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多人“认罪不认罚”
实践中,但凡是已经被“实锤”或者意识到坚定地做无罪辩护对自己来说可能并非最佳选择的当事人,大部分都会迅速把目光转向量刑辩护,但很多时候,当事人对于量刑也是有较高期待值的,譬如免于处罚,譬如缓刑,譬如“实报实销”,譬如一年以下,等等。那么,是否所有做量刑辩护的案件当事人都会被判处很轻的刑罚呢?也不是。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认罪不认罚”,事情会变成怎样?
二、认罪不认罚会否大幅度加重量刑
部分认罪不认罚的人是会担心自己因为不认罚而被判处更重的刑罚的,但他们又实在认为检察官“现在”给出的量刑建议自己还是无法接受。那么对于这些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认罪不认罚会否大幅度加重自己的量刑。
可以说,在大部分地区,认罪不认罚是不会大幅度加重量刑的。因为毕竟认罪认罚也只是一个从宽情节,而从宽情节远远不只认罪认罚,且案件的定罪量刑是要综合考量的,要考量的因素也绝非仅仅是当事人是否认罪认罚。犯罪本身的基础情况,是否存在其他量刑情节,这些都会影响到案件的结果。
具体来说,在法治比较文明的区域,“认罪不认罚”所带来的结果仅仅是,当事人拿不到“认罪认罚”的“好处”了,而不是因此会增加很多“坏处”。而在部分法治进程还比较落后的区域,确实可能会存在“认罪认罚从轻,不认罪认罚从重”的情况,但这也主要是针对“不认罪”的当事人而言,对于“认罪不认罚”的,应该说如果不是运气特别不好,碰上个别对于当事人认罪认罚一事特别执着的办案人员的话,还是不会因此被大幅度加重量刑的。
而且,在做量刑辩护的案件中,当事人和律师对于刑罚是存在合理预期的,刑罚是否均衡,是否合理,对于当事人已经认罪的案件而言,绝大多数时候还是有比较客观的标准的,也有类案可以参照,非常明显的“打击报复”不仅是违反法律的,更是容易带来风险的,因此对于办案人员也是没有必要的。总体而言,当事人不需要过分担心。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认罪不认罚的法律后果
●认罪不认罚是个什么概念
●认罪不认罚怎么处理
●认罪不认罚是什么意思
●认罪认罚与不认罪各自有什么法律后果?
●认罪不认罚会加重罪行吗
●认罪认罚与不认罪认罚的区别
●认罪不认罚要怎么办
●认罪不认罚是个什么概念
●认罪不认罚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