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品,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在哪查
大家好,由投稿人汪一锦来为大家解答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品,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在哪查这个热门资讯。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品,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在哪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医保卡能买什么药 清单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彭韵佳、赵久龙)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出炉”。国家医疗保障局3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本次调整后,74种新药进入目录,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其中谈判成功的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
记者了解到,117种药品被纳入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范围,从谈判结果看,94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为80.34%。另有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
据悉,此次调整的新纳入药品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补充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患者受益面广泛。例如用于治疗淋巴瘤的奥妥珠单抗注射液、阿尔兹海默症用药甘露特钠胶囊、糖尿病用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
本次调整实现部分目录内药品再次降价,为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腾出基金空间,成功实现药品保障升级换代。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被取消,扩大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整纳入7种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进一步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包括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氨吡啶缓释片、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等。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说,自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僵尸药”等调出目录。
这次目录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做调整,仍为892种。
来源: 新华网
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名称
如何查询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信息?医保报销类别中的甲类和乙类是什么意思?哪些药品不被纳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就这些与医保药品目录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为保障参保人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国家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医保药品目录的相关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按照规定予以支付。
问题一:公众如何查询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信息?
为进一步给参保人提供更为便捷的医保服务,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目前上线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功能。
第一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后,再点击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即可进入查询页面。
第二步:输入具体药品名称,点击搜索,即可了解该药品是否在医保药品目录范围内、所属药品分类以及具体报销类别等详细信息。
同时,公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药品分类”或“医保报销类别”进行筛选。如果公众对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功能有意见建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反馈。
问题二:医保报销类别中的甲类和乙类是什么意思?
“甲类药品”是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
“乙类药品”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中,西药甲类药品395个,中成药甲类药品246个,其余为乙类药品。此外,协议期内谈判药品363个,按照乙类支付。
问题三:哪些药品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据介绍,以下药品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
自2018年组建以来,国家医保局建立完善了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保药品目录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将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基本条件的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截至目前,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已经连续5年开展,累计618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其中通过谈判将341个新药以适宜的价格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来源: 新华社
医保卡能买什么药材用
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
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出炉”。国家医疗保障局3日介绍,本次调整后,74种新药进入目录,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其中谈判成功的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
记者了解到,117种药品被纳入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范围,从谈判结果看,94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为80.34%。另有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
据悉,此次调整的新纳入药品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补充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患者受益面广泛。例如用于治疗淋巴瘤的奥妥珠单抗注射液、阿尔兹海默症用药甘露特钠胶囊、糖尿病用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
本次调整实现部分目录内药品再次降价,为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腾出基金空间,成功实现药品保障升级换代。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被取消,扩大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整纳入7种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进一步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包括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氨吡啶缓释片、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等。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说,自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僵尸药”等调出目录。
这次目录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做调整,仍为892种。
聚焦奥密克戎
A 美国多地出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美国多个州2日宣布,出现更多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11月2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获取奥密克戎毒株的完整数据需要大约两周,届时才能对该毒株是否更具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导致的症状轻重等情况有更具体的了解。
B 南非:奥密克戎“二感风险”高2倍
南非卫生专家2日发布的一项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新型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引发二次感染的风险是德尔塔毒株和贝塔毒株的三倍。
南非流行病学建模与分析中心、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本国新冠确诊病例得出这一结论,认为可以作为奥密克戎毒株能够引发二次感染的流行病学证据。世界卫生组织1日说,有望数日内获得奥密克戎毒株传染力相关数据。另外,现有疫苗对防止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出现重症依然有效。
C 澳大利亚专家:无须过度恐慌
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和传染病学专家日前表示,由于奥密克戎毒株刚发现不久,病毒学家还在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这需要大量病例,人们从感染、发病到可能的重症或死亡也有一段时间,因此还需一段时间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好在目前的检测手段仍能有效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
D 日本:有必要提前接种“加强针”
日本全国知事会会长、鸟取县知事平井伸治2日说,在出现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情况下,或许有必要“一定程度”提前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即“加强针”。
日本前一天启动加强针接种,接种者需完成第二剂疫苗接种满8个月。
在日本,年满18岁群体可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政府尤其鼓励高感染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和感染后出现重症风险高的群体接种加强针。
来源: 沈阳晚报
医保卡去药店买药怎么报销
近日,关于咱老百姓买药、用医保卡的新闻和消息频出。先是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才落下帷幕,接着《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要求2020年9月1日起,保健用药、滋补用药、避孕用药等8类药不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市民在药店不能刷医保卡买了。国家医疗保障局也就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改革个人账户的文件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引发社会热议。
A八类药不能刷医保卡购买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指出,有8类药不得纳入目录。其中包括:一、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二、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三、保健药品;四、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五、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六、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七、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八、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
不能纳入医保支付目录,这也意味着这8类药医保不予报销,简单地说,就是在零售药店不能使用医保卡刷卡购买了。
记者随后走访岛城多家医保城和药店,发现部分药店已经按照规定不再对这8类药允许刷医保卡购买,而部分药店表示还没有接到通知,仍然可以进行报销购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医疗保险涵盖的药品多用于治疗疾病,保健性药品不是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品,治疗毛囊发质、减肥、美容等作用的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体的个例需求,所以这些药品并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虽然有些地方医保政策提出不能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保健品、生活用品等,主要原因是涉嫌盗刷国家医保基金,以往只执行属地管理,各地执行不一。此次文件的正式出台,说明国家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保监管会越来越严格。
B“僵尸药”退出医保目录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录调整将继续坚持有进有出,优化升级。经综合考虑被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目录内的“僵尸药”、国际上普遍退市的药品、可以被替代的价格高但谈判未成功的独家药品等将被调出目录,为临床价值高的好药腾出空间。
评审范围方面,纳入评审的药品进一步聚焦。 2020年目录外药品的调整范围包括7类情形,如2015年1月1日到工作方案发布(2020年8月17日)期间新上市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药物、新冠肺炎治疗用药等,不再将所有已上市药品全部纳入评审,范围更加聚焦、精准。熊司长还指出,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正在实施的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目录外品种纳入调整范围,全面助力疫情防控。
和以往的目录调整相比,最新一轮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的另一个特点是带支付标准进目录,今年增加了谈判和竞价原则。这意味着今年被调整进入新医保目录的品种,都是带价格准入,价格谈不拢就没有办法进目录。 《方案》明确,在确定了建议名单后,医保局将组织测算专家通过基金测算、药物经济学等方法开展评估,并提出评估意见。谈判专家根据评估意见与企业开展谈判或竞价,确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同步明确管理政策。许多创新药希望进入医保而实现放量。鉴于基本医保筹资有限,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只有800元左右,其中的三分之二还是来源于财政补助,因此必须强调和坚持“保基本”的制度定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价格合理、经济性高、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纳入目录范围。
C家庭共济走向全国
最近,国家医保局《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要规范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根据征求意见稿,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医保专家和业内人士解读称,将门诊保障的方式改为互助共济、统筹报销为主的模式,最主要的考虑是通过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参保人的门诊待遇水平。变成统筹保障之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来从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一部分资金不再划入,而是留在统筹基金共济使用。由此,一些观点认为这是“自己的钱给别人用、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用”。但不能说自己缴了费用不上就是“吃亏”。因为保险本就是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当然,个人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收入和积蓄来支付疾病费用,那也就没有“医疗保险”一说了。但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完全依靠个人应对疾病风险是不靠谱的,所以才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有了“互助共济”的制度化保障。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实习生 宋若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品,医保卡能买什么药在哪查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