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国营企业属于什么单位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范清安

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国营企业属于什么单位

大家好,由投稿人范清安来为大家解答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国营企业属于什么单位这个热门资讯。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国营企业属于什么单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营企业属于什么编制

80年代时的企业几乎都是国营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对经济和老百姓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虽然当时物资相对贫瘠,工资不高,但那时候的收入水平几乎大差不差,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很务实,吃饱穿暖就是最好的生活


那时候国企职工的待遇相比之下是非常好的


入职后有单位宿舍,吃饭有食堂,服装是统一工装,婚后还可以分配住房,子女也有专门的幼儿园和学校,甚至还有职工医院和提供休闲娱乐的职工俱乐部等

在某些方面确实方便了不少,减轻了工人们的很大压力,使得大家可以专心投入到生产劳动中


那时候,没有过多的加班和压榨劳动力,到点上班,到点下班,一个萝卜一个坑,下了班也没有什么应酬,最多就是邻里之间串个门,去菜市场买点菜,大家一起聚一聚,吃顿饭、聊聊天就是最开心的

那个年代的物价很低,大多数的物品和食物都是限量供应的,一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外还能有余存


80年代时拍摄的河北廊坊电缆厂里的生产车间

那时候的市场经济还没有起步,很多企业都是国营性质,工人们以厂为家,这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尤其是很多大型国营工厂,成为很多人眼里的“铁饭碗”,也是那时候找对象首选的目标


80年代时的河北省廊坊酒厂,女职工们正在认真的打着包装,记得那时候的茅台8块钱一瓶,在月工资普遍三四十块的时候,价格其实也不便宜了,不仅如此,酒水也是限量供应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是十分紧俏的商品


80年代时拍摄的机械厂里的样子,那时候的人基本都是能吃苦耐劳的,尽管生活有些艰苦,但内心的幸福感却很充实,每个人都奔着一个目标,为大家,为小家去奋斗


80年代时拍摄的安纺厂的生产车间,当时布料是很稀少的,一件衣服补丁又补丁,说能穿十年都不为过,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幼儿时期都是“光屁股”长大的,再大一些会穿兄弟姐妹的衣服,就像是“世袭制”一般,一批一批的传下去,破旧了还能当抹布使,将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挥的淋漓尽致


80年代时的厂里,也会有先进工作奖,那时候人人争当先进,还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家庭,总之,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80年代时拍摄的乡镇企业,绍兴的双梅工业公司

当时下乡知青正当流行,他们的到来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等,也谱写出很多知青和当地村民的美好爱情故事

80年代的感情是很纯粹的,结婚也是相当的精简,聘礼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生只牵一人手,一过就是一辈子


80年代时的河北一家养鸡场里的样子,工作人员正在对鸡蛋进行称重

那时候鸡蛋是很珍贵的,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鸡肉,更别说猪肉了,尽管猪肉的价格不算贵,但数量有限,还需要用“肉票”购买

牛在当时是集体所有物,还要专门有人放牛,丢一头牛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并且老牛病牛的屠宰也是需要申请的,不能随便处理


80年代时一家大型国营工厂里的午休时间,职工们打完饭在看墙上贴着的红喜报

当时的工厂职工干活的氛围很好,没有多少懒汉,国营职工也是积极向上,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稳定港湾,并且家里人的工作是可以“接班”的


80年代时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节日饭,这样丰盛是很难得的,不过除了一盘鹌鹑蛋,似乎也没见到什么肉菜


80年代的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工厂食堂,师傅们正在包饺子,那时候的饺子也不是常吃的,饺子馅大多是些野菜加点肉,或者纯素的,但也是非常好的伙食了


80年代中秋节时的供销社里的月饼,那个时候只有国营企业才可以卖月饼,月饼馅也是比较单一的五仁和枣泥,不过老式月饼的口味还是很好的


80年代时的鞍钢,那时候由于生产技术先进,经常有国外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访问

那时候正是我们进行一个“突破”的年代,很多大型工厂自主生产研发出的机械全国有名,虽然一切还都在摸索创新中,但进步是非常快的



1980年6月27日,中美合资建造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开工建设

这时候也是开始招商引资、合资的尝试阶段,不再“故步自封”也不再“闭门造车”,所以经济也开始逐步复苏


1980年4月10日,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批准成立,当时还有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饭店、北京长城饭店、天津王朝葡萄酒公司等,这都是我们在逐步“开放”的开端,

到80年代末,就正式进入了新一轮的“起航”中,90年代时,大多数国企工厂都面临倒闭,大批工人开始寻找新的生机,所以在90年年代时,也是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1984年时的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这是当时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国有企业,后来在2两年期间,分别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几个大城市的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1987年时,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发行的股票样式,每股100元,这也是最早的“众筹”模式,也是对国营企业的一次形式改革


80年代时满大街都是这种二八大梁,那时候还不允许私家车买卖,人们出行除了公交车外就是这种带大梁的自行车了,这也是很多人的童年经历


80年代时的电影院,当时放映员也是国企职工,还是很多人羡慕的工作,不像现在的全自动放映,那时候看电影回头看时,都能看到身后高处的台上会站着一个人,手里摆弄着有着“探照灯”类似的机器,还有一些80年代最火热的露天电影,那时候每天看电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80年代时云南街头的山茶牌电视机的广告牌,那时候的三转一响是属于大众眼中的“奢侈品”了,最初买电视也时需要用“票”的,当时能拥有一台电视机是多么自豪的事情啊,一到晚上饭后,邻居们孩子们聚在一家看电视的场面,如今再也找不到了


80年代时的公交车司机是当时比较高工资了,那时候学车是比较难的,不仅需要证明,还要懂得机械原理和维修,所以一般人还真开不了大型车,特别还是关乎民生安全的公交车


80年代时的医院,那时候的医院也全是国企的,但是医疗人员特别的少,医疗条件也很艰苦,特别是小一点的地方和乡下,当时下乡知青有分配到“赤脚医生”的行列,也有很多民间中医,但在那个特殊时期时,很多老中医都被迫“停业”了,但正儿八经的医生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在80年代,还有一个工作是非常抢手的,那就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工作不累还体面,当时的供销社也是国营企业,售货员眼界很高,脾气也不太好,很多人都需要看售货员的脸色,当时物品稀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售货员们是可以掌握部分物资的,虽然也是需要付钱和票的


80年代时的饼干、糖果、糕点喝酒水那绝对是稀有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一些,并且还不舍得吃,是送礼的首选


80年代时的粮油店,那时候的粮食和油是真的金贵,很多人家都是用猪肥肉炼油,但数量还是有限的,炒菜大多数都是水煮菜,没一点荤腥,到了80年代后期是,满满的开始好转了,但乡下很多人家依旧吃不上油和肉


感谢各位摄影老师们的精彩留影

(照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小编有话:

因为要图文并茂,才能更好的介绍本地的特点,所以照片的位置都是查了很多资料,也请教了一些当地老师,文章写了6个多小时,非常的耗时耗力,但因不是本地人,真心不确定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出现。

整理老照片可以让现在的孩子们看到过去的城市面貌,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可以让经历过的人重温美好青春,因为照片部分整理于网络,已经不知道被转发多少次了,很多照片都不知道拍摄者和原版出于哪里,知道的我会标注,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会及时更正或删除。

感谢各位的支持

国营企业是什么意思

从很多铁的事实方面可以说明:

我们国家的军事装备方面的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远远地领先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了。

我们的民用产品的科技开发程度,或许也在很广泛的领域,超越了美国。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科技方面的研发水平, 我们国家都已经走在了全世界所有200多个国家的最前面。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或许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的朋友,都没有引起特别注意。那就是:

我们今天领先于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开发。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于,属于全民所有的国营企业;或类似于解放后的前30年,企业利润由全体员工共享的、准集体企业式的、真正的民营企业。如著名的华为企业等。

极难以看到那些打着民营企业名号,实为极端自私的、美国国内式的资本家企业,有能超过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科技产品的对外呈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

究其根源,就出在那些效仿美国的、极其自私的假民营企业,跟华为公司等,真正的民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方式,大不相同。

那些类似于美国等西方资本家的、假民营企业老板,大都不甘心与全体企业员工,公平地分享企业利益所得;大都极为自私地,将绝大部分的企业利润据为己有;哪怕是相对有那么一点公平地分享利益,甚至都不愿意。

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扡阻碍了私营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对企业发展所需的、产品研发创新的十分积极性。

更加悲哀的是:

这些私营企业,一般都是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屁股后面,或唯唯诺诺,或亦步亦趋,屁颠屁颠地,去“跪求”美国佬等西方的技术。

然后,依赖美国等西方提供的、有保留的技术,所制作出来的产品,永远只可能是美国等西方人的、同类产品中的次等品甚至劣等品。

可以说,昔日的XX企业,便是严重存在上述问题,令自身企业高科技产品发展不前的典型代表。

自然地,国家也就不可能指望这些效仿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西方资本家式的企业老板,去帮助国家实现,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科技方面的超越了。

因此,铁的事实证明:

唯有坚持以公平分配原则的国企为主体,以集体企业,或类集体民营企业为重要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或许才是真正促成我们中华民族,始终走在全世界高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最为有力的保障!

国营企业英文

上世纪,广州增城的国营工厂以制糖、纺织、化工等产业为支柱,描绘出工业时代的独特画卷。随着计划经济转型、环保政策升级与市场化浪潮的冲击,多数企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然而,部分厂房通过旧改焕发新生,如糖纸厂、纺织厂等化身文旅或文创地标,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见证。

1. 增城糖纸厂:从制糖先锋到文旅新地标

成立背景:1956年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厂,初期以甘蔗制糖为主,后发展为糖纸联产的综合性国营企业。

发展历程:

1956-1970年:创建初期年产糖约1000吨,供应本地市场。

1970-1978年:新增造纸生产线,利用蔗渣造纸,成为区域骨干企业。

1978-2001年:因甘蔗种植减少转型造纸,受环保政策影响,多次技改后停产。

现状:2001年停产,原厂房改造为“1978电影小镇”,融合文创、旅游功能,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成为广州市工业遗产活化示范项目。

2. 红太阳制衣厂(原增城纺织厂):牛仔产业的摇篮

前身与转型:前身为1969年增城县展览馆,1979年改制为东林制衣厂,是增城最早规模化生产牛仔裤的国营企业,带动新塘牛仔产业崛起。

发展历程:

1979-1980年代:引进港资技术,成为增城最大制衣厂,解决数百人就业。

1990年代:因产业扩张迁出厂房,原址先后改为增城图书馆、区文化馆。

现状:旧址现为增城文化馆,保留工业建筑风貌,周边形成新塘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传统加工环节因环保整治外迁。

3. 增城生粉厂:承包经营的试点样本

成立与困境: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以木薯生产生粉,因农村副业竞争亏损,1984年成为增城县首批承包经营试点企业。

发展历程:

1970-19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依赖统购原料,后因社队企业竞争开工不足。

1984年后:实行集体承包制短暂扭亏,最终受市场冲击停产。

现状:厂区废弃,其改革案例成为研究国营小企业转型的典型样本。

4. 增城县氮肥厂:农业时代的化工印记

基本情况:1975年投产,年产合成氮肥,服务本地农业,是增城早期化工领域重要企业。发展与现状:1975-1990年代承担县域化肥供应,后因环保及产业升级退出,厂区推测已关停或并入其他企业,改造信息待明确。

5. 增城县化纤总厂:纺织产业链的延伸尝试

成立与经营:1985年由县政府投资兴建,主营化纤织布,带动本地纺织产业链延伸。

发展与现状:1985-1990年代年产胚布707万米,后因市场竞争及环保要求停产,旧址位于新塘工业加工区,部分区域或转型为中小企业孵化园。

这些国营厂的兴衰与蜕变,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也见证了增城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多元产业的转型。工业遗产在创新中重获生机,让过去的记忆成为未来发展的文化养分。

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从什么时间起实施

第61集


张美彩道:“我没为难他。”崔成尹笑道:“胡总上厕所都要管,还不是为难人家啊。”张美彩道:“既然这样,胡总交给你招待。”崔成尹摆手道:“单位把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你,还是你负责,相信胡总会配合你的工作。我就是提醒你,像上厕所放屁之类的事不要管得太严。单位也没让你管胡总上厕所。”

崔成尹提到放屁,我忍不住想笑,这个体态丰满的女孩屁很多。崔成尹说完,又扫视一眼餐车问道:“金主任吗?”张美彩道:“我怎么知道,那金主任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崔成尹道:“不管金主任是不是好人,你刚才都不该扔盒饭,得罪金主任对你没好处。”

张美彩道:“得罪他又怎么了,我看不惯他,好像自己思想有多先进,有多节约粮食似的。”崔成尹叹息道:“就算看不惯,也没必要得罪人家,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崔成尹帮金锦日我能理解,毕竟刚才金锦日许诺,想办法把崔成尹调到食品加工厂工作。张美彩和崔成尹的性格截然不同,张美彩性格耿直,不会伪装自己,处事不够圆滑。

可以想象,在国营单位,崔成尹这样的人肯定更受领导赏识。张美彩不屑道:“他都不怕得罪我,我还怕得罪他呀。”崔成尹无奈地摇头,觉得她无可救药了。

崔成尹离开后,张美彩从兜里掏出一包纸巾塞在我手里道:“给你。”我惊讶地问:“给我纸巾干嘛?”张美彩白了我一眼道:“你记性不好,上厕所居然忘记带纸。”我恍然大悟,觉得这小妮子虽然嘴上不饶人,却很贴心,这是担心我拉屎忘带手纸。

我看着张美彩道:“你哪来的纸巾?”张美彩道:“火车上有卖,一百朝元一包,你想买的话,我可以给你多拿几包过来。”我摆手道:“不用了,一包纸巾够用了,我吃的不多,不会一直往厕所跑。这包纸巾我要给钱吗?”

张美彩道:“你想给就给,不想给不勉强。”我看着她问:“你在铁路部门工作,每个月多少生活费?”张美彩道:“两万多朝元,我们朝鲜人不在乎生活费多少,更在乎每个月发多少粮票,肉票和布票。”张美彩透露生活费,我微微惊讶,金湘玉同样在铁路部门上班,生活费就要少很多。

朝鲜人的生活费和户籍、地区有关。同样的工作,拥有平壤户籍,不但每个月的生活费要比其他地方多,每个月发放的粮票、肉票等也要多。不然也没那么多朝鲜人梦想成为平壤人,挤破脑袋想进平壤城。

我跟张美彩道:“你的生活费很高了。”张美彩道:“那也看和谁比,和你这样的中国老板比,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都不够你一顿饭。”我笑道:“没那么夸张,我平时很节约。”张美彩道:“我接触的中国人不多,但我觉得你一点不节约,你的晚餐还剩下很多没吃完。”

我摸摸肚子道:“你们准备的太多了,我确实吃不完。”张美彩想了想道:“那明天早餐给你少准备些。”想到今晚上要和郑世俊下车,明天早上我不一定在车上,我跟张美彩道:“我平时不吃早餐,明天不用给我准备早餐。”

张美彩看着我道:“随便你。”说完,她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郑大哥来过餐车吗?”我摇摇头道:“我没见过他。”张美彩狐疑地道:“我刚才送盒饭,所有车厢都去过了,怎么都没见到郑大哥。”

张美彩对郑世俊念念不忘,我确信她被郑世俊迷住了,郑世俊的魅力还是很大的。郑世俊假扮老头,瞒过了张美彩,我不可能告诉她真相。我微微笑道:“他可能临时有重要的事,改变了行程,没有上火车。”

张美彩摸摸自己的脑袋道:“也许吧。”张美彩离开后,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夕阳慢慢坠落,天边的云彩渐渐变红。火车开得很慢,山野有些荒凉。铁轨旁的土路上,皮肤黝黑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身材瘦小的女人背着大大的包裹。火车经过的时候,他们会驻足,木然地看着火车远去。

火车经过一些城镇的时候,铁道口的栏杆后,往往聚集了大量准备穿越铁轨的朝鲜百姓。他们有的骑摩托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赶着牛车,当然了更多的人是步行。朝鲜民众出远门的机会不多,不是有万分紧急的事,或者有正当理由,可能一辈子不会出远门。

朝鲜人出远门,必须找地方人民委员会或生产大队提出申请,没有正当理由,一般不被批准出远门。所以对很多朝鲜人来说,都没坐过火车。每当火车经过路口的时候,他们会目不转睛盯着火车远去,不知道他们是否心怀诗和远方。

我想他们心中肯定没有诗和远方,如果有哪个朝鲜年轻人向往诗和远方,可能会被认为不务正业,脑子有毛病。朝鲜民众每天思考的是,家里的口粮还够不够,这个月的工分是不是挣少了……

夕阳躲进山的那一边,窗外的世界黑了下来,晚上七点以后,餐车就对外关闭。最后一波客人离开餐车,张美彩和崔成尹开始打扫卫生。金成勋从厨房出来,给她们交代一番后,就离开了餐车。金成勋作为餐车上的厨师,随车前往罗先,有固定的休息场所,晚上他一般不在餐车。

张美彩和崔成尹也有固定休息场所,因为单位给张美彩临时加派了任务,让她看着我。所以她们收拾好餐车后,张美彩决定留在餐车过夜。张美彩来到我跟前,认真地道:“晚上我留在餐车过夜,你不会介意吧?”

我其实非常介意,因为她要是待在餐车,我和郑世俊的逃离计划就不好展开。郑世俊让我陪他去水洞区,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我觉得自己一个中国人,掺和这些破事不是明智之举。我之所以答应和他去冒险,完全是看金正旭的面子。

我心里清楚,如果金正旭真被人诬陷,我在朝鲜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帮金正旭也是在间接帮自己,何况李美雪对我和金孝珠确实很好。想到这里,我尴尬地道:“孤男寡女,都在餐车过夜不合适吧。”

崔成尹劝道:“美彩,你还是和我回卧铺车厢休息,就不要打扰胡总休息了。”张美彩固执地道:“我在餐车心里更踏实些。”崔成尹开玩笑道:“你该不会看上胡总,要留在餐车陪他吧。”

张美彩的脸顿时红了,生气地道:“你胡说什么,我不放心他,所以留在餐车过夜。”崔成尹道:“你有什么不放心,难不成怕把胡总弄丢了?除非胡总跳窗逃走,不然肯定在餐车上。”

我清清嗓子,尴尬地道:“我又不是逃犯,又没人民保安抓捕我,我跳窗干嘛。”崔成尹继续劝道:“你留在餐车过夜确实不合适,对你的名声也不好。”张美彩道:“餐车也是在火车上,我就是在餐车睡一晚,怎么就对名声不好了?”

崔成尹摇头道:“我担心你在餐车休息不好,影响明天工作嘛!”张美彩道:“我等会拿几床被子过来,在哪里休息都一样,不会影响我明天工作。”崔成尹叹气道:“那行吧,我和你去拿被子。”

张美彩盯着我道:“我们去拿被子,你就在餐车等我们,不要到处走动。”我跟张美彩道:“你们去吧,我不会到处乱跑,晚上不盖被子确实很冷。”

她们离开餐车后,张美彩不放心我,居然把餐车门锁上了。等她们返回的时候,我正倚靠在车窗前抽烟。张美彩把被子扔在过道上,提醒道:“上次你抽烟,把被子点燃了,你还想把被子点燃吗?”

我打开车窗,一股冷风灌进车厢。张美彩紧张地问:“你要干什么?”我把烟头扔向窗外,笑着道:“扔烟头啊,你不是不让我抽烟嘛,都听你的。”崔成尹噗嗤笑道:“我早说了,胡总很配合你工作,你就不要为难胡总了。”

张美彩道:“单位领导说他上次在餐车上惹麻烦了,这次我能不注意些吗?”崔成尹笑道:“单位领导告诉你胡总惹什么麻烦了吗?”张美彩摇头道:“领导没细说。”

崔成尹笑道:“我看胡总惹麻烦是假,你脾气太大,得罪了领导是真,领导找借口不让你评选年度优秀乘务员。”

张美彩疑惑地盯着崔成尹道:“真是这样的吗?”崔成尹道:“是不是的,你好好想想。我累了,回去休息了。”崔成尹转身,扭着屁股离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国营企业属于什么单位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