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税务总局核定消费税的有哪些2025,国家税务总局核定消费税的有哪些
消费税是一种针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流转税。消费税具有选择性,根据宏观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要求,选择特定产品征税。纳税人包括国内企业、个体经营者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消费税的特点包括不同产品税率、价内税、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等。最终,消费税的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法律分析
一、消费税税目
1、烟;
2、酒及酒精;
3、高档化妆品;
4、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5、鞭炮、焰火;
6、成品油;
7、摩托车;
8、小汽车;
9、高尔夫球及球具;
10、高档手表;
11、游艇;
12、木制一次性筷子;
13、实木地板;
14、涂料;
15、电池。
二、消费税的纳税人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是消费税的纳税人。
消费税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是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税法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的环节征收的一种间接税。
三、消费税的特点
1、消费税征税项目具有选择性。消费税以税法规定的特定产品为征税对象。即国家可以根据宏观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要求,有目的地、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适当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故可称为消费税税收调节具有特殊性;
2、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同一产品同等纳税;
3、消费税是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4、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以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征税;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X适用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
5、消费税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6、消费税税收负担转嫁性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结语
消费税作为一种特殊的税收调节工具,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具有选择性,按不同产品设计不同税率,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等多种征税方式。消费税征收环节单一,最终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通过对烟、酒、化妆品、珠宝等高档消费品的征税,可以适当限制特定消费品的需求。消费税的纳税人包括国内企业、个体经营者,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消费税作为一种流转税,体现了国家的消费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二、消费税计税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其中已纳消费税税款是指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此外,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如果是以外汇结算销售价款的,可以按照结算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为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处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三、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法律主观:消费税 的计税依据分别采用从价和从量两种计税方法:实行从价计税办法征税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税时,通常以每单位应税消费品的重量、容积或数量为计税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第五条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计算销售额。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计算销售额。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四、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消费税征税范围是什么:
(一)生产应税消费品
(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三)进口应税消费品
(四)零售应税消费品(金、银、钻)。零售的应税消费品注意三个问题:范围;税率;包装物的处理
(五)批发应税消费品(卷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第四条 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纳税人销售时纳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
五、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如下:1、实行从价计税办法征税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2、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税时,通常以每单位应税消费品的重量、容积或数量为计税依据。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以下规定确定:1、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的当天;3、未对外销售,自用应税消费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货物的当天;4、进口应税消费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进入关境的当天。综上所述,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征收环节单一,多数在生产或进口环节缴纳。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第四条消费税实行从价计税、从量计税,或者从价和从量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实行从价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实行从量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六、中国消费税多少
法律分析:消费税共有13个档次的税率,最低3%,最高56%。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国家税务总局核定消费税的有哪些税种
●核定征收消费税
●核定消费税计税价格
●消费税 核定
●国家税务总局核定计税价格的消费品
●消费税税种核定
●除税务总局已核定消费税
●税务机关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消费税核定价格的确定
●消费税核定销售额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核定征收消费税,消费税税种核定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