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及其含义,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关系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康嘉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及其含义,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关系

大家好,由投稿人康嘉来为大家解答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及其含义,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关系这个热门资讯。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及其含义,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关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是什么

四大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图源网络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是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

需要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

3.实行独立核算。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在企业的经营期限无法正确预测的前提下,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持续不断的性质。

图源网络

会计期间假设

会计期间假设,人为地将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成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常见的会计期间有:年度。季度和月份,其中会计年度是最重要的会计期间。有了会计期间假设,才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世界各国的会计年度

公历年度:如中国、比利时、挪威等。

4月到次年3月:丹麦、加拿大、英国、日本等。

7月到次年6月;瑞典、澳大利亚、菲律宾等。

10月到次年9月:美国、缅甸、泰国。

其他类型:

阿根廷:11月至次年的10月;

卢森堡:5月至次年4月;

沙特阿拉伯:10月15日至次年10月14日。

图源网络

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一切会计事项,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予以综合反映。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如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该假设包含币值稳定的假设,若币值变动,则改为物价变动会计(通货膨胀会计)。

会计要确定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和范围,采用货币为统一尺度,在持续经营条件下选择恰当的会计方法对日常的经济业务记录、计算和反映,并按等距期间定期完整、及时、准确地编制出会计报表。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英文

#现金为王的财务思维#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的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

(1)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空间范围。比如,华为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华为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华为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华为就是一个会计主体。

(2)一般来说,只要是 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 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事业单位等。

2.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法人是一种 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利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 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 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分公司能够独立核算,属于会计主体,但不是法人。

3.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4.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

(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 空间范围

(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区分开来。总之,一个核心目的就是 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 正常运行状态

2.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 正常的业务背景。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有较大差异,只有假定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才可正常进行,否则将依据破产清算时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

3.例外情况: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 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 破产清算会计

(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假设的内涵: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 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2.具体划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按 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 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 中期报告

3.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

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 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

(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假设的内涵: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假设包括两个意思:

(1)会计仅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本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但苦于无法用货币来表达的,则只能无奈地排除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外。比如,人力资源就应该作为企业的一个关键资产进行账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尚无法广泛地达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是 不反映人力资源的。会计仅反映货币信息,其中一些信息无法用货币计量比如人力资源。

(2)币值稳定假设: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含一个假定 币值不变的含义。

2.货币计量假设的目的: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 无差别性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3.货币计量的要求: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 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4.例外情况

当发生严重的 通货膨胀时,该假设 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充实自己,才能望得更远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也可以成为会计主体

B对于拥有子公司的母公司来说,企业集团应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编制财务报表

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D分公司和子公司一样都是法律主体,也是会计主体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C,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选项D,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

更多内容在下期更新。欢迎关注头条CFOpub,习透财务语言,你的洞察更有利!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含义和作用

为什么会有假设呢?因为我们学习的会计理论和原理,其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会计假设就是这个前提条件,它是我们考虑会计问题的逻辑出发点。

会计共有四个假设,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我们讲的会计主体是工业企业或大型制造业企业,对会计主体的界定能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例如市场中有A、B两家企业,A向B销售了一批商品,如果我们站在A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销售行为,企业的存货会减少,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会增加;如果站在B企业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购买行为,B企业的存货会增加,银行存款等会减少。站在不同企业角度,会计记账的方向完全相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我们进行会计核算,是建立在企业会长期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不会倒闭,这样一些会计中的一些估计方法,如折旧的计提才会成立。

3.会计分期。对持续经营的企业,我们为了更有效的提高企业资金运动效率,更好的管控企业的资金,将其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进行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主要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

4.货币计量。会计在进行核算时,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在我国也就是以人民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同时也会有一些辅助计量单位,桶、袋、瓶、坛等。如购买原材料花费200,000万元,一般会计在进行核算时记原材料增加200,000万元,有些企业也会记原材料增加200,000万元,30吨。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时间范围

(一)概念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 时间和空间范围 等所作的 合理假定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 前提

( 二 ) 内容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空间假定)

(1)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 特定对象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空间范围

会计核算应当 集中反映 某一 特定 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 区别开来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 本身 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

(2)注意事项:

会计主体不一定 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 一定 是会计主体。

如: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企业集团是企业之间的联营形式,是一种企业群体组织,属于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时间假定)

(1)概念: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2)具体要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 持续、正常 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应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3. 会计分期(时间假定)

(1)概念: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2)目的: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 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 ,从而 及时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4)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会计处理方法。

4. 货币计量(主要手段)

(1)概念: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 以货币计量 ,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3)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进行计量,具有 全面 综合 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作用。

(4)业务收支以 外币为主 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 应折算 为人民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及其含义,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关系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