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无效意味着诈骗吗
合同无效并不意味着诈骗。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有几种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就是说,合同无效的原因是多样的,诈骗只是其中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一种情形。
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当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诈骗行为,且符合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时,合同会被认定无效。但不能反过来说,只要合同无效就一定存在诈骗。
例如,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便不存在诈骗行为,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所以,要准确判断合同无效的原因,需结合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将合同无效与诈骗划等号。
二、没有诈骗主体算诈骗吗
没有诈骗主体通常不算诈骗。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其构成需满足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要件。主体要件在犯罪构成中不可或缺。
在刑法里,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没有明确的实施诈骗行为的主体,就无法确定谁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例如在诈骗案件侦查中,警方首要工作便是确定犯罪嫌疑人,只有锁定主体,才能进一步调查其主观故意、行为手段等。
没有主体,也就不能认定存在主观上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因为主观故意需依附于具体主体,且无法确定行为对公私财物所有权这一客体造成侵害。同时,诈骗行为是主体实施的客观活动,没有主体,客观行为也无从谈起。所以,从犯罪构成角度看,没有诈骗主体不能认定为诈骗。
三、诈骗120万要坐牢吗
诈骗12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通常是要坐牢的。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而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司法实践中,诈骗120万已远超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因此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处理结果。比如,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并且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即不用在监狱服刑,但需接受社区矫正。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而且要综合全案具体情况判定。
总体而言,诈骗120万构成诈骗罪,大概率会被判处刑罚,也就是要坐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无效意味着诈骗吗知乎
●合同无效意味着诈骗吗怎么办
●合同无效怎么处理
●合同无效属于诈骗么
●合同无效违法吗
●合同无效违法吗
●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意味着诈骗吗怎么办
●合同无效,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的后果如何
●没有诈骗主体算诈骗吗知乎
●没有诈骗主体算诈骗吗判几年
●没有诈骗主体算诈骗吗怎么判
●没有诈骗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
●没有诈骗金额的怎么定罪
●如果没有诈骗情形,还能构成诈骗吗
●没有诈骗金额,算不算诈骗
●没有诈骗金额能定诈骗罪吗
●没有诈骗金额一般判多久
●没有诈骗的故意会判诈骗罪吗
来源:临律-诈骗120万要坐牢吗,诈骗120万判最少判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