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刑十年!,直播带假货会怎么样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秦光军

618即将来临,电商促销大战如火如荼,更有众多商家选择网络红人或流量明星,在直播间开展商品线上展示,答疑解惑,导购促销等。实况转播带给消费者的是实惠和方便,给商家带来的是商机,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辛巴燕窝事件、郭美美卖减肥药事件等等,这些都是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的。针对电商新模式引发的“网红带货”乱象,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舆论声浪也越来越高。

以案说法

一、江苏省某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管某租赁办公场地和仓库,向他人大量采购假冒国际品牌SK-II、DIOR、科颜氏、资生堂、兰蔻、阿玛尼等无包装、无中文标识的化妆品,并招聘网络主播、商品客服、仓库管理员等团队在阿里巴巴1688直播平台开设直播间,销售上述假冒注册商标的化妆品。至案发,管某团队累计销售金额38万余元,未销售货值金额42万元,违法所得11万余元。

经审理,法院认为,涉案注册商标在有效期内,依法受法律保护,管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管某利用网红主播售假卖假,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侵犯了涉案商品权利人的权益,严重扰乱了社会市场秩序。根据管某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2万元;追缴的违法所得及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予以没收。

二、去年,快手带货大主播辛巴深陷“糖水燕窝门”,辛巴声明表示,其直播售卖的”茗挚”燕窝产品存在夸大宣传的行为,决定将该产品召回并进行三倍赔偿,总赔偿金额达到了6198万。

应对方案

网红或明星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对销售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存在明显的欺诈消费者行为,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直播间所销售的商品存在假冒伪劣等情况,同样适用退一赔三的规定,购买者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要求退货、更换或修理;如果在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即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法规速递

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直播间所销售的商品存在假冒伪劣等情况,同样适用退一赔三的规定,购买者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要求退货、更换或修理;如果在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即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刑十年是真的吗

直播带假货判刑吗

直播带假货会造成什么危害结果

直播带假货主播怎么判

直播带假货会怎么样

直播带货 假货 主播 刑事责任

直播带货卖假货违反了哪些法律

直播带货假货谁负责

直播带假货判刑吗

直播带假货的例子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