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是什么罪||大竹县律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构成要件和证据标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郝中

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当事人构成此罪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情节严重的,会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1.涉案赃物价值4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涉案赃物价值10万元以上的,属情节严重;大竹律师 大竹县律师

2.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属情节严重;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属情节严重;大竹县刑事律师凌灿伟 大竹专业律师 大竹知名律师 大竹县律师咨询 大竹县律师事务所凌灿伟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属情节严重;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

窝藏罪的对象,是人、自然人。包庇罪的直接对象,是罪、自然人犯的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对象,是犯罪主体的犯罪所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与窝藏、包庇罪的主观心态均为“明知”,但“明知”的内容不同,前者要求“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后者则要求“明知”是犯罪的人。温馨提醒您,就犯罪目的而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主观上多出于帮忙、牟利、贪便宜等心态,窝藏罪行为人的目的则着眼于意图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立案标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属于哪类犯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巨大的标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如何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构成要件和证据标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定义

掩饰与隐瞒犯罪所得区别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定义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属于哪类犯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定罪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