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公务罪如何进行无罪辩护,妨碍公务罪怎么判决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赵泽瑞

一、妨碍公务罪的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碍公务罪】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妨碍公务罪如何进行无罪辩护?

通过刑法对妨碍公务罪的规定可以看出,触犯妨碍公务罪必须是实施了“暴力、威胁”行为,同时也阻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因此,妨碍公务罪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无罪辩护

1、没有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不构成犯罪。

现实生活中,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到场执法时,经常会出现执法人与被执法人拉拉扯扯的现象,而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些拉拉扯扯,就会导致被执法人被以妨碍公务罪刑事拘留,辩护人这时要仔细分析现场实际情况,尤其是要查看分析现场执法记录仪的录音录像,如果只是为了挣脱或者逃跑发生的拉扯甚至是轻微的冲撞,不能被认定为是使用暴力方法抗拒执法,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应做无罪辩护。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行为本身不合法,可以做无罪辩护。

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暴力、威胁”行为,同时也阻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但只要有证据证明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不存在“合法性”,则就有无罪辩护的可能性。不可否认,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按照法定流程和法定权限进行执法,执法行为本身存在一定的违法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即使犯罪嫌疑人客观实施了妨碍公务的行为,但是因为执行公务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从而阻却了妨碍公务罪的构成要件,可以做无罪辩护。

3、醉酒状态下实施的轻微妨碍公务行为,不宜认定为是犯罪。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虽然行为人是否醉酒并不影响主观要件的认定,醉酒状态并不会成为犯罪是否构成的阻却事由,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定犯罪嫌疑人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行为上的一些暴力行为更多的是在醉酒状态下不受控制的一种挣扎和摆脱表现,如果没有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以上是本律师整理的犯妨碍公务罪时如何进行无罪辩护的切入点。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妨碍公务罪如何进行无罪辩护的

妨碍公务罪流程

妨碍公务罪未造成后果

妨碍公务罪立案条件

妨碍公务罪怎么判决

妨碍公务罪严重吗?

妨碍公务罪最重判决

妨碍公务罪的构成

妨碍公务罪流程

妨碍公务罪不数罪并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