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指南|从合同的形式、内容和主体,教你怎么看合同,如何学会看合同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葛同小
实用指南|从合同的形式、内容和主体,教你怎么看合同

编者按: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看合同、签合同的次数远比你想象的多。租房要签租赁合同,上班要签劳动合同,借钱要钱借款合同,部分交易还需要签买卖合同,不会看合同,导致盲目签合同引起纠纷,或者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屡见不鲜。

不只个人,在实践中,小型创业公司由于体量小,往往不设置法务专岗,或者因节约资金而未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而创业者由于法律知识了解不全面、不明确,以及对于细节的疏失,导致合同纠纷频发。

怎么看一份合同?怎么审视一份合同?合同的基本架构是什么样的?相信我,单凭了解一份合同的形式、内容和主体,建立对合同框架的初印象,就可以排除大部分的纠纷隐患。

在本文中,关于这合同的形式、内容和主体,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咨询较多的疑问,以最具典型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

01.合同的形式:合同只有书面形式才有效吗?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电子签名法》第四条

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

王志涛律师提示

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并未强制限制所有合同的形式,因此除法律明确规定采用书面合同形式的合同以外(据统计民法典实施后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达46种,其中常见的包括了金融借款合同、租期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离婚协议、房屋租赁合同、广告合同、保险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等),双方当事人可以对采用何种合同形式进行约定,合同双方当事人有自由裁量权。

但这里恰恰需要注意,双方应慎重地选择合同的形式,合同形式有缺陷很可能会导致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和其他的特别后果,例如我们在前一期文章里提到的,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实践中,书面合同、口头合同最为常见。这里大家有一个普遍的问题,电子邮件是不是书面合同呢?从上述《民法典》及《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以看出,电子邮件是法律上明确规定且承认的书面合同的一种形式,受法律保护。

除此之外,电子合同的效力认定也一直存在争议。尽管电子合同也被视为书面形式,其与传统书面合同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一是签订环境的虚拟性;二是内容载体的数字性;三是签名方式的特殊性。“鉴于电子合同的以上特性,在实践中如何识别电子合同签订主体的身份、如何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如何辨别签章的真实性均是证据认定时的重点问题”。

2022年度中国法院典型案例中,“信息科技公司诉文化传播公司、贺某晨合同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2020)苏0206民初3431号民事判决书)的案件焦点即案涉电子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信息科技公司与文化传播公司签订的解除协议,系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02.合同内容:合同的必备条款是什么?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王志涛律师提示

《民法典》合同编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合同条款,主要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与住所,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但是需要注意,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上述的条款并不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必备条款。

实际上,所谓必备条款,即合同缺失了这些条款就无法成立,例如,如双方的姓名和名称、标的等等。那么如果合同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会导致合同无法生效吗?不会,如果合同中没有违约责任条款,也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双方当事人可自主选择要不要在合同中进行约定。

03.主体资格:“谁”有资格签合同?

《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王志涛律师提示

依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均可以订立合同。

也就是说,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可以成为合同的当事人。虽然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可以成为合同的主体,但是法律对其主体资格也作了明确的限制。

所谓合同的主体资格合法,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这些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例如,企业法人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才可以法人名义订立合同。

当然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而当这些当事人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能力时,合同将成为效力待定或者无效的合同。

附:合同基本结构

一、合同首部

1.合同名称

2.合同主体

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4.住所/注册地址

二、合同正文

1.合同标的(明确具体)

2.价款及支付方式(方式和时点)

3.权利义务(核心)

4.保密条款

5.知识产权

6.不可抗力

7.争议解决

三、合同尾部

1.签约主体盖章(公章/合同专用章)

2.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3.合同签署日期

4.合同附件(需要严格对应)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如何看懂合同

怎样看合同具备法律效应吗

合同如何判定

怎样看合同注意些什么

如何学会看合同

合同性质如何确定

怎么看合同类型

合同内容如何确定

怎样看合同具备法律效应吗

合同要怎么看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