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债务重组损失是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平诗

债务重组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债务重组损失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平诗来为大家解答债务重组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债务重组损失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债务重组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债务重组损失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哪个科目

最近有纳税人咨询债务重组的相关事项,申税小微为大家梳理了重要知识点哦!今天就来通过以下热点问答一篇弄懂什么是债务重组,以及债务重组的税务处理吧!

什么是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重组

的方式有哪些?

1.以资产清偿债务;

2.将债务转为资本;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不包括上述1、2两种方式;

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

债务重组如何

进行税务处理?

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哦,一起学习:

债务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

1.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两项业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

2.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3.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4.债务人的相关所得税纳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债务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一)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财税〔2009〕59号规定比例。

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二)针对上述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1.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发生债权转股权业务,对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暂不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原债权的计税基础确定。

3.企业的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2.《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财会〔2006〕3号)

债务重组损失属于营业外支出吗?

截至12月18日收盘,今年以来,26家A股公司发布债务重组方案,与去年163家相比大幅缩减。债务重组作为上市公司突击增加利润的利器,备受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青睐。

数量减少

12月以来,长城动漫、*ST沈机等两家公司发布债务重组最终方案。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债务重组方案看,通过债务重组,债务人可以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减少应付账款支付;有利于解决债权人多年的不良资产状况问题,对债权人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比率有积极意义。

以*ST沈机为例,公司12月14日晚公告称,下属分公司、子公司与361家供应商签署《债权债务豁免协议》,涉及重组债务本金47216.39万元,预计形成利得13401.82万元。

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收益,作为非经常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可有效增厚业绩,特别受到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2016年,在债务重组利得前11位的公司中,3家为*ST公司,1家为ST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因为豁免别人的债务,导致债务重组损失。Wind数据显示,2016年,因债务重组导致损失的公司达115家。以中航资本为例,子公司中航租赁应收舜天船舶全资子公司债权3.3亿元,根据舜天船舶债务重整计划,中航租赁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入账价值之和与原应收债权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5379.14万元。

业内人士称,部分公司负债较高,同时经营状况不佳,债务长时间难以偿还。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做出让步,对债务人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债权人来说,通常都意味损失,但同时可以盘活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债务重组关联交易较多。

监管趋严

债务重组主要表现为:以资产清偿债务,即债务人转让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债务转为资本,债务人因此增加股本,债权人因此而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无论采取上述哪种形式,债务人均会取得债务重组利得,起到提升业绩的效果。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趋严,债务重组明显减少。2016年年报窗口期,多家公司收到债务重组问询函。以莲花健康为例,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说明债务重组对公司2016年业绩的实际影响、大额债务豁免事项的合理性等。根据莲花健康披露债务重组方案,工商银行项城支行豁免部分债务。年报显示,公司债务重组利得为2.81亿元。公司因此全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65亿元。

日前,北京证监局副局长陆倩表示,上市公司要认真落实《关于强化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财务规范性的通知》要求,杜绝年底突击调节利润行为。严格规范资产交易、债务重组、关联交易及常规交易的运作和处理,审慎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合理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等。

债务重组损失计入投资收益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北京报道

随着网络借贷越来越方便快捷,部分借款人却因“以贷养贷”而负债累累。

近期,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申请高息过桥垫资的套路,进一步加重了借款人的包袱。

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还可能导致消费者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

对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三类人群容易陷入“债务重组”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了解到,王丹(化名)在大学期间想买一部手机,在平台借款8000元,分12期还款。起初还能按时还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逐渐增加,为此王丹开始以贷养贷,导致原本的8000元债务变成了8万元;李萍(化名)则是通过多个信用卡透支倒贷,现在欠款已经达到了60多万元。

王丹注意到,互联网上有帖子表示可以通过“债务优化”缓解高负债压力,也由此成为“债务优化”的受害者。

类似王丹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兴起,各类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平台以贷款门槛低、手续简便、放款速度快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的借贷模式却将借款人推向债务的深渊。

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开始,“债务重组”这项业务悄然在全国遍布开来,不少贷款中介摸清路术后开始招兵买马大力拓展,并称之为“朝阳行业”。

上海市兰迪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李海波律师向记者分析,关注“债务重组”的客群主要有三类:一是负债较高的个人,特别是那些信用卡透支、个人贷款、房贷等多头负债的消费者;二是信用记录不佳的人群,这部分人由于信用记录不良,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容易被不法中介所利用;三是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主,一些中小企业主因资金链紧张,急于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容易被不法中介的“快速解决方案”所吸引。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亦认为,“债务重组”主要面向负债较多、财务状况困难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面临信用卡、消费贷款等还款压力的人群。这些个体通常在经济下行和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急需寻找解决方案以减轻债务负担。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这种“债务重组”主要存在两种套路。一是借新还旧。不法贷款中介以“债务优化”“帮助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为贷款偿还压力较大或已逾期的消费者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并促成贷款机构发放相关贷款,用于“置换”消费者原有贷款。贷款中介根据消费者征信情况收取高额手续费。二是提供高息垫资,收取“砍头息”。不法贷款中介以帮助消费者“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向其申请垫资,再帮消费者申请贷款偿还垫资。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首先收取一笔不菲的垫资费,促成贷款后再按放款额一定比例收取高额的服务费。

李海波补充道,“债务重组”的常见陷阱还包括虚假承诺,不法中介常常夸大其“债务重组”方案的效果,承诺能够大幅降低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但实际上往往无法兑现;高额费用,在“重组”过程中,不法中介会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如咨询费、手续费、服务费等,这些费用往往非常高昂;个人信息泄露,在“重组”过程中,不法中介会收集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非法用途,如诈骗、恶意借贷等;合同陷阱,不法中介提供的合同条款往往存在诸多陷阱,如隐形费用、霸王条款等,消费者一旦签字,很难维权。

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

“你以为是解药,实际上是砒霜。”安光勇总结道,面对做“债务重组”“债务优化”的不法中介,借款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高额息费导致的还款压力,通过不法中介进行的债务重组,其综合资金成本往往远高于正规银行贷款,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信息安全风险,消费者在与中介合作时需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被滥用。

李海波告诉记者,“债务重组”的风险还包括法律风险,不法中介的行为可能涉及欺诈、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其中,面临法律风险;信用风险,频繁的借贷和逾期还款会影响消费者的信用记录,使其在未来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

安光勇认为,作为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债务重组”产品的合规审查,确保中介机构的真实性及其提供服务的合法性;提高对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意识,以防止其受到不法中介的诱导。

李海波建议,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提示,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的诱导;提供透明、规范的金融服务,确保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各项费用和合同条款;建立举报机制,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举报不法中介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打击不法行为。

“借款人应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参与不正当的‘债务重组’行为;在签订任何合同或协议前,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以避免潜在纠纷。”安光勇说。

对此,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债务重组”可能带来的风险,切实增强防范意识。一是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诱导。充分认识违规“倒贷”的风险和危害,警惕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和误导,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债务重组”“债务优化”“免抵押担保”等贷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关陷阱。二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不法贷款中介并非依法取得金融许可证的持牌金融机构,其从事的中介活动主要是了解贷款需求、编制材料、申请贷款的居间行为,并非贷款合同当事方。建议消费者合理评估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做好收支筹划,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以积极申请无还本续贷,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避免挪作他用,产生违约责任,影响个人征信,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如对有关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公布的热线等进行咨询核实。三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利用、买卖,以防个人财产遭受损失。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债务重组损失怎么算

美国保健品巨头健安喜(GNC)即将进入债务重整,哈药股份的风险随之暴露。

6月26日,哈药股份(600664.SH)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全球知名膳食补充剂营养品牌健安喜(GNC)母公司GNC Holdings Inc.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3日召开董事会,GNC预期将于2020年秋季完成美国破产法第11章债务重整程序。

哈药股份官方发布关于GNC申请债务重整的消息

根据官网资料,健安喜(GNC)创立于1935年,2011年3月31日在纽交所上市,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其经营范围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8800家零售实体,提供超过1500种以上产品,包括各类膳食营养产品。

这家面临债务重整的美国保健品公司的最大股东却是总部位于中国哈尔滨的哈药股份。根据哈药集团官网资料,哈药股份于2018年9月投资3亿美元认购了健安喜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转股完成后,持有健安喜40.1%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哈药股份持有GNC中国65%股份,重整不影响中国业务

6月22日至24日,哈药股份曾连续发布三个提示性公告,介绍健安喜出现了业绩下滑、债务延期等情况。

根据哈药股份6月22日的公告,健安喜2020第一季度季报显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健安喜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滑;截至2020年5月6日,约40%(1300家)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所属健安喜门店因政府的要求等原因而暂时关闭,且该等暂时关闭的门店中的一部分亦有可能在未来永久性关闭。

健安喜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7258亿美元,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0.922亿美元,同比下降16.3%;毛利润为1.367亿美元,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32.7%。且鉴于目前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进行中,不排除未来仍存在经营业绩继续下滑的可能性。

哈药股份在这份公告中表示,健安喜的上述情况有可能导致健安喜现金流受到较大影响。

公告还提及,6月15日,健安喜发布债务延期公告,表示与相关贷款方达成协议,推迟其贷款协议中的未偿还部分贷款加速到期日期至2020年6月30日。健安喜表示,其将继续寻求解决其债务的所有可能途径,包括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重整,以便于能够实施重整计划。

美国东部时间6月23日下午4点,健安喜召开了董事会,听取了董事会下设特别委员会关于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申请重整的报告并随后发布了公告。

根据哈药股份6月24日的公告,健安喜与其某些有担保贷款人及关键利益相关方达成一致,将通过两个方案实施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项下的重整,两个方案将同步推进,且预期将最终确认采取其中的一项,以有望于今年秋季完成第 11 章程序。

第一个方案是独立重整计划:根据健安喜的公告,健安喜与超过 92%的定期贷款人和87%的 ABL FILO 贷款人(资产质押贷款人)签署了一份《重组支持协议》,并就独立重整计划达成一致。

第二个方案是出售计划:根据健安喜的公告,健安喜及其多数现有有担保的债权人于临近公告前另与哈药集团(系哈药股份控股股东)就以 7.6 亿美元的价格向其整体出售健安喜业务初步达成原则性意向。且健安喜正在与 IVC(国际维生素公司,系 GNC 的最大供应商及合资伙伴)合作以保证产品的持续供应以及促成拟议的出售交易。该出售交易仍有待于相关方的进一步商定及最终法律文件的确定并将通过一项由法院监督的拍卖程序执行。若出售交易适时达成一致,其将代替独立重整计划被执行。

按照哈药股份6月26日发布的消息,健安喜在债务重整期间,全球一切商业活动正常进行,为帮助公司现金流与财务结构更加健康完善,在疫情影响及购物商场人流下滑的情况下,健安喜全球将大幅缩减线下门店投资运营占比,预计将加快关闭800-1200家门店,占其线下门店总量的20%左右,并加快推进电商业务占比。

健安喜方面还表示,过往,包括“通用汽车”、“美国航空”、“MARVEL”等品牌等都曾通过债务重组计划浴火重生,借鉴这些经验,健安喜相信此项决定将有助于未来“GNC健安喜”品牌的持续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健安喜北美以外的公司实体,包括健安喜与哈药股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并不在破产重组第11章程序范畴内,故本次债务重组并不包括健安喜中国,哈药股份仍持有健安喜中国65%的股权。

哈药股份表示,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健安喜中国上半年销售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依然超过50%,同期可比利润增长超过100%。

哈药股份或因GNC债务重整面临巨额损失

虽然健安喜中国不受此次重整计划影响,但大股东哈药股份却可能面临巨额损失。

根据哈药股份6月23日关于健安喜相关事宜的补充更正公告,哈药股份对美国健安喜的优先股投资根据协议和持有目的,在新金融工具准则首次执行日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投资成本总计20.49亿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账面价值8.74亿元计入资产负债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因公允价值变动累计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11.75亿元计入资产负债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上述公允价值变动已在定期报告中体现。

截至2020年3月31日,累计应收股利1.71亿元和对应的汇兑损益101.46万元,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股利”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应收股利分别为644.38万元、1.30亿元和3453.41万元,上述应收股利可能存在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

哈药股份表示,若健安喜可转换优先股总计20.49亿元的投资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冲减留存收益;若累计1.71亿元人民币的应收股利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计入当期损益。

哈药股份还强调,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努力减少健安喜项目对公司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损失,积极维护公司权益,保障股东利益。

哈药股份归母净利润三连降

健安喜与哈药股份跨国联姻不到两年,如今健安喜面临债务重整,哈药股份自身的境况也不乐观。

哈药股份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2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下降83.88%;2018年哈药股份的营收108.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元,下滑14.95%;2017年营收120.18亿元,归母净利润4.07亿元,下滑48.36%。

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哈药股份营收25.11亿元,相比上年度末减少6.11%,归母净利润1.87亿元,相比上年度末减少28.58%。

哈药股份主营业务数据

据哈药集团官网以及官方年报,哈药集团持有哈药股份46.49%股权,哈药股份主要从事医药研发与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1993年6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省首家上市公司。

2015年,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对下属资产及业务板块进行了整合,打造了旗下医药商业上市平台(人民同泰,600829.SH),实现了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独立经营、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哈药股份持有人民同泰74.82%股权。

哈药股份在产在销产品347个,包括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阿莫西林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拉西地平片、注射用丹参(冻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重 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等。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产品曾在央视投放广告,以口味和包装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两款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却大大下滑。2019年年报显示,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销量比上年减少11.05%,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销量比上年减少12.21%。

哈药股份产品销量情况分析表

2018年与健安喜联姻,哈药股份方面曾表示,可助力公司快速成为中国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行业领军企业。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2019年,哈药股份保健品的营收1.62亿元,比上年减少33%。

如今健安喜债务重整,哈药股份或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债务重组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债务重组损失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