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要以股东会所任命的法定代表人为准,股东会任免法定代表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薛和若
案情简介

甲公司是由乙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为赵某。2015年甲公司决定增资,乙公司仅履行了部分增资义务。2019年3月,乙公司作出决定,将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钱某,但未办理工商登记。上述股东决定作出后,甲公司的董事会未予执行,而是在2019年12月将甲公司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由赵某变更为孙某。甲公司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孙某以甲公司名义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履行出资义务,缴纳增资款4500万;乙公司任命的法定代表人钱某提交撤诉申请。高院一审支持了甲公司的诉讼请求。乙公司不服,认为钱某作出的撤诉申请才是甲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向最高院上诉。最高院改判:支持乙公司的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驳回甲公司的起诉。

裁判要点

甲公司是乙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按照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甲公司属于一人公司,其内部组织机构包括董事和法定代表人的任免权均由其唯一股东乙公司享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公司董事会作为股东会的执行机关,有义务执行股东会或公司唯一股东的决议。甲公司董事会应当根据其唯一股东乙公司的决议,办理董事及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由于甲公司董事会未执行股东决议,造成了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与股东任命的法定代表人不一致的情形,进而引发了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本院认为,法律规定对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进行登记,其意义在于向社会公示公司意志代表权的基本状态。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对外具有公示效力,如果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公司代表权而产生的外部争议,应以工商登记为准。而对于公司与股东之间因法定代表人任免产生的内部争议,则应以有效的股东会任免决议为准,并在公司内部产生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法律效果。因此,乙公司作为甲公司的唯一股东,其作出的任命甲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决议对甲公司具有拘束力。本案起诉时,乙公司已经对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进行了更换,其新任命的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明确表示反对甲公司提起本案诉讼。因此,本案起诉不能代表甲公司的真实意思,应予驳回。乙公司关于本案诉讼的提起并非甲公司真实意思的上诉理由成立。

律师分析

一、及时登记,避免争议。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不及时变更登记,将会导致股东会任免的法定代表人与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不一致,引发有关公司代理权、行为效力等的争议。

二、内外不同,效力有别。当股东会任免的法定代表人与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人不一致,如果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公司代表权而产生的外部争议,由于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对外具有公示效力,应以工商登记为准。而对于公司与股东之间因法定代表人任免产生的内部争议,则应以有效的股东会任免决议为准,并在公司内部产生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法律效果。

来源:股权专业律师

【免责声明】:

“必奕律师”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内部要以股东会所任命的法定代表人为准则

股东会可以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吗

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由股东大会选任的机构是

由股东大会选任的机构

股东会任免法定代表人

股东会决议任命法定代表人

公司内部股东

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是什么机构

股东会可以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吗

公司内部股东需要哪些文件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