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诉讼时效是多久
工伤诉讼时效涉及不同阶段,具体如下:
劳动仲裁时效: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从职工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之日起算。
民事诉讼时效:若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为三年。该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需注意,工伤职工应及时主张自身权利,在规定时效内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二、不服工伤认定决定书该怎么办
若对工伤认定决定书不服,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申请行政复议。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相关材料,复议机关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二是提起行政诉讼。若当事人对行政复议结果仍不满意,或者直接选择行政诉讼的,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需准备好起诉状、证据材料等,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工伤认定决定的执行。当事人应依法依规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现在工伤认定范围有哪些
工伤认定范围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例如在生产车间操作机器时受伤。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像提前到岗准备生产资料或下班后清理工作现场时受伤。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例如保安在履行职责制止不法行为时被打伤。
四是患职业病的。长期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工作导致患上相关职业病。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比如出差途中因工作事务遭遇交通事故。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诉讼时效是多久啊
●工伤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工伤诉讼期限有几年?
●工伤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工伤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工伤诉讼有效期
●工伤起诉诉讼时效
●工伤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工伤诉讼有没有时间限制
●工伤官司诉讼时效
●不服工伤认定书的救济途径
●不服工伤认定结论怎么办
●不服工伤认定判决书
●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不服
●工伤认定不服的
●不服工伤认定的案由
●不服工伤认定结果
●不服工伤认定案由叫啥
●不服工伤认定的程序
●不服工伤鉴定怎么办
来源:临律-现在工伤认定范围有哪些,最新工伤认定认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