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商标图片,贸易商标转让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卫然

贸易商标图片,贸易商标转让

大家好,由投稿人卫然来为大家解答贸易商标图片,贸易商标转让这个热门资讯。贸易商标图片,贸易商标转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贸易商标注册哪几类

近日,有网民发布文章称,石家庄康汇达商贸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三鹿商标,在申请涉及的商品/服务项目中包含牛奶,由此引发广泛关注。原三鹿集团总部设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这与康汇达商贸的注册城市相同,因此引发了不少网民的联想。

对此,康汇达商贸相关负责人在27日向记者解释,康汇达商贸与三鹿集团没有关联,申请注册三鹿商标完全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若该商标注册申请成功,康汇达商贸并无使用该商标生产牛奶的计划,而是打算将其转让。夏先生还表示,尽管三鹿集团因奶粉负面事件备受批评,但在他看来,三鹿商标在经历媒体曝光后,仍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从事多年商标代理业务的苏先生告诉记者,商标申请的审批时间为三至六个月,康汇达商贸本次申请注册三鹿商标,不会被审批通过。他解释称,核心问题在于商品/服务包含牛奶的三鹿商标依然有效,并受到保护。

公开报道显示,三鹿集团破产后,三鹿品牌及相关保护性商标被浙江商人拍下,归浙江三鹿实业有限公司所有。

(来源:央广网)

编辑 蔡权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贸易商标设计logo图案

1951年9月14日,中国茶叶公司注册了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红八中”商标,设计的图案有“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涵义。“红八中”也不负众望,成功走出了国门,第一次为新中国的中国品牌树立了旗帜。从抗日战争时期以“茶叶救国”,在共和国百废待兴的年代里突破贸易封锁、获取外汇,到改革开放后开拓全球茶叶市场。这枚小小的商标见证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历程,而它的诞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人,中粮集团中茶公司的第一代掌门人吴觉农。今晚22:00央视财经频道《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第十八集,为您讲述“第一个茶叶商标”的故事,敬请关注!>>>视频

栏目主编:秦红 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来源:作者:央视

贸易商标设计

“申请注册国际商标的周期,大概要多久?”

“国际商标注册的费用,是怎么算的?”

“需要提供哪些资料,才能递交国际商标的注册申请?”

“对于国际商标,该怎么检索相关商标的具体内容?”

……

昨天,在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二楼的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多名企业主和市场经营户在咨询与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相关的事宜。

为了满足国内企业和个人的国际商标注册需求,去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文同意该服务中心的商标受理窗口办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受理业务;11月,发文同意进行扩大商标受理业务范围试运行,在原有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业务的基础上新增加23项业务,包括商标变更、转让、续展、许可备案等;11月21日,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义乌联络部揭牌。

目前,通过马德里商标注册受理窗口,在义乌从事商贸活动的50万市场主体,可以在“家门口”便捷地申请注册国际商标。

记者了解到,伴随义乌小商品全球贸易的蛋糕越做越大,注册国际商标在不少企业主和经营户心中,成为了“标配”。

注册国际商标

已成为外向型企业的“刚性需求”

“公司这几年海外市场发展得不错,国际商标的注册是‘刚性需求’。”在义乌经营电蚊拍等产品的业主王晓,7年前开始将公司业务拓展至印度、智利、菲律宾、巴西等新兴市场,在当地销售各种电蚊拍产品。由于性价比较高,多款电蚊拍的销量超过预期。考虑到电蚊拍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容易被他人仿冒,造成假冒伪劣产品冲击正品的不良隐患,所以为了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他委托一家商标事务所,分别在上述国家逐一申请国际商标。

目前,义乌小商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在义乌,像王晓一样因业务扩展而存有国际商标注册需求的经营户和企业主,并不少见。

有业内人士称,近年来,伴随义乌商人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注册国际商标已渐成共识。拥有国际商标,也慢慢成为义乌外贸企业的“标配”。而且,国际商标申请人,不只是传统实体企业和市场经营户,一些跨境电商也开始跟上步伐。

义乌跨境电商陈艳,主营各类运动装备的网络销售业务。近几年,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户外活动,她经营的网店生意也越来越好。公司规模慢慢扩大后,她已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建立了合作伙伴,并且通过当地人士的帮助,陆续成功注册多个国际商标。

“现在公司将继续扩大销售网点,想在泰国和南美部分国家开拓市场。”前天,在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咨询马德里商标注册事宜的陈艳介绍,伴随业务发展,公司打算在目标市场提前申请部分国际商标,免除知识产权方面的潜在隐患。

“义乌企业主和经营户的商标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市场对国际商标注册的需求越来越大。”义乌商标维权资深人士、徐杰商标事务所负责人徐杰称,有了国际商标,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时可省却不少麻烦。

在义乌“家门口”

可同时在百余国家申请同一个商标

陈艳所咨询的马德里商标注册,其实是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或《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之间所进行的商标注册。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各种国际商标,也被称作马德里商标。

截至去年12月,马德里联盟共有102个成员。理论上,申请人填写一份申请表,可以同时在百余个国家申请注册同一个商标。

马德里商标注册业务落地义乌,为有跨国贸易需求的企业、市场经营户和个人商标申请人带来不少便利。

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是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获批受理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业务之后,首家在该服务中心申请注册马德里商标的企业。

资料显示,吉利控股在去年11月21日递交了三份申请表,每份涉及12个国别,共计在36个国家申请注册包括“GBLUE”在内的6个商标。其申请注册商标的产品类别,涉及汽车底盘、轮胎、电动运载工具、车辆防盗设备;申请注册商标的国别,涉及美国、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瑞士,以及欧盟等地。

目前,吉利控股申请注册马德里商标的进展,已进入缴费阶段。这意味着数月之后,该公司即可收到相关商标的国际注册证。

在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受理的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业务中,一次性申请国别数量最多的是义乌市豪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递交的申请表,同时在欧盟、东南亚、中西亚、北美等地的50个国家申请注册“CANYE”商标,产品类别涉及蚊香、杀昆虫剂、杀寄生虫剂、防蛀剂等。

据了解,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一年来所受理的11单马德里商标注册业务中,其申请人包括4家义乌本地企业、5家外地企业、2个本地自然人;有4单业务已经通过初审,顺利进入缴费阶段。

业内人士透露,20多年来,义乌企业和市场经营户的外贸权重比持续加大,涉外贸易活跃带动了商家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为了在国外更好地维护自有商标的合法权益,本地不少知名企业在多年前通过各种渠道,在很多国家注册了自有商标。如今,随着义乌商家的外贸触角不断延伸,去国外买商标、在一国或数国逐一申请注册商标、申请注册国际商标,正成为跨国贸易的“标配”。在义乌设立国际商标受理窗口,既有利于企业就近申请注册国际商标,也有利于在本地商家中更好地普及国际商标维权意识。

节约申请费用

“打包”注册国际商标能省不少钱

对于国际商标注册,大家最为关心的是费用问题。

国际商标注册的费用是怎么算的?——这是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被询问较多的一个问题。

有商标注册业人士曾计算过,申请人在欧盟、美国和英国分别申请注册同一个商标,按照当前汇率,需要分别支付约10850元、约7300元和约6200元,累计费用约为24350元。相对而言,一次申请、同时办理的马德里商标注册,其费用要低得多。

“不少申请人对马德里商标注册不太了解,所以对该业务的收费比较敏感。”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泰豪介绍,马德里商标注册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节约申请费用。当申请人一次性选择的国家数量较多时,其整体费用或许不低,但就单一国家所需的平均费用来看,反而是最划算的。比如:通过马德里商标注册选择上述三地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累计费用在15200元左右。

“算上业务手续费,当时在印度、智利、菲律宾、巴西4个国家申请注册商标共花了两万多元。现在,印度、菲律宾已经加入《马德里协定书》,成为联盟成员国,再去办理相关国家的国际商标能省不少钱。”王晓介绍,近几年,公司在非洲各国逐步拓展新的销售市场。前不久,他从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了解到,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和部分非洲国家也是马德里联盟成员,这对公司接下去申请相关非洲国家的商标会带来诸多便利。他还提到,如果马德里商标注册业务的受理范围能够更广泛一些,公司将省下更多的申请注册费用。

徐杰介绍,10多年前,他接受部分义乌企业委托申请马德里商标时,可选择的国别有80多个。在少数当时未成为其成员国的国家申请注册一个商标,费用少则五六百美元,多则四五千美元。现在其联盟成员国超过100个,企业“打包”注册马德里商标的费用有明显下降。

杨泰豪介绍,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推荐申请人只选择一国或少数国家申请注册马德里商标,因为对于每一单业务,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要收取5600元的“保底”注册费用,然后按不同国家的申请费用累计计费。简单来说,申请人如果只申请一国进行马德里商标注册,其总花费或许会高于在单一国家申请注册商标所需的费用。

据了解,为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开展马德里商标注册,义乌市政府对马德里商标注册给予了实质补助——申请人通过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成功注册马德里商标后,可获取每单“保底”注册费用一半的政府补助。

规避不同限制

多种国际商标注册方式可供选择

相比而言,国际商标注册对申请人各类条件限制较多。不过,企业主和经营户仍可找到合理的规避方法。

“前几天,去一家商标事务所咨询在国外注册商标的问题时,被工作人员告之:有些国家对申请人有居住时限的要求,比如要在当地居住满一年,才能在该国申请注册商标;有些国家则对单次申请的商品类别有限制;不同国家对递交的商标图样也有不同的规定……”陈艳告诉记者,一通咨询下来,听得云里雾里,最后也没弄清楚该怎么申请注册国外商标。

一些市场经营户也表示,不同国家对商标申请注册的要求和限制有很多不同。如果像以前那样单一国家去逐步申请,或许三四年也不一定能成功注册。

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借助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有效规避很多在单一国家注册商标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某国居住一定时期才能申请注册商标;没有在某国设立公司或企业,申请注册的商标须暂时挂名在当地人或其他公司名下……这些让申请人颇为烦恼的限制,均可以轻松绕过。对申请人来说,马德里商标注册是一条破开种种国际商标注册难题的“绿色通道”。

据悉,马德里商标注册诞生伊始,旨在方便联盟成员国之间加快商标的申请注册流程,加强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的维护。经过100多年发展,其申请注册体系的便捷性已经得到很多国家认可。正因如此,不少打算在多国同时申请注册自有商标的企业,纷纷把马德里商标注册作为首选。

不过,尽管马德里商标注册有种种优势,但对申请人来说,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是任何涉及国际商标的申请注册事宜,都非得通过它来解决。

据了解,目前申请注册国际商标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类:马德里商标注册、欧盟商标注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商标注册,以及单一国家商标注册。

“从这四类商标注册的命名方式可以看出,如果商标申请人的目标国均在欧盟或非洲,那么只要向欧盟或非洲知识产权组织递交商标注册申请书即可;如果申请人的目标国较为分散,可以考虑马德里商标注册,再通过单一国家商标注册进行点面覆盖。”徐杰认为,申请人有针对性地递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既能有效缩减申请时限,还能在更大范围内节约注册成本。

贸易商标名称推荐

曾有人在知乎上提问:“阿里巴巴和小米,都注册了哪些奇葩的商标?”不少答案,都提及阿里公司凑齐了“全家福”,注册了“阿里爷爷”、“阿里妈妈”、“阿里弟弟”;而小米也好似开起了粮油店,注册过的商标里不仅有“玉米”、“大麦”、“小麦”,“蓝米”、“橙米”、“绿米”等各种颜色的米也被其注册一空。

知名企业筑起“商标护城河”

除了阿里巴巴和小米,从现今不少知名公司的商标注册情况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以知名辣椒酱品牌“老干妈”为例,“老干妈”公司曾注册过192个商标,围绕核心品牌“老干妈”修筑了一条商标护城河。许多衍生词如“老幹妈”、“老干爹”、“老姨妈”等,都已被“老干妈”公司申请为商标。然而,仍然有不少其他公司也在抢注商标,看上去似乎是想尽力地靠拢“老干妈”这块招牌。

这些看上去令人发笑的情况,背后却牵扯到真金白银的法律较量。

大公司对商标保护的重视,在现实中仍被屡屡挑战。如“老干妈”公司和不少其他主业为做辣椒酱的公司,存在过在商标上的法律纷争。

举例来说,2009年,南京阿庆嫂公司曾向商标局申请注册“老大妈”商标。2012年3月,老干妈公司向商标局提出近似商标申请,商标局驳回了老干妈的申请,对争议商标“老大妈”予以核准注册。于是老干妈公司展开了多年的上诉,几番波折后,案件被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老干妈”和“老大妈”的商标对比 / 图片来源: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

2016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阿庆嫂公司申请注册的“老大妈”商标,构成对老干妈公司持有的驰名商标“老干妈及陶华碧头像”与“老干妈”的摹仿;在腌制蔬菜、花生酱等其他指定使用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不予核准。

从2012到2016年,“干妈”大战“大妈”的戏码,持续了4年。

谁在注册商标?谁能注册商标?

近期,知名B站UP主“敬汉卿”发布视频称,自己使用22年的名字“敬汉卿”,已被一家公司抢注为商标,对方要求他立即停止使用此名在各大平台发布作品,否则将采取法律措施。

敬汉卿的遭遇,遭到了公众对“商标抢注”的讨论。

在我国,商标注册人所申请的商标,只要能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审核,就可以享有商标的使用权。

抢注“敬汉卿”一名的,是一个叫做“镜湖区知桥电子产品销售部”的个体工商户,其公司地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注册资本仅为20元。然而这样一个个体工商户,却申请注册了上百个商标。

这家公司的行为并非孤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现,在去年申请商标最多的前100实体中,只有少部分是腾讯、百度这样的大型企业;大部分的申请实体,都是注册资本小于100万元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注册时间很多不到两年,且“批发业”是这些公司的主要行业。

2018年商标申请量最多的公司是腾讯公司,第二名的是一个叫做“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的批发业企业。该公司在2018年这一年内申请了6000多个商标。这让人不禁疑惑:这些公司和个体户,需要这么多商标做什么?

申请注册商标是有成本的,按照商标局所规定的受理商标注册费来算,一个商标的受理费用要300元(纸质申请),以上述的“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18年申请了6506个商标,商标申请的时间集中在1月和3月的特定几日。其在商标上的花费就至少接近200万元,甚至超过了该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曾在2018年,抽查过该公司是否存在商标违法行为。然而在该公司的商标使用、代理、印刷方面,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终未认定存在问题。

澎湃新闻就上述现象,采访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王辉律师,他表示:非常小的公司、也可能会申请注册上千个商标,公司注册商标的上限是没有规定的。理论上,商标和商品紧密相关,贴在商品上的商标,能标明商品的信誉。而实际上,这些注册资本很小的企业可能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商品需要商标,因此这些公司申请了大量的商标,可能是为了产生收益。

拥有商标并转让可能得到怎样的回报?有一个例子可以参考。

2015年10月份,河南商人余春永,因当时电视剧《花千骨》热播,看到电视剧里面有个新词“洪荒之力”,于是花了1300元申请了“洪荒之力”商标;由于奥运会时游泳选手傅园慧受访时,带火了“洪荒之力”一词。最终余春永以100万元的价格,将“洪荒之力”商标转让了出去。

虽然未有报道显示余春永在刻意囤积该商标,而是他不经意间就促成了一桩生意,但这样的生意,在并未有法条禁止商标囤积且转让的前提下,客观上促进了商标囤积现象的加剧。

数据显示:“商标投资公司”高管法人扎堆

在注册金额小于100万的公司里,还存在高管和法人扎堆的现象。根据天眼查企业信息数据库,勾画出他们的人际网络,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些公司组成了几大“商标投资集团”。

在这个网络中,拥有最多公司法人身份的,是“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的监事谢颖贤。他所担当高管的14家公司2018年一年内申请商标的总和,高达25921个;甚至超过了腾讯、阿里两家巨头一年的商标申请量,分别是6830、3421个。

这些囤积的商标名的名称有何特征呢?申请记录显示,这些公司申请的大部分名称没有太强关联性。

“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申请过的部分商标 / 图片来源:国家商标局商标综合检索系统

大量囤积商标,如何界定是否“越界”呢?

王辉律师告诉澎湃新闻:如果商标侵权方恶意比较明显,有囤积商标以盈利的可能,那么作为商标侵权的一方,在司法案件中败诉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敬汉卿一案,如果敬汉卿一方能够证明对方没有在商品上使用“敬汉卿”这一商标的必要,那么据此证明对方存在恶意并胜诉,是完全有可能的。

华东政法大学*汤韬的硕士论文中,统计了100例商标恶意抢注的案件。这100例案件均为大量涉及恶意抢注商标、均已做出终审判决的行政案件。法院最终认定构成“恶意”抢注的案件达86起,不具有“恶意”的案件共14起。以其中一起判定为“恶意”的案件为例,法院在判决时主要认为,侵权公司“以不正当手段抢先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囤积商标进行交易的空间正在收窄

囤积商标进而进行转让在前几年可能是个好生意,但在近两年,囤积且转让的空间正在收窄。

2019年2月12日,国家商标局就《关于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的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明确强调,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需要,申请商标注册。短时间内大量申请商标注册,明显超过合理限度,会被视为“非正常申请注册商标”。

4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部分条款修改的决定,新增了条款“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该修改条款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对申请注册大量商标的限制,在近两年的商标申请成功率上就已经有所体现。观察2017年与2018年商标申请量前十的公司,2017年前十公司的申请成功率,远高于2018年。

2018年申请成功率低,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这些公司的商标申请流程还在进行中;但除了阿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以外,有好几家属于上述疑似“商标投资集团”的公司,在2018年申请的商标到目前为止一个都未注册成功。上文中的谢颖贤,他所在公司在2018年的25921个商标申请,其中17157个都未能申请成功,其他的申请大部分还尚在审核中。庞大的申请费,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针对这种情况,知识产权媒体IPRdaily在其公号文章中总结到:商标囤积转让,未来是否还是一棵摇钱树、或是一只黑天鹅,待需未来市场检验。

7月,国方商标软件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国申请商标前100的公司名单,榜单显示,相比2018年,注册资本较小的批发业公司大多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制造业、实体产业公司。前十的公司包括华为、腾讯、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六家科技大公司,也包括伊利这样的食品业公司。

参考文献:*商标“恶意抢注”中“恶意”的认定标准研究[D]. 华东政法大学, 2018.

*参考文献:商标“恶意抢注”中“恶意”的认定标准研究[D]. 华东政法大学, 2018.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贸易商标图片,贸易商标转让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