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量刑区别,借钱不还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合同纠纷 编辑:皮安

一、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量刑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在量刑上存在一定区别,具体如下: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量刑为,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体而言,二者量刑档次基本一致,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具体数额标准的认定可能会因罪名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借钱不还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借钱不还并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明确规定。

一是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若借款人在借钱时就根本没有打算归还,比如编造虚假的借款用途,将借来的钱肆意挥霍、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可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若只是暂时资金周转困难,有还款意愿只是暂无还款能力,则一般不构成诈骗。

二是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在上述幅度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

三是存在欺骗行为。借款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出借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借钱不还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才会予以立案侦查。

三、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定罪量刑的区别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在定罪量刑上存在一定区别:

定罪方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量刑区别在哪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量刑区别

合同诈骗罪 诈骗罪 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量刑一样吗标准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认定

合同诈骗和诈骗罪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量刑区别

合同诈骗和诈骗罪的区别在哪里

合同诈骗与诈骗罪辨析

借钱不还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借钱不还是诈骗罪么

借钱不还算诈骗不

借钱不还属于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

借钱不还型诈骗的认定

借钱不还算是诈骗行为?

借钱不还算是诈骗行为?

借钱不还构成诈骗的条件

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

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

来源:临律-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定罪量刑的区别,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哪个量刑重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