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网,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新标准多少钱一亩
大家好,由投稿人康然来为大家解答农村土地流转网,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新标准多少钱一亩这个热门资讯。农村土地流转网,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新标准多少钱一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在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种地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农民都觉得种地不赚钱了,恰逢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农民们便纷纷将土地流转出去。但在不少人眼里,流转土地也赚不了多少钱,还是种地好一些。这可把人整懵了,到底是种地好还是流转土地好?现在流转一亩地大约多少钱?
农民种地好还是流转土地好?
选择种地
如果农民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如果土地没有被流转,那么就选择种地吧,可通过农忙时间种地,达到自给自足的效果,还是可以的。毕竟土地是咱农民的根,也舍不得放弃。农闲时间进程务工,农忙时间回家耕作。
如果自己不愿意外出打工,但在农业种植方面还是具有一定实力,有技能,自己能种特色经济作物,经济收益还算可观。这类情况也就别流转了,还是自己经营吧。
选择流转
选择土地流转的农民,大多是因为政府统一规划而流转的,毕竟土地流转简单,只要把农田流转出去,拿租金就好了。当然如果土地流转后,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或者说让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收益,那就最好选择流转了。流转了土地,不仅省去了个人的劳作,节省了人工,还可出去打工赚钱养家。
流转一亩地大约有多少钱?
一般情况下,流转一亩地大约能赚600~1000元左右,但由于各地土地基准地价和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得到的租金也就不一样。
比如在河北、北京、山东等地流转一亩地水浇地或者水田,其流转价格要比旱地高很多,所以具体价格还需去当地流转交易鉴证机构查询。
土地流转价格的高低会因粮食价格、土地年收益、流转面积、土地位置、流转期限等发生变动,所以具体的还需综合这些才能给出标准的价格。不过根据各地情况来看,流转一亩地大约有600多元。
不赚钱,也不愿意流转,为啥?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不少农民朋友明明知道种地不赚钱,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地最起码能够保持温饱,外出打工可能维持不了生活。
如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没有太大的支出,比如供养孩子,看病等大额消费,靠种地维持一家的日常生活还是可以的。很多农民都有这样的想法,有这几亩地在手里,自己最起码能够供养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问题,如果自己真的把这点土地也丢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外出打工能不能挣到钱还是未知数。
第二,绝大多数农民除了一身劳力,没有一技之长。
农民们外出打工,有这么几类,一是依靠自己的壮劳力,比如工地上的工人;二是依靠手中的技术,比如泥瓦工、电焊工;三是依靠青春,比如饭店中的服务员。而绝大多数农民呢,没有技术,也不再年轻,放到城市,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劳动能力也下降了不少。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外务工,工作真心不好找。
第三,身后的牵绊。
我们常说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但哪个打工者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工资拿到手,给孩子留,给父母留,家庭日常开支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他们是不会将土地流转出去的。
所以是继续种地还是流转土地,都要根据自家情况而定。
来源:吾谷网、腾讯、土流网
农村土地流转是什么意思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农村愈发重视和肯定,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例如2013年开始就开展土地确权工作,2017年开展了卫生化厕所改造,危房改造补贴也会逐年下发。建房问题上也给出了新规,并展开了宅基地有偿资源退出政策。
在土地上,国家也尤其重视,希望农民依靠土地获得更高的收入,赚取更多的钱财。然而,因农业经济效益不高,种地成本高,很多农民放弃土地,转而走向进城打工中,以至于不少土地遭到了闲置。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也制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任何人不能破坏、占用。为了解决土地闲置问题,官方又明确表示土地闲置不能超过2年,不然村集体可以回收,同时也鼓励农民将手里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并给出了流转补贴,承包大户即可领取。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中,明确指出接下来要重点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预计到2022年打造现代农业体系。
为了保证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官方也给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发展“高质量建设农田”,如果符合要求就可补贴1500元/亩;一个是鼓励大户承包,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今后他们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带领我国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
过去多年里,很多人质疑农村土地闲置或种植树木,粮食价格比较低,逼走了农民,没人再种植庄稼地,但如今来看,大家不愁庄稼地没人种植,今后农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都可参与到农业的种植中。
别看这些群体不多,但在机械化的背景下,劳动力大大解放,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的可耕地面积比中国还要大,但300万农场主就可完成种植中国。我国目前有3亿农民投身种植中,未来只要1000万人即可完成土地的耕种。
然而,在这些“宏图”之下,“小农户”似乎被遗忘了,很多普通农户也在发声:在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小农户应该如何发展?
一、小农户自身的局限性尽管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竞争力比较弱,想要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有更多影响力,那必然要走现代化之路,然而小农户对接现代化农业却有自身的局限性。
早在80年代时,我国就开展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为了确保土地的分配公平性,土地的分配则是小地块、碎片化分配,也就是东面一块地,西面一块地,但这样一来种地效率低,每次农忙都要东奔西跑,这种碎片化农业,限制了小农户的发展,就算是土地流转都受限。
2、农业技术不高小农户都是凭着感觉种植庄稼物,并没有学习专门的种地技术,一旦出现了病害、虫害,那就没有应对的办法,就算购买农药,也不能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在这一背景下,,农作物的产量也不能最大化提升,种地成本也不能缩短。
3、产后售卖环节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因对市场的分析不足,对农作物的信息不了解,以至于不能在最佳时刻贩卖农产品,往往会出现“卖跌不卖涨”的局面,且还容易出现“集中抛售”的情况,以至于市场阶段性“供大于求”,结果利润持续降低甚至亏损,且在销售时没有话语权,反而被二道贩子压价。
早在2019年时,官方就出台了一则政策,其中重点指出对小农户的支持,并表示今后很长时间,小农户经营依旧是主要的经营形式,今后也会出台政策适度扶持小农户,鼓励其适度规模化发展。
例如,可将村里不种地的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植30-50亩地,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小农场主”,依靠量大的方式种植土地,就算一亩地只赚700元,一年也能赚上3-3.5万元。
小农户方式,完全可以外出工作,这样就形成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种地的模式。等时机成熟后,还可承包100亩、200亩等,逐步向“种粮大户”的身份过渡。
同时,近年来国家也在部分地区试点了“一户一田”,也就是将分散的土地合并为一个“大块”,方便经营种植,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作效率,这对小散户来说也是福音。
同时,国家还提倡新型农业主体和小农户的联动作用,他们可将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传授给小农户,农户种植相应的农产品,再转卖给新型农业主体,这样就可形成双赢。
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流程
2025年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聚焦于规范流转秩序、保障农民权益、激活土地要素价值,以下是详细解析:
政策导向
• 稳定承包关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安徽、湖南、广西等整省试点省份将基本完成农户延包工作,四川、江苏等确权登记较早省份也将启动试点。
• 确权先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需以确权登记为前提,农民需持有《不动产权证书》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方可参与流转交易。
实施路径
• 规范流转方式:土地经营权流转需签订规范合同,受让方需具备农业经营能力,禁止“非农化”“非粮化”。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各地还鼓励通过发布流转价格指数、实物计租等方式,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
• 风险防控:针对大规模流转风险,各地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受让方缴纳风险金(政府适当补助),用于违约补偿。同时,推广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稻谷、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降低经营风险。
实用技巧与收益模式
• 租金收入:长期流转(3年以上)的耕地,租金不得低于当地基准价,且需按物价指数动态调整。
• 入股分红:山东寿光模式中,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保底收益加分红占比达40%。
• 政策补贴:规模流转(1000亩以上)或土地股份合作社(300亩以上)可额外获得国家补贴。
宅基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
• 宅基地:2025年全面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户可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住房,但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
•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入市改革,收益重点用于乡村建设和农民保障。例如,广东、浙江等地试点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进入市场,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收益按比例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政策底线与未来展望
• 严守底线:改革严守三条底线: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严禁行政强迫流转,确保农民自主决策权。
• 未来展望:至2025年末,全国土地流转面积预计超5.5亿亩,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成为经营主力,推动农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济”转型。
对中老年用户的实用建议
• 关注政策动态:中老年用户可通过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村委会等渠道,及时了解土地流转政策的最新动态。
• 参与流转决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决策,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例如,通过村民会议表决等方式,决定土地流转的方式和价格。
• 利用政策红利:中老年用户可利用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农村土地流转协议
央视网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办法》对2005年颁布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三权”分置制度,聚焦土地经营权流转,采用新名称,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主要就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增加了具体规定。
二是贯彻加强监督管理要求,作出新规定,明确了对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审查审核具体规定,以及建立风险保障制度的要求,以更好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三是围绕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补充新内容,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要确保农地农用,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严格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农村土地流转网,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新标准多少钱一亩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