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被网络爱心筹款骗过吗如何识别套路,爱心筹筹到的钱如何处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吴梓

“救救我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每当此种苦难的信息传来,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怜悯之心,慷慨解囊的不在少数。而随着网络的发达,网上的各种救助信息更是铺天盖地,反正就娟一点点20、50的,也不至于骗人吧,不少人就抱着此种心理,给网络求救者给予捐款,那么此种“水滴筹”等网络募捐平台真的是只做公益不做生意吗?

抽成高达7成,被推上风口浪尖

今年八月就有“水滴筹”被媒体曝光抽成高达70%,后由平台声明是由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提供的不正当筹款活动。虽然平台强调他们只收3.6%的云台运行费用,那么这么多的抽成被曝光,是平台监管不利还是有意纵容?据用户反映,这些公益平台也经常会跳出保险推销、强制扣费、恶意引导下载第三方软件等,这些不也是所谓公益平台骗人和赚钱的手法吗?

人前凄惨人后风光,公益信息真假难辨

有些梦想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人利用平台在大众眼中的慈善特征,伪装成家里人生大病急需筹款看病,让不明真相的爱心人士为其捐款,而自身根本没毛没病,将爱心捐款用来旅游、买车等高消费,为其捐款发现被骗后,后悔莫及。凭借着“卖惨”的人设,收割了一波爱心网友的韭菜,让人痛恨不已。

如何识别网络公益募捐真伪?

第一,查看募捐平台是否有详细的信息披露。包括该慈善组织的全称、公开募捐的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等;

第二,查看募捐资金流向和用途,包括捐款的账户是不是单位账户,受益人、捐款用途、剩余财产处理方案、善款查询方式等。

第三,个人救助类募捐,谨慎捐款。由于个人求助类在法律上不属于慈善募捐,平台也容易存在审核不严或者求助人弄虚作假的问题,所以更容易滋生虚假信息。

虚假募捐,等同于诈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网络上的个人众筹求助构成了特定法律关系——即附特定目的的赠与。如果求助者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有意隐瞒事实,就构成了民法上的欺诈,资助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销法律行为并要求返还财产。如果求助者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三千元以上即可构成诈骗罪,涉案人员广的,不必每人三千,加起来超过三千即可立案。

因此,网络爱心筹款迷雾重重,我们也无法考察发起者、求助者的真实信息,尽量选择正规的慈善平台发起捐款或者给予捐款,让每一份爱心都有其真正的意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爱心筹款是真的吗

爱心筹是合法的吗

爱心筹官网

爱心筹款怎么把钱退回了

爱心筹筹到的钱如何处理?

爱心筹需要什么条件

爱心筹靠什么盈利

爱心筹款发朋友圈怎么写

爱心筹是合法的吗

爱心筹的钱怎么提出来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