利更重?



1988年10月的贵溪山林,松脂的清香混着晨露的湿润。吴华富和哥哥吴金明、老乡正蹲在树下收集松香油,突然一阵轰鸣撕破寂静。

“不好,是飞机!”吴华富抬头望去,只见一架银色战机歪歪斜斜地冲向云霄,转眼间拖着黑烟栽向山头。三人扔下工具就往声源处狂奔,翻过三道山梁,撞见的场景让他们倒吸凉气——一棵千年古树的枝杈间,血迹斑斑的降落伞像红绸般飘荡,树下躺着个浑身是血的军人。



“同志!同志!”吴华富颤抖着探向飞行员的鼻息,发现尚有微弱呼吸。他扯下衣角扎住伤口,哥俩和老乡轮流背人下山。简易棚屋里,吴华富用搪瓷缸煮麦乳精,一勺勺喂进昏迷的飞行员口中。待何茂生悠悠转醒,他已准备好担架:“同志,我去叫救护车。”

往返15公里山路,吴华富硬是赶在乡政府下班前敲开了门。当晚,县医院的救护车呼啸而至,而他却悄然消失在晨雾中——“救人是本分,要名要利,我早就把名字刻在担架上了。”



这一别就是26年。何茂生带着勋章转业到南京,吴华富则在浙江丽水务农,日子过得寡淡却踏实。直到2014年,一篇寻找救命恩人的旧闻让女儿曾丽芳泪流满面。她翻开父亲泛黄的日记本,终于拼凑出当年的真相:“原来爸爸是英雄!”

吴华富却把报纸揉成一团:“当年救人,是怕他死在咱家门口。”可当肝癌诊断书砸碎平静生活时,这个倔强的农民终于松了口。空军某部连夜派来救护车,何茂生从北京赶回,病房里,两个男人的手紧握着:“华富兄,欠你的这顿饭,我这辈子都还不完。”



手术室的红灯亮了整整两小时。当吴华富被推出时,护士说:“病人血管畸形,差点要改开腹。”但没人敢告诉他,空军医院为此调集了全国顶尖专家。出院那天,何茂生别上纪念章的手在发抖:“老吴,你救过我,我护你到底。”

可癌细胞终究没能被彻底驯服。2015年寒冬,吴华富在杭州解放军医院离世。追悼会上,何茂生捧着骨灰盒哽咽:“他救了我一命,我却没救回他。”空军战士们列队敬礼,山风掠过骨灰盒上的“空军之友”勋章,仿佛在诉说:有些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吴华富的故事像一株野草,在时代的缝隙里倔强生长。他救下飞行员时,想的是“人命关天”;空军回报他时,念的是“饮水思源”。这出跨越26年的双向奔赴,恰似中国版的“蝴蝶效应”——一个农民的善意,激荡出整个军队的回响;一次偶然的相助,织就了军民之间永恒的情网。

有人问:“如今谁还会像吴华富那样默默无闻地救人?”其实答案就藏在无数个“无名英雄”身上:汶川地震时的“可乐男孩”如今成了可乐博物馆的馆长,武汉封城时的快递小哥转身成了志愿者。这些普通人,用最朴素的善念,为社会注入最温暖的正能量。



吴华富临终前说:“我这一生,不求上天堂,但求不进地狱。”可他何止是“不进地狱”?他分明在人间,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这盏灯告诉我们:善良不需要回响,但总会有回响;善意不需要铭记,但总会被铭记。就像当年的降落伞挂在树梢,看似飘摇,却让两个生命在命运的云端紧紧相系。

军民情谊,本如山河;人间大爱,何须多言?吴华富的骨灰撒向故乡的山野时,何茂生在墓前种下了一棵松树。

他说:“这松树会记住,当年有位农民,用最朴素的坚持,教我们什么叫‘相濡以沫’。”而我们,也该记住:在某个平凡的角落,总有人用不平凡的坚持,让这个世界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寒凉。

参考资料:

昔日他勇救飞行员 今朝部队回报延伸其生命长度------中国军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吴金明附属第一医院,吴金明 湖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